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獸
A
事實上,戴維斯是一個瘦高的長人,盡管據報道2.08米的他已經比上賽季增重了25磅,但是與考辛斯相比,他只能算是個“竹竿”。考辛斯比戴維斯略高,身高2.11米卻重達270磅,這種噸位固然會讓他在內線翻江倒海,但這也絕對是一種額外的負荷。作為同樣出自名門肯塔基大學的大個子,兩人在年輕時都經過了名帥約翰·卡利帕里的精心調教,如今這兩個當世罕見的長人都破繭而出,在NBA聯盟里掀起一場內線風暴。兩人的得分、籃板和PER值同時都躋身聯盟前十,而戴維斯更是在蓋帽、搶斷和投籃命中率上也做到了這點。他們提升了各自球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努力帶領球隊來到了西部季后賽的邊緣,不過兩人卻是通過截然不同的手段。
考辛斯在許多方面更為老派,就像當年的帕特里克·尤因一樣,他是一個龐大的中鋒,能夠吸引雙人包夾,不但可以在低位拿球,而且可以命中中距離投籃,但惟一的一點不足是無論場上的形勢好壞,他都容易情緒沖動,不過這一點在本賽季已經好多了。而戴維斯則是另一種類型的長人,符合當今大個子的發展趨勢,高大、快速、運動能力出眾,通過無球跑動進攻也能主宰比賽,有點像90年代的大衛·羅賓遜。戴維斯就是上帝在創造凱文·杜蘭特后更具新意的發明,身形瘦長卻遍布稀奇古怪的技能,渾身上下充滿了彈性和爆發力,雖然他和考辛斯將揭開籃球領域的下一頁偉大篇章,但他們卻絕不是僅有的大個子。
回到列克星敦,卡爾·安東尼·湯斯正追隨著考辛斯和戴維斯的腳步,成為肯塔基野貓隊最近的現象級明星。這個多米尼加長人已經因為他的身高、彈跳力和防守端的靈活性讓球探和球迷都雀躍不已,而且他在進攻端出人意料的柔和手感更像是一種驚喜,雖然有人拿他與戴維斯相比,但是兩人有本質上的不同——湯斯可比“濃眉哥”重30磅。湯斯并沒有寄希望于成為今年六月的NBA選秀狀元,現在來看,這個殊榮將屬于杜克的奧卡福,一位在低位吹枯拉朽的內線怪獸,其比賽方式與考辛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進攻球員。”《Basketball Insiders》的資深NBA編輯史蒂夫·凱勒說,”我們真的沒有見過哪個大個子能在高中進入大學的第一年,就擁有賈希爾這樣出眾的低位能力。這真的太久遠了,我已經記不得了。”
的確,奧卡福和考辛斯屬于稀有品種的大個子,過去也曾有這樣一個長人時代曾經統治NBA,他們利用背筐技術擊倒和碾壓了所有人,斬獲了屬于他們個人榮譽和冠軍獎杯。不過要是放到現在,那些低位統治者會常常在聯盟那些天賦異稟的鋒線球員面前黯然失色——勒布朗·詹姆斯、凱文·杜蘭特、保羅·喬治、科懷·倫納德,還有一大把其他名字。這同樣還是一個控衛的黃金時代,克里斯·保羅、斯蒂芬·庫里、約翰·沃爾、凱爾·洛里、凱里·歐文和煥然新生的拉簡·朗多。與沙奎爾·奧尼爾和哈基姆·奧拉朱旺那個低位巨星層出不窮的恐龍年代相比,現在的純粹內線星味不足,但與之相反,他們在適應更具運動能力、外線趨勢更明顯的比賽后,已經演化出了多種多樣的比賽方式,從而帶著比以往更大的自信來統治賽場。那么,他們是怎么達到這一步的呢?
