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琦釩 湯康敏 明樹人 張安冬 陳躍來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201203)
針灸治療尿潴留的臨床研究進展
馮琦釩 湯康敏 明樹人 張安冬 陳躍來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201203)
文章通過對近5年來相關文獻的分析和總結,從辨證分型和取穴規律等方面系統綜述了針灸治療尿潴留的臨床研究最新進展,旨在為今后針灸治療尿潴留的臨床研究提供參考。
尿潴留;針灸;綜述
尿潴留是指膀胱內充滿尿液而不能正常排出,主要是由于各種器質性病變造成尿道或膀胱出口的機械性梗阻或者由于排尿動力障礙所致的動力性梗阻而導致,常在產后,手術后,脊髓損傷等情況出現。現代醫學采用留置導尿管持續導尿為處理該病癥的主要方法,但易造成尿道感染,導尿管依賴,很難從根本上恢復膀胱的功能狀態。中醫學針灸療法在尿潴留的治療上有獨特的療效,對膀胱的功能有良好的調節作用。現就近5年來針灸治療尿潴留的臨床研究進行綜述。
產后尿潴留是指產后6~8 h因暫時性排尿功能障礙使部分或全部尿不能從膀胱排出,不僅影響子宮收縮,導致陰道出血量增多,也是造成產后泌尿系統感染的重要因素。在中醫方面,妊娠期間發生的尿潴留又稱“胞轉”“轉脬”,最早見于《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治》:“胞,通脬,膀胱也。”《諸病源論·小便病諸候》中也記載:“胞屈辟不通,名為胞轉;其病狀,臍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主要致病原因有濕熱蘊結,肺熱氣壅,脾氣不升,腎元虧虛等。李天慧等采用針刺曲骨、中極、關元、三陰交、陰陵泉、足三里等穴,并配合溫針灸,中藥癃閉散加減治療8例產后尿潴留患者,結果7例針灸后2~6 h自行排尿,1例經2次治療后排尿[1]。洪媚等人將60例產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予針刺拔罐治療,穴位選取關元、中極、水道、膀胱俞、秩邊、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觀察組予針刺拔罐加艾箱灸治療,結果對照組顯效4例,有效16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66.6%,觀察組顯效11例,有效1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4%[2]。鄧世雄對160例產后尿潴留患者采用針刺(陰谷、關元、氣海、腎俞、膀胱俞、三陰交、陰陵泉、足三里、中極)配合中藥(茯苓、澤瀉、桂枝、木通、沉香、通草、大棗)治療1~3 d,治愈110例,好轉40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93.75%[3]。葉玲等人采用針刺治療72例產后尿潴留患者,選穴關元、中極、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1次/d,5 d 1個療程,治愈33例,好轉3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5.83%[4]。侯雅慧將60例產后功能性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肌注新斯的明,治療組采取溫針灸法針刺治療,選穴:主穴肺俞、腎俞、膀胱俞,配穴中極、關元、足三里、三陰交,治療組治愈率73.33%,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治愈率46.67%,總有效率80.00%,膀胱殘余尿量治療后2組均明顯減少[5]。寧飛等人將120例產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新斯的明1 mg肌肉注射療法,治療組針刺主穴水道、中極、關元、三陰交,結合《子午流注》納支法開取申時所生經的井穴至陰,肝氣郁滯取太沖、期門、膻中;肺腎虛證中府,陰谷;脾胃濕滯取足三里,中脘,3 d 1個療程,拔尿管4 h內觀察療效,治療組治愈39例,有效1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5%,對照組治愈28例,有效23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85%。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6]。唐麗君采用針刺配合中頻治療53例產后尿潴留患者,選穴中極、曲骨、陰陵泉、三陰交、足三里,針刺結束后,使用YKL-D型調制中頻治療儀治療,首次治療過程中患者有尿意要求自行小便者15例,治療結束后要求拔除導尿管可自解小便者30例,其余8例經第2次治療后自行排尿,全部有效[7]。姜學亮等人采用針灸治療106例產后尿潴留患者,選取三陰交、中極、氣海、天樞、關元、足三里等穴位,同時應用清艾條回旋灸。結果痊愈36例,顯效55例,有效10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7%[8]。
