康永剛,呂顏枝,廖云瓊
(徐州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6)
應用營養調控技術保護奶牛養殖環境的措施
康永剛,呂顏枝,廖云瓊
(徐州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徐州221006)
隨著奶牛業的快速發展,隨之產生的糞便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機元素如氮、磷等,這些物質不能被機體完全吸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排出體外對環境造成污染。氮、磷是動物生長、發育和生產過程中所需的重要營養元素,他們在維持奶牛生產性能和繁殖性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實際生產中,奶牛對于氮、磷的利用效率較低,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還導致環境的污染,因此,如何通過調控措施來降低氮、磷的排放,已成為奶牛生產研究的熱點。該文就從奶牛營養調控技術方面闡述了降低氮、磷的排放來保護養殖環境的措施。
1.1氮的排放特點及對環境的影響
反芻動物不能有效地利用日糧氮,以蛋白質形式飼喂過量的氮通過糞便排泄。牛乳中的氮的分泌量平均占采食氮的25%~35%,其余的氮通過尿液和糞排泄。氮的大量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主要通過土壤的營養累積、水體的營養富集及臭味和有害氣體等三個方面造成污染,從而引起空氣質量下降、水源和土壤氮元素富營養化。
1.2磷的排放特點及對環境的影響
磷主要通過糞便途徑排放至體外,糞便磷占總磷排放量的68.7%,通過尿排放的較少,只占總磷排放量的1%,而其他30.3%的磷通過牛乳分泌出來,可見糞便中磷的排放量較大。在奶牛養殖中,磷主要對土壤和水體造成環境污染,過量的磷進入土壤后轉化成磷酸鹽,從而使土壤硬化;磷進入水體后,導致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激增,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致使水生生物缺氧死亡。
充過瘤胃蛋氨酸,可以提高氮的利用率,降低氮的排泄翟少偉研究表明,奶牛日糧粗蛋白質水平由16.2%降到13.2%時,糞尿中總氮含量由320g/d顯著降到240g/d,同時對產奶性能無影響。因此,根據理想蛋白理論,降低日糧蛋白質水平,添加合成氨基酸,配出滿足奶牛營養需要的蛋白質平衡日糧,在不影響生產性能的前提下,使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降低2%~3%,從而減少氮的排出量。
2.2降低糞磷排泄量的營養調控措施
減少磷排放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添加植酸酶制劑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磷酸鹽的添加量,從而減少磷的排出量。Knowlton等用低磷(0.32%,DM基礎)加酶(植酸酶和纖維素酶)飼糧和低磷不加酶飼糧飼喂泌乳早期的奶牛,發現添加酶制劑的飼糧并不影響磷攝入及乳磷、糞磷和尿磷排出,但加酶組磷的表觀消化率明顯提高。Kincaid等在研究谷物來源和添加植酸酶對磷消化的影響時,表明添加不同谷物來源(玉米和大麥)對磷消化和總磷的排泄并沒有影響,但添加植酸酶后,動物血液中的無機磷含量和植酸酶的水解作用有所增加。飼料中添加植酸酶能提高畜禽對谷物和油料作物餅粕中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率,從而使磷的排泄量明顯降低。也有日糧中添加維生素D的同分異構體,通過其與小腸中的植酸酶的活性或與植酸酶協同作用來提高磷的利用率,進而降低糞便中磷的排泄量,且與植酸酶一同使用效果更好。
應用一些提高營養物質利用率的添加劑(復合酶制劑、益生素制劑等)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糞氮、糞磷、干物質、微量元素的排泄量。調控瘤胃發酵的新型添加劑主要有抗生素(阿沃菌素、維及霉素、黃霉素等)、離子載體(莫能菌素、鹽霉素、膨潤土)、天然植物提取物(香精油)、單寧酸、皂苷和微生物添加劑。
2.1降低糞氮排泄量的營養調控措施
近幾年,通過添加氨基酸可以適當降低日糧粗蛋白質水平,可減少氮的排泄量,是減少糞氮排泄量的一個有效的方法。Noftsger等飼喂泌乳奶牛時添加2-羥-4-甲基丁酸(HMB)和瘤胃保護蛋氨酸,研究其對奶牛生產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可明顯提高奶牛的生產性能。Broderic等研究表明,當日糧蛋白質從18.66%降低到16.1%,同時補
綜上所述,通過營養調控的措施既可保證奶牛正常的生長與生產,又可減少氮、磷排放,是提高奶牛生產性能的有效途徑,且將會是減少奶牛養殖過程中、氮磷排放的有效手段和減輕環境污染的根本途徑。□
S851.2+4
B
1004-5090201504-0041-01
201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