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凌,王素貞
(溫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溫縣 454850)
關于管好用好政府采購強制免疫疫苗的探討
李凌,王素貞
(溫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溫縣454850)
近年來,多地畜牧主管部門向社會投放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政府采購強制免疫疫苗已超過實際需要量,但仍然出現斷檔缺貨、一再追加采購等供不應求現象。盡管當地畜牧主管部門想了很多招數,但仍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1.1對政府采購強制免疫疫苗的意義存在三個“缺乏”
1.1.1缺乏足夠認識
未能充分認識到強制免疫疫苗是保障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實的重要物資,是維護和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的有限資源。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都為此投入了巨大財力,各級畜牧部門和動物防疫機構有責任管好、用好這些物資,任何消極、懈怠和浪費都是一種失職和犯罪。
1.1.2缺乏準確理解
強制免疫疫苗是政府實施無償強制免疫基本的物質條件,無償強制免疫是強加在養殖場戶身上的一種責任與義務,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來實現。“政府無償強制免疫”不是“流水席”,動物養殖場戶不能想參加就參加,不想參加就不參加;動物養殖場戶不能想要就要,想要多少領多少,更不能以“政府實施無償免疫”來要挾政府無條件、無限度滿足自己的要求。
1.1.3缺乏正確引導
由于存在認識與理解不深、不透等問題,所以,一些地方在宣傳上便出現方法不當、導向偏差,甚至誤導等現象,不僅沒有讓群眾全方位了解強制免疫疫苗的采購計劃、采購程序、管理方案和發放流程等,反而給群眾思想造成了“不要白不要”、“想要隨意要”的錯誤認識。
1.2對政府采購強制免疫疫苗的管理存在三個“缺少”
1.2.1缺少制度約束
現行的一些制度和規定大多偏重于采購、貯藏、運輸、保管、注射等方面,但在具體發放和使用環節上,對于應當使用的范圍、對象、依據、標準、條件、數量、頻次等方面尚缺乏明確的制度約束,管理者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管理。
1.2.2缺少管理方法
當學生面對問題束手無策時,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激活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使學生的學習基于經驗而又超越經驗,完善數學活動經驗。
目前,在強制免疫疫苗管理上既沒有現成的方式方法可以循規蹈矩,也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參考借鑒,大家都在“追加、采購、再追加、再采購”的惡性循環中默默前行。
1.2.3缺少探索創新
“探索”意味著自己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創新”意味不成功便成仁。兩者都有風險,并無一利可圖。因此,一直以來,在強制免疫疫苗管理上只見“保險”,鮮見“探險”,罕見“冒險”。
1.3在實施無償強制免疫制度上存在三個“不到位”
1.3.1對無償強制免疫制度的定位認識不到位
“無償強制免疫”是由各級政府組織,畜牧部門推動,動物防疫機構承擔的無償的強制性免疫行為,是政府以購買服務的方式組織所招聘的村級動物防疫員來具體實現的。雖然是強加在動物養殖場戶身上,但與其正常防疫程序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動物養殖場戶必須無條件地按照政府制定的強制免疫方案和疫苗使用計劃,接受并配合當地動物防疫員做好本場免疫工作,而不能憑著自己的好惡,有條件、有選擇地接受強制免疫。
目前,絕大多數養殖從業人員文化程度較低,認知和辨別能力較差,一些黑心廠家、商家和無良“專家”往往就利用這一點,罔顧科學、道德與良心,肆意編造、傳播的一些詆毀政府采購和采購產品的偽科學東西,抹黑政府形象,踐踏政府公信,誘導不明真相的從業和管理人員盲目加大政府采購疫苗注射劑量。
1.3.2對無償強制免疫制度的執行落實不到位
1.3.3對實施無償強制免疫的過程監督不到位
長期超大劑量注射疫苗,不僅大大增加了地方財政負擔,造成公共資源浪費,而且很容易造成動物免疫系統抑制,甚至引發區域性動物疫情發生和流行。作為強制免疫疫苗監督管理的一些部門和單位,對此視而不見,甚至無所作為,任期發生、發展。即使有人認識到不妥,但是他們既不敢、又不能、更沒有合適的理由來縮減和拒絕養殖場戶的要求。否則,可能會被投訴。所以,大家只能是“來者不拒”、“有求必應”,年年增加財政投入,不斷提高采購數量。