宮頸癌術后尿潴留是指術后2周以上仍不能自行排尿或雖能自行排尿,但殘余尿量≥100 mL者。患者常表現為不能自行排尿,或小便排出不暢,伴有小腹脹痛,腰酸等癥[9]。中醫考慮其病因為術后經脈受損,經氣不利,氣虛血疲,脈絡痹阻,氣血運行不暢,膀胱氣機不利而成。胡慧等人將58例確診為宮頸癌并開腹行子宮全切術加盆腔淋巴結廣泛清掃術患者隨機分為3組:對照組(19例)不進行針刺治療,治療1組(19例)于術后第8天開始針刺,治療2組(20例)于術后第15天開始針刺。選穴為八髎、秩邊、陰陵泉、三陰交。連續針刺6次,1次/d。結果治療后3組總有效率分別為15.79%,63.16%,45.00%,針刺能改善患者尿流率、膀胱容量及逼尿肌壓力[10]。葉艷將宮頸癌術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以水道、膀胱俞、次髎、三陰交、地機為主穴,根據辨證分型氣血兩虛配足三里、血海,肝郁氣滯配太沖、陽陵泉,血瘀阻絡配血海,脾氣不升配足三里、百會,腎陽衰憊配腎俞、關元。電針斷續波23次/s,通電30 min,百會、關元用艾卷灸10~15 min,2次/d,5 d為1個療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2~5次/d,5 d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有效29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6.67%,痊愈23例,痊愈率為76.67%,對照組有效21例,無效9例,有效率70%,痊愈11例,痊愈率36.67%[11]。閆冰川等人采用針刺治療宮頸癌術后尿潴留患者40例,選穴以三陰交、陰陵泉、合谷、中極透曲骨穴為主,50歲以上和體弱氣虛者,加用足三里穴,肝郁氣滯者加太沖穴,1次/d,結果患者平均治療次數4次,其中20例經3次治療后即去除導尿管自行排尿,12例經4次治療即愈,6例經5次治療即愈,2例無明顯變化,治愈率95%[12]。丁曉虹等人將74例宮頸癌患者分為對照組34例和針刺組40例,均于宮頸癌術后行留置導尿管導尿。術后5 d時2組均采用傳統方法夾閉導尿管,每2~3 h放尿1次。針刺組配合針刺頭部足運感區及體部穴位陰陵泉、足三里、三陰交,留針20 min,結果10~12 d,尿潴留發生率、殘余尿量、重置導尿管率與重置導尿管后帶管時間針刺組明顯低于對照組[13]。牟淑蘭將宮勁癌根治術患者5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32例,單純留置尿管至拔管成功,和治療組36例,在留置導尿1周基礎上每d電針利尿穴加康復訓練(包括盆底肌肉訓練及crede手壓法)至拔管成功。利尿穴取穴:八髎、膀胱俞、秩邊、中極、陰陵泉、三陰交。每次選3對穴位接電針,輸出低頻脈沖連續波,頻率2~5 Hz,強度以患者能忍受為度,1次/d,每次20 min。結果治療組較對照組在術后留置導尿時間上差別雖不顯著,但平均縮短了2 d,而在術后2周尿潴留存在率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14]。賈志龍等人將60例宮勁癌手術患者隨機分為西藥對照組和針灸治療組各30例。對照組術后第7天開始口服鹽酸坦索羅辛膠囊0.2 mg,1次/d,同時口服吡啶斯的明60 mg,3次/d,7 d為1個療程。針灸治療組術后第7天開始針灸,取秩邊穴入針向水道方向透刺,不留針,而后再取三陰交、關元、氣海、中極,留針25~30 min,1次/d,7 d為1個療程。結果針灸治療組總有效率93.3%,重置尿管率6.7%,無不良事件發生;西藥對照組總有效率66.7%,重置尿管率33.3%,不良事件發生率13.3%。針灸治療組較西藥對照組療效滿意[15]。繆雪陽等人將160例宮勁癌根治術后患者隨機分成4組,即常規方法組、住院全程盆底肌訓練組、術后2 d取穴艾灸組及住院全程盆底肌訓練結合術后2 d取穴艾灸組,每組40例。艾灸組取穴關元、氣海、血海一組;腎俞、膀胱俞一組采用艾條溫和灸法,每穴10 min,早晚各一組腧穴,交替進行至恢復自主排尿。結果第4組術后10 d拔管能自主排尿率高于第1組,殘余尿量低于第1組,最終拔尿管時間第2、4組均短于第一組,提示全程盆底肌訓練結合早起艾灸聯合運用是較理想的護理措施[16]。阮建國等人將76例患者隨機分為針刺組26例,太乙神針組24例,針刺、太乙神針結合組26例。針刺組選穴:八髎、關元、氣海、中極、水道、足三里,電針連續波,留針25 min,1次/d,5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太乙神針組采用實按灸法,選穴關元、氣海、中極、水道。每穴按灸7次,1次/d,5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結果針刺、太乙神針結合組總有效率(92.3%)明顯高于其他2組(69.2%、58.3%)[17]。
