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生
廈門市集美區園林市政工程公司(361000)
試論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
鄭德生
廈門市集美區園林市政工程公司(361000)
這里結合多年工作實踐經驗,首先從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入手展開論述,側重在市政工程準備階段,施工過程,竣工階段等三個方面,提出保障混凝土質量方面的措施: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施工組織措施;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以供大家參考。
混凝土質量通病是影響市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已成為制約結構工程質量的一個突出問題。其主要表現為裂縫、結合面處理不當等,直接影響結構工程質量和有效使用年限。
混凝土質量通病具體有蜂窩、麻面、孔洞、裂縫等多種類型,每種通病都有相應的產生原因。但從整體上來說,其通病原因可以分為三種大的類型: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混凝土施工措施不當;混凝土質量控制不嚴格。
蜂窩問題是指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疏松、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類似蜂窩狀的窟窿現象。其產生原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材料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合均勻;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或漏振,振搗時間不夠;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石子粒徑偏大且粒級單一;砂偏細。
麻面問題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形成粗糙面。其產生原因主要有: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干凈,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粘壞;模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模板隔離劑涂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搗不實,漏振,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
裂縫問題是指混凝土出現橫向不平順的裂紋。其產生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澆搗后未能及時割縫;橫向管溝槽未回填密實;臨時施工縫處理不好;脹縫設置過長;混凝土收縮較快等。
2.1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控制混凝土質量的重要因素,配合比的選定根據所在工程部位的特點、施工工藝及施工環境等技術要求,將原材料送實驗室試驗確定的。
1)配合比確定應符合相關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除滿足有關技術規范及設計要求外,還應達到耐久性的要求。
2)配合比的管理。①現場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的狀態及機械設備的狀況應與送檢的一致。②施工配合比應根據試驗配合比調整,保證配合比的正確使用。③嚴格按配合比組織混凝土開盤鑒定,灌注混凝土前必須進行試驗,才能進行全面灌注工作。
2.2 混凝土施工組織措施
影響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五個因素為:施工環境、施工工藝、鋼筋、模板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該五個因素中混凝土灌注施工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因此,采取以下措施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
1)成立以項目副經理為主的混凝土灌注施工管理組,主要負責實施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有關組織管理工作,保證混凝土連續供應和按施工工藝組織施工,從而保證混凝土灌注質量。
2)混凝土灌注前,首先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作業人員就混凝土施工工藝、施工技術和施工注意事項等進行技術交底。項目副經理負責組織施工機具,混凝土的運輸及作業人員布置。項目的質檢、技術部負責灌注質量和質量檢驗。
3)項目經理部相關的質量、技術、機電、物資部等組成現場值班小組,專職負責落實混凝土供應及按施工工藝特別是關鍵部位(井位周邊、脹縫處、脹縫邊縮縫)的施工,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
4)專職的混凝土試驗人員配合監理單位見證員按配合比做好開盤鑒定,施工過程中做好旁站監督,做好質量控制并協助組織運輸。
5)混凝土灌注施工實行質量承包責任制,把混凝土質量與施工有關人員的經濟效益直接掛鉤,并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調動相關人員的積極性。
2.3 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質量形成可分為:原材料及配合比設計→混凝土拌和及運輸→混凝土灌注,三個階段。
1)原材料選定及配合比設計是混凝土質量形成的重要階段,通過采取科學的嚴格試驗手段和管理措施,使混凝土質量得到控制。
2)混凝土攪拌及運輸。①將混凝土攪拌質量管理納入工程目標管理范圍,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②每次攪拌前,應檢查攪拌計量控制設備的技術狀態,以保證按施工配合比計量攪拌,還應根據材料的狀況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準確調整各種材料的使用量,接受監理單位的監督。
3)混凝土灌注。①項目副經理組織和實施計劃,制定混凝土灌注實施方案。②每次混凝土灌注前,項目副經理制定落實混凝土的供應和運輸計劃,配齊各種運輸機具,協調好各種運輸設備行走時間和路線,并備用相應功率的內燃發電機。③按照灌注工藝和混凝土的量,進行對稱灌注。在灌注過程中,全力組織好混凝土的運輸供應,縮短灌注時間,以免出現施工冷縫。④隨著混凝土的灌注,搗固人員應適時對混凝土進行搗固,混凝土振搗以不冒氣泡為準,但不得超振引起混凝土翻沙和粗骨料下沉。
1999年開始全面推行商品混凝土,這就節約了混凝土的配合比試驗環節,但是商品混凝土的石子粒徑偏小,造成振搗后表面浮漿多,收光時機控制不好表面就會龜裂,市政工程是民心工程,其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基礎設施建設及國民經濟的長治久安。通過本文的論述,愿能為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有所推進。基于作者工作經驗的限制,文中個別問題沒有充分展開論述,今后會再接再厲,繼續加強這方面知識的學習,以求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