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亮
(遼寧省柴河水庫管理局,遼寧 鐵嶺 112000)
?
以柴河水庫為例探討城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
艾亮
(遼寧省柴河水庫管理局,遼寧 鐵嶺 112000)
摘要:柴河水庫是遼寧省鐵嶺市最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水源地,文章在對柴河水庫飲用水源地主要污染源及影響水源地保護工作相關問題調查的基礎上,確定了水源地保護區內存在少量農業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及鉛鋅礦開采污染等隱患,同時水庫一級保護區內還存在偷盜魚、垂釣、水面“三無船只”和隔離防護措施、警示標志及監控設施不健全等問題。提出了盡早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屬地原則”的統一領導、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強近期保護區建設力度、重視水源地陸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限制地下水資源開采并加強全民“節水護水”的良好社會氛圍等水源地保護建議,以擔負保護和改善柴河飲用水水源地、造福地方百姓的社會責任。
關鍵詞:飲用水水源地;水污染防治;水源地保護;污染源分析;保護建議
1柴河飲用水源地基本情況
柴河水庫是遼河中游左側支流柴河上的一座大(2)型水庫,位于遼寧省鐵嶺縣境內,壩址距鐵嶺市區12 km,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為主,兼有發電、養魚、旅游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總庫容6.14 億 m3,壩址以上集水面積1 355 km2[1]。
依據遼寧省環境保護廳下發的《關于鐵嶺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區劃方案的批復》(遼環發[2010]29號)文件精神,柴河水庫水源保護區區劃方案為:一級保護區是庫區108 m正常水位線以外200 m(不超過山脊線)范圍內的水域和陸域。一級保護區內水域面積24.23 km2,陸域面積16.29 km2,總面積40.52 km2; 二級保護區是一級保護區以外的水庫周圍匯水區域和入庫柴河上游長至靠山鎮,寬至柴河兩岸迎水坡坡頂之間所圈定的區域,面積121.29 km2;準保護區是一、二級保護區以外的鐵嶺境內水庫匯水區域,及作為補給水源的部分凡河匯水區域,面積為841.08 km2。
2飲用水源地主要污染源分析
柴河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二級保護區內存在農業面源污染,主要集中在保護區范圍內的新墳、馬山溝、梯子嶺、土臺溝、黃石溝、宿老屯等村屯。由于附近村民超坡開荒,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農藥等分散污染源隨水流進入水體。造成面源污染范圍廣,成分、過程更復雜,難以控制,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因此是庫區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1)保護區內違建沒有根除。2008年柴河水庫管理局配合鐵嶺市人大環資委拆除了庫區一級保護區范圍內位于水庫馬耳山、雞鳴屯和蘇家溝的三處違章建筑,遏制了水庫沿岸修建違章建筑的勢頭,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因違章建筑帶來水污染隱患。但在這次行動中,由于種種原因違建問題并沒有根除。
2)水庫淹沒區范圍內存在未動遷移民的隱患問題。柴河上游大甸子鎮太平寨村屬于水庫庫區淹沒范圍內,理應遷移,可是由于當時監督管理不到位,導致水源保護區域及淹沒范圍內仍有大量人群居住。
二級保護區內鐵嶺柴河選礦廠原有的鉛鋅礦1#、2#兩個尾礦壩仍然存在,對水庫水質存在2方面隱患:一方面尾礦壩雖然在2013年采取了加固措施,但沒有經過安全鑒定,如遇有特大洪水一旦跨壩,將對水庫水質造成嚴重影響;另一方面兩個尾礦壩原址現在仍在繼續開采礦石,其開采過程中大量含硫化物礦物的尾礦及其廢礦石等暴露于地表,在表生氧化、淋濾及地表水的沖刷等作用下,含有有毒重金屬等物質就會進入水庫的水體及周圍地表水內,嚴重威脅水庫水質安全。
3水源地保護存在的其他問題
盜魚分子使用有害水源和漁業資源的盜魚方式,威脅水庫魚類資源,影響水質自凈能力,破壞水域生態。垂釣者投入的大量魚餌對水質造成直接污染,其在垂釣過程中帶來的白色垃圾嚴重污染了水庫生態環境,威脅引用水源安全;不法分子利用“三無”船只造成水質污染及水上安全隱患。
一級保護區、取水口和取水口設施周邊沒有明顯的保護性功能的隔離防護措施;保護區范圍內有公路通過,但是沒有橋面雨水收集處置設施以及事故污染防治措施,進入保護區也沒有明顯的警示標志;尚未建設水源地安全保護監控設施及監控信息系統,無法實現對取水口和供水工程設施的實時監控。
4水源地保護建議
建議鐵嶺市人大常委會盡快制定完善本地區《飲用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條例》等一系列配套地方性法規,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有關飲用水水源保護的法律體系,便于及時對水源保護區環境狀況和林業資源保護情況進行監督管理,保障水源保護區水質安全。
在制定的本地區《飲用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條例》中確立“屬地原則”,明確各級政府及環保、水利、衛生、住建等相關部門在水源保護工作中應承擔履行的職責,以便建立有效的協調聯動長效機制,最大程度地發揮部門見的監管合力。
由于人員編制和經費限制,柴河水庫管理局目前沒有對一級保護區進行逐日巡查和二級保護區不定期巡查。組建水源保護隊伍建設和加大水源保護資金的投入,是后期維護水源保護區的主要管理手段。執法隊伍的建設不僅能夠解決水庫本身執法權問題,而且還能嚴厲打擊水庫盜魚等破壞水源生態平衡的現象。
凍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內農村住房的一切新建、改建、擴建活動;繼續設立完善水源保護區地理界標、警示標志和隔離防護設施;建立、健全監控設施建設及管理信息系統及水源污染應急監測預警體系,提高對突發性事件的應急響應與處置能力;盡早與地方政府溝通完成土地劃界確權工作(開原境內土地部分),對這一部分保護區實施有效管理;同時解決上游鉛鋅礦帶來的污染隱患。
建議采取必要措施,動用社會力量,清理水源地周邊山林墳地,保護森林植被,避免造成水土資源流失,營造優良的水源地保護環境。
嚴格壓采地下水,通過實施水庫引水工程,盡可能撤銷一批地下水源,以便更加有效地保護全市地下水資源。
5結語
文章在對柴河水庫飲用水源地主要污染源及影響水源地保護工作相關問題調查的基礎上,確定了水源地保護區內存在少量農業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及鉛鋅礦開采污染等隱患,同時水庫一級保護區內還存在偷盜魚、垂釣、水面“三無船只”和隔離防護措施、警示標志及監控設施不健全等問題。提出了盡早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屬地原則”的統一領導、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強近期保護區建設力度、重視水源地陸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限制地下水資源開采并加強全民“節水護水”的良好社會氛圍等水源地保護建議,以擔負保護和改善柴河飲用水水源地、造福地方百姓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秦愛華,于成廣,李括,楊柯.遼寧省些河鉛鋅礦開采與重金屬污染歷史重建[J].現代地質,2014,28(03):2.
[作者簡介]艾亮(1982-),女,遼寧開原人,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5-06-28
中圖分類號:TU991.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7596(2015)09-0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