鐘莉采用針刺關元、中極、水道、三陰交等穴位配合耳穴貼壓王不留行的方法治療31例肛腸病術后尿潴留患者,結果治愈17例,有效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3.87%[18]。潘麗娟將64例痔瘡術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針刺利尿穴、中極、關元、三陰交,加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0.5 mg治療,對照組熱敷按摩及誘導排尿治療。結果治療組治愈21例,有效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1.25%,對照組治愈8例,有效2例,無效22例,總有效率31.25%[19]。洪榮等人將101例混合痔術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51例)和對照組(50例)。治療組采用針刺中極、曲骨、足三里、三陰交穴配合耳穴貼壓腎、膀胱、肺、脾、三焦、神門、交感、皮質下、腰骶椎區,對照組選用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注射液2 mL,2次/d治療。結果治療組痊愈34例,好轉1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1%,對照組痊愈28例,好轉12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80.0%[20]。袁杰等人將128例混合痔術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68例)和對照組(60例),治療組采用針刺關元、中極、陰陵泉、三陰交,配合吳茱萸熱熨腹部神闕穴區域,對照組采用溫熱袋熱熨治療,結果治療組顯效50例,有效12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1.2%,對照組顯效16例,有效24例,無效20例,總有效率66.7%[21]。馮偉將60例肛腸病術后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0例給予針刺中極、關元、水道、三陰交等穴位,對照組30例給予膀胱區熱敷,30 min后比較2組的療效,結果治療組患者首次排尿平均時間為(11.12±4.38) min,對照組患者首次排尿平均時間為(20.81±6.35) min。治療組已排尿26例患者平均排尿量為(185.00±108.56) mL;對照組16例患者平均排尿量為(83.13±53.88) mL。治療組治愈12例,顯效10例,有效4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6.7%,對照組治愈7例,顯效2例,有效7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53.3%[22]。杜肇娟將80例肛腸術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采取針刺配合艾灸療法,對照組采取針刺治療,針刺取穴關元、中極、太沖、陰陵泉、三陰交,艾灸關元,中極穴,結果治療組痊愈15例,有效25例,有效率100%,對照組痊愈8例,有效22例,無效10例,有效率75%[23]。石慧等人將200例肛腸術后尿潴留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100例。對照組予常規護理治療,治療組予艾灸穴位治療,取穴中極、天樞,15~20 min。結果治療組自行排尿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殘余尿量、留置導尿管時間及泌尿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24]。高強強將112例肝腸病術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艾灸組和對照組各56例,艾灸組給予溫和艾灸治療,取穴關元、氣海、中極、三陰交、陰陵泉、膀胱俞。每處灸5~7 min。對照組給予膀胱區局部熱敷誘導排尿治療。結果艾灸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25]。馮曉敏等人將68例老年肛腸術后尿潴留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治療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采用針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療,艾灸取穴關元、中極,艾灸結束后針刺合谷、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承山穴。