B
在NBA歷史上,曾有無數類型的球員構成了今天聯盟的前場結構,其源頭可以追溯到20年前。可以說有一個最為重要的、也是最具爭議的因素導致了籃球這項運動走向單調乏味——那就是規則白皮書。1994年,聯盟開始禁止球員用手掌推擋進攻球員,從而將外線球員從這種耳熟能詳的防守方式中解放出來。根據NBA的規定:防守人不能將手放在對手身上,除非進攻球員是禁區附近并且背對籃筐。而在過去,防守人可以隨時在球場的任何地方觸碰他的對手,只要它不影響對手的行動(速度、敏捷、平衡、節奏)。三年后,聯盟禁止在正面防守時使用前臂頂住對手。兩年后,權力的螺絲被進一步擰緊,接觸點被限制在油漆區外。2004年,NBA完全將這些寫入制度,包括防守三秒違例規則,將聯盟從慢節奏中解放出來,這無疑削弱了已經在90年代早期所定義的籃球比賽方式。
這樣一來,NBA的天平開始向個子更小、速度更快的球員傾斜,反過來,那些長期稱霸球場的龐然大物們則風光不再。“規則的改變顯然對那些大個子極為不利,因為他們無法避免犯規。”凱勒說,“你能看到油漆區里存在著大量的身體接觸,像德懷特·霍華德和德馬庫斯·考辛斯那樣的家伙一直在向裁判抱怨,因為規則將這些大家伙禁錮在杯中,他們將在面控球后衛時感覺窒息。”事實上,這項運動早已注定了其向外線傾斜的趨勢,球員們變得更快和更具運動天賦,來自海外的球員越來越多,他們用更加細膩的傳球、投籃和擋拆能力為古板的NBA品牌吹來了一陣時代清風。
新的防守規則為那些敢于創新的教練——比如前菲尼克斯太陽隊的主教練麥克·德安東尼——提供了呼吸空間,這無疑有助于掙脫世俗的束縛,讓那些全面的球員和日益流行的擋拆進入NBA的眼簾。但推廣更具活力和快節奏的風格顯然不利于人人平等,像凱爾·科沃爾這樣的神槍手和托尼·帕克這種小跑車的日益興盛,意味著很多長人——尤其是那些沒有出眾跑跳能力的——將會面臨著充斥在球場上不斷跑動和跳躍的沖擊。“這對那些大家伙是很艱難的。”凱勒解釋,“這是一種生理折磨,之前你肯定見過薩博尼斯拖著傷腿的樣子,而現在布魯克·洛佩茲的身體幾近崩潰,特別是下肢損傷嚴重,他近幾個賽季都為腳傷和背傷所困擾。但我認為這還不足以說明其真正嚴重性,一般中鋒球員在本質上來說,身形巨大且不是很耐用的。”
不過,這并沒有阻止天賦異稟的高大孩子們追求自己的籃球夢想,它也沒能阻止NBA的制服組花費寶貴的資源(選秀權和工資帽空間)去獲取并培養和有效利用內線長人。聯盟的決定雖然只是突出外線,不再強調低位技術,但在NBA賴以生存的基層球員中會造成不可避免的影響。對某些籃球領域的前輩來說,當代得分手和射手所獲得的巨大榮耀,勢必將分散和抑制那些青年球員學習和掌握類似于奧拉朱旺、賈巴爾和其他前場巨星的內線技巧的積極性——雖然一旦掌握該訣竅,將對比賽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如果我是一個老人,我會說這一切只是因為它不再能上集錦了。”NBA某位球探這樣說,“這是最簡單的回答,一場低位搏殺的比賽顯然不夠迷人。雖然它相當有價值的,但年輕人都長大了,他們更樂于看絲滑的三分球和暴力的扣籃。”
C
很明顯,內線長人們也將凸顯出精英教練的短缺問題,因為教練們也會為誰更善于執行背筐戰術而撓頭不已。“他們和更瘦小的孩子對抗,所以更容易成為比賽的主導。”凱勒說,“你回頭看看高中時的德懷特·霍華德,他幾乎所向披靡,每場比賽他都是場上最高大的家伙。這往往在那個水平會造成‘你高大所以你更占優勢,因此我們不必多教你,因為我們也不知道如何教你的局面。”而杜克的新人王賈希爾·奧卡福是幸運的,他的父親查克一直勤奮地指導他的兒子如何在低位打球。同樣,奧卡福樂于研究那些內線大師的錄像,尤其是奧拉朱旺,這也幫助他成就了今日內線嫻熟得分手的自己。
大多數有抱負的大個子并沒有那么幸運能有這樣的導師,也就是說,七尺長人還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優勢——可以一邊漫步一邊嚼著口香糖,按照賈倫·羅斯的說法,無論他們是否缺乏低位技巧。前魔術隊總經理奧蒂斯·史密斯曾經轉達過這個觀點:“看,這相當簡單:比賽的本質是就把球放進籃筐,而你離筐越近,就越容易得分,那些大個子顯然更接近籃筐。”但并不是所有的長人都擁有輕松將球放入籃筐的特殊能力,根據Basketball Reference的數據,歷史上共有51名身高超過2.08米的球員,在特定的賽季中完成過場均得分20+,包括今年也有幾位。考慮到當今的NBA擁有總共450名球員,這個數字顯然不算多,而且要知道,在1946年至今還有數以千計的形形色色的退役球員。碰巧的是,這51位至少擁有一個賽季場均得分20+能力的內線球員中,還有16人仍活躍在聯盟中。