針對上述情形,筆者在實際工作中,有意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嘗試,且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不僅使疫苗采購總量得到了穩定控制和下降,疫苗發放秩序回歸理性,而且也得到了大多數養殖場戶的認可。
2.1加強學習,加深理解,持續推進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
切實加強對國家實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戰略決策和部署等文件精神的學習,將思想統一到貫徹落實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總體任務和責任目標上來。
切實加強對政府實施無償強制免疫機制、制度、政策和要求等文件精神的學習,將精力聚焦在推動實施無償強制免疫工作實施方案和責任落實上來。
切實加強對政府采購強制免疫疫苗政策、程序、條件和監管等文件精神的學習,將重心建立在嚴格執行疫苗采購計劃和疫苗監管工作方案上來。
2.2強化宣傳,正面引導,持續推進強制免疫疫苗應用指導工作
強化政策宣傳,做好政策引導。特別加強政府推行無償強制免疫工作的相關制度、政策、方案等方面的宣傳引導,提高政府采購、疫苗發放和管理透明度,消除社會對疫病防控工作的誤解和猜疑,取得社會對疫病防控工作的理解與支持。
強化科普宣傳,做好科學引導。突出加強預防注射操作技術規范、強制免疫疫苗使用規范、主要病種免疫方案以及超劑量、不規范免疫可能帶來的危害與后果等方面的科普知識宣傳,解除社會對政府采購、疫苗質量及免疫效果的擔憂,堅定大家對政府采購疫苗質量和強制免疫效果的信心。
強化工作調研,做好校正糾偏。重點加強對政府推行無償強制免疫及強制免疫疫苗發放管理工作的調研密度、深度和廣度,善于發現問題與隱患。對在人防、物防、技防中容易違規、犯錯的可能性及早做出預見和預判,有針對性地提前進行預警和預防。
2.3注重調研,深入思考,努力探索強制免疫疫苗管理創新模式
確定疫苗采購計劃總量。相當于在儲備庫安上一個“總閘”,以庫容控制,實現“庫堤”安全。根據實時疫情發展趨勢和畜禽生產動態,以上年度各疫苗品種歷次采購、使用與庫存為參照,以各品種疫苗標簽上顯示的使用劑量為標準,以農業部制定的主要病種免疫方案中推薦免疫程序為基數,本著“適度、漸進、縮減”的原則,測算并編制出疫苗年度采購計劃清單。
分解出各鄉鎮疫苗供應總量。相當于在總渠道安上一個“分閘”,以流量控制,實現供量均衡。根據上年度末各鄉鎮畜禽生產統計數據,將疫苗年度采購計劃總量分解至各鄉鎮,作為各鄉鎮年度內可從縣級領取到的疫苗總量。
量化各鄉鎮月度供應指標。相當于在主管道上安上一個“閥門”,以流速控制,實現差異供應。在各鄉鎮年度供應總量確定的情況下,根據集中免疫與日常補免不同季節當中對疫苗需求量的明顯差異,暫將集中免疫疫苗用量控制在全年總量60%,日常補免疫苗用量控制在全年總量40%。然后,逐月分解成月度定量供應指標。
細化規模場疫苗使用計劃。相當于在網絡用戶終端安上一個“龍頭”,以開關控制,實現資源節約。鄉鎮動物防疫中心站根據縣里下達的全年度、逐月度疫苗定量指標,結合農業部推薦的“口蹄疫免疫方案中之免疫程序”,以場為單位,分別測算出各生豬規模養殖場全年度O型口蹄疫疫苗使用計劃量。
各生豬規模養殖場領取疫苗時,須持本場養殖檔案,交由鄉站疫苗管理員進行審核。疫苗管理員通過對該場新生數量、補欄數量、間隔時間等數據的核實,測算并確定每次應領取的疫苗劑量。每次領取后,疫苗管理員在該場疫苗管理臺賬上對其年度指標逐次進行核減、核銷,并由領取人現場簽字確認。
各場在每次領取疫苗后,對本場所剩余的可使用量從臺賬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對今后的生產和防疫活動安排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通過實施水網式逐級流量控制管理,有效地發揮了縣鄉兩級在疫苗采購、發放、監控等環節上的管理作用,有效地促進了各規模養殖場防疫工作正常化、規范化,較好地體現了各規模場在強制免疫疫苗資源共享方面的均衡與公平,國家財政資金的合理使用、高效利用和勤儉節約,較好地實現了國家實施強制免疫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目標。
通過實施臺賬式定量指標核減管理,有效地建立了強制免疫疫苗“逐級管理,逐月調控,逐次核銷,實時監測”的遞進式管控、預警和調節機制,較好地做到了實時發出預警,及早提醒剎車,合理調整節奏,有效實施調控,避免了失控亂象的發生。
通過實施倒逼式強制免疫核查管理,有效地保證了各鄉、各場年度、月度指標上限和免疫空白下限不被穿透與突破,有效避免了個別漏場免疫、空白登記等現象發生,有效地保障了強制免疫工作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不漏一場一戶。
S851.33
B
1004-5090(2015)05-0027-02
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