留針15 min,每5 min行針1次,共治療5次。穴位按摩氣海、關元、中極、足三里。每次2 h,直到患者排尿為止。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1.2%,明顯優于對照組70.6%,治療組治療后自行排尿時間、剩余尿量、進食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26]。徐悅濤等人采用針灸療法治療肛腸術后尿潴留患者30例,并與常規誘導排尿治療30例對照觀察。針灸組取穴中極、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留針15 min,行針1次。并對氣海、四神聰穴艾灸。結果針灸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能有效促進恢復自主排尿,減少殘余尿量,降低導尿術的比率,從而減少泌尿系統損傷感染的風險,減少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痛苦[27]。陳爾東等人將肛腸病術后尿潴留患者84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2例。治療組采用新斯的明雙側三陰交穴位注射0.5 mg,對照組采用新斯的明臀部肌肉注射。結果30 min后治療組小便自解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28]。
腦卒中使大腦皮層的旁中央小葉受損,病變位于脊髓排尿中樞之上,可引起疫攣性或反射性膀胱,骶髓的排尿反射弧仍正常,但排尿的感覺消失,不能自行控制排尿。膀胱壓力增高,容量減少,而外括約肌痙攣引起逼尿肌—括約肌協同失調,結果排尿阻力增加,引起尿潴留[29]。中醫認為本病病因為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或肝腎陰虛,腎氣衰弱,導致膀胱三焦氣化不利,氣化失權,不及州都,水道不能通利[30]。王占國將100例腦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50例。治療組采用蒼龜探穴法,并施提插捻轉手法;對照組采用單純針刺法,治療5次為1個療程,于治療1次和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4.0%、100.0%,高于對照組的80.0%、98.0%[31]。李丹丹等將96例腦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3組(每組32例),分別采用針刺俞募配穴、背俞穴及募穴治療。治療20 d,結果3組患者殘余尿量均有明顯下降,其中俞募配穴組下降更明顯,俞募配穴組總有效率93.8%,高于背俞穴組71.9%,及募穴組75.0%[32]。喬秀蘭等人將65例腦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15例,治療組采用神闕穴隔鹽隔姜灸法,每次治療10~20 min,對照組給予針刺治療,實證選穴:中極、膀胱俞、三陰交、陰陵泉,虛證選穴:腎俞、脾俞、三焦俞、關元,并辨證配穴,療程隔日1次,連續10次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結果治療組痊愈22例,有效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67%,對照組痊愈6例,有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86.67%。2組患者殘余尿量,臨床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較治療前改善[33]。劉志斌等人將80例腦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采用針刺新膀胱俞穴治療,對照組采用針刺經典膀胱俞治療,每次留針30 min,1次/d,共治療10次。結果治療組及對照組患者殘余尿量治療后均較治療前減少,治療組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減少更明顯。治療組總有效率85.0%,對照組總有效率80.0%[34]。林臘梅等人采用針刺八髎穴合耳豆壓穴法治療46例中風后尿潴留患者,耳穴取:腎、膀胱、三焦、神門、皮質下、交感、尿道,每次每穴按壓2 min,3次/d,療程4周。結果痊愈1例,有效40例,無效5例,有效率89.1%[35]。