名單中還沒包括一些全明星和長期的NBA球員,比如喬金·諾阿、羅伊·希伯特、埃爾·霍福德、保羅·米爾薩普、扎克·蘭多夫、泰森·錢德勒、大衛·李、安德魯·博格特等,他們其中一些身高不足2.08米,另外一些則從來沒有單個賽季達到過20+。也許,畢竟NBA的內線高人還沒有完全消失殆盡,盡管控衛和高得分的側翼球員搶去了所有的榮光,同時許多質量因素造就了如今的內線萎縮,但NBA可能仍將處在一個長人的黃金盛世之中,雖然他們很少像其前輩那樣打球。不過發生改變的是,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大個子根據各自的技能,在球隊中擔負起不同的角色。“在NBA,遠不止五個位置那么簡單,你或許會看到十個不同的位置,這完全取決于一個給定球員的技術特點。”萊恩·布萊克說,他作為球探顧問受雇于NBA,其父親是“球探之父”馬蒂·布萊克,作為一個聯盟的總經理和球探總監,因為他的工作能力被譽為足以進入名人堂。
ESPN的凱文·佩爾頓和喬丹·布倫納最近將NBA的大個子根據指定的技術特點分為了八種類型,這些多元化的大個子并沒有為聯盟提供多少低位統治者,但從效率的角度來看,這或許不是一件壞事。低位單打往往會越來越困難,那些在禁區內三到十尺的狡猾投籃會越來越遭到爭議,整個聯盟中僅有38.9%的投籃來自于那個區域——這一數字比三分線內任何其他位置都要低。“低位進攻一直是極其有效的,現在仍然是這樣,這里是進攻的最佳場所,但擁有一個偉大的會傳球的大個子同樣重要。”布萊克說。
D
也許,像奧卡福和湯斯這樣值錢的大個子,他們的下一步成功將不再取決于得分,而是其他的方面,尤其是傳球和防守。就拿奧卡福來說,其嫻熟的低位能力足以讓他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并讓成為一位出色的球員。一些球探將奧卡福的比賽與埃爾·杰弗森這位NBA一流的低位大師相提并論,因此所有這些討論都圍繞著另一位肯塔基巨人將成為選秀狀元。但是與任何一個當代的大個子相比,奧卡福不應該被歸類為一種純粹的倒退。“賈希爾是任何人都不想在低位面對的對手。”凱勒說,“他完全可以統治地位,但他在12英尺的跳投和勾手同樣不錯,甚至他還有優秀的運球切入禁區的能力。”
預測排名顯示,奧卡福的到來并不預示著幾乎所有孩子都要依賴投籃造成殺傷。大多數高中仍高度重視大個子的高度、柔韌性、跑跳能力和攻擊籃筐的能力,就像現在的比賽要求的那樣。現在最炙手可熱高中生索恩·馬克爾與其說是中鋒,但風格更接近一名后衛,盡管他擁有2.16米的身板。“馬克爾的特殊技能大部分是他自己選擇的結果,但可能也由他極其瘦長的身材所決定。”馬克爾的教練和法定監護人愛德華·史密斯說,“‘我要成為凱文·杜蘭特、科比·布萊恩特和凱文·加內特的結合體。當他這樣跟我說時我的想法是:‘這個行,你的身體類型有希望。”當然,更重要的是,球隊總是需要好的大個子,無論游戲規則和趨勢如何不斷變化。不管怎樣,七尺長人總比1.80米的后衛或兩米左右的側翼更為稀缺,那些大個子的傳統技能將永遠都擁有其足夠的價值。“如果將它歸結為伊曼紐爾·穆迪埃和賈希爾·奧卡福的競爭,毫無疑問你會選擇帶走大個子。”凱勒堅信,“除非他們已經擁有讓人信任的中鋒了,我認為每一個團隊都會選擇中鋒球員,因為尋找一名后衛永遠比真正的好中鋒更容易。”
費城76人過去兩年高位選中的中鋒都已經嚴重受傷,但是健康的他們不能讓人確信他們能帶領自暴自棄的76人走出泥潭,同樣選中奧卡福和湯斯也不能讓球隊確信,他們會在各自的球隊中扮演起考辛斯和戴維斯的角色。但有一點是明確的:NBA曾經是,并可能永遠還是一個長人統治的聯盟。無論奧卡福和湯斯是否最終融入這種血統或徹底失敗,他們終將依靠自己的方式找到一種適合他們的位置,就像他們一步步走到今天一樣。無需再述聯盟傳奇巨人的光榮血統——從喬治·麥肯到比爾·拉塞爾和張伯倫,再到“天勾”賈巴爾、奧拉朱旺、奧尼爾、蒂姆·鄧肯以及其他人,這一傳統需要維持并傳承,這在未來是可以預見的,只要考辛斯背負著國王找回往日的尊嚴,戴維斯繼續在天花板上飛翔,那么長人的火炬便可以手手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