脊髓損傷后尿潴留是指因各種原因所導致脊髓損傷,從而導致控制排尿的神經中樞或者周圍神經受損,出現膀胱容量不斷增大,尿液無法排出,導致尿潴留的一種膀胱功能障礙。吳伯濤等人將132例脊髓損傷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68例和對照組64例,對照組內科常規治療基礎上進行間歇導尿,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電針治療,取穴:主穴氣海、關元、中級、曲骨、三陰交、八髎穴,配穴陰陵泉、膀胱俞、腎俞,疏密波,頻率15 Hz,每次20 min,1次/d,每周6次,1周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判定療效,結果治療組痊愈47例,好轉15例,無效6例,有效率91.18%,對照組痊愈30例,好轉17例,無效17例,有效率73.44%[36]。陳星余對30例脊髓損傷性尿潴留且膀胱殘余尿量≥50 mL的患者進行針刺治療,取穴:主穴中脘、氣海、關元、中極、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大鐘。留針30 min,1次/d,1周6次,12次為1個療程,每療程間休息7 d,共治療2個療程。結果痊愈8例,顯效12例,有效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37]。朱敏等人將脊髓損傷性尿潴留患者40例隨機分為治療20例和對照組20例,對照組針刺次髎、會陽穴,電針選疏密波,頻率20 Hz,治療30 min,1次/d,每周6次,4周為1個療程,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熱敏灸患者尾骶部治療,結果2組治療后患者膀胱殘余尿量均較治療前減少,且治療組治療后較對照組減少明顯,治療組總有效率90.00%,對照組總有效率65.00%[38]。胡玉等人將99例脊髓損傷性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5例和對照組44例,治療組取雙側腎俞、次髎、陰陵泉、三陰交、中極穴位治療,留針30 min,1次/d,對照組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 mg,1次/d,間歇導尿,尿潴留康復訓練,7 d為1個療程。結果經治療2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8%[39]。張婷婷等人電針治療脊髓損傷后尿潴留患者1例,取穴次髎、中髎、會陽。電針連續波20~40 Hz,以患者耐受為度,留針30 min,治療每周5次,治療4周為1個療程。輔以留置尿管。住院期間患者同時康復治療截癱。連續治療2周后拔出尿管,殘余尿量從300 mL降至100 mL,24 h排尿次數從10次降至8次,夜尿2~3次,4周后完全恢復自主排尿功能,不需腹壓排尿,最大尿流率從3 mL/s增至20.3 mL/s,殘余尿40 mL。之后隨訪患者排尿功能正常[40]。盛國濱等人將40例脊髓損傷后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0例,治療組以齊刺電針配合局部取穴治療,分為兩個平面取穴,即脊髓損傷上平面及下平面。每個平面均先在正中(督脈)刺一針,冰雨兩旁(夾脊穴)各刺1針,3針并用,電針密波。局部取穴:次髎、中髎、電針用連續疏波,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對照組以傳統取穴電針治療,齊刺取穴同上,局部取穴氣海、關元、陰陵泉。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5%)明顯高于對照組(70%)[41]。高燕玲等人將62例不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隨機分為常規康復訓練組和針刺任督二脈經穴結合常規康復訓練組,針刺取穴氣海、關元、中極、腰陽關、命門。留針30 min,每10 min行針1次,1次/d,1周治療6次,8周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后2組均有明顯改善,針刺任督二脈經穴結合常規康復訓練組在殘余尿量及留置導尿管時間方面均優于常規康復訓練組[42]。王曉紅等人將67例脊髓損傷患者按神經源性膀胱類型分為逼尿肌反射亢進組(A組)和逼尿肌無反射(B組),各組又隨機分為2個亞組,即A1,A2,B1,B2組。4組患者均根據膀胱功能制定間歇導尿計劃,A組采用盆底肌肉訓練,B組采用Crede手法,A1和B1組同時加用針灸治療,取中極、關元、氣海、水分、足三里、太溪等穴,1次/d,20 min。結果表明針灸可以改善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下尿路癥狀及尿流動力學指標,部分恢復下尿路功能,較少殘余尿,提高生存質量[43]。李文華將35例脊髓損傷后尿潴留且膀胱殘余尿量>80 mL的患者進行電針配合艾灸治療。取穴中極、關元、氣海、八髎。電針連續波,頻率2~4次/s,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1次/d。腹部穴位艾灸20 min,6次/w。治療1個月后顯效11例,好轉14例,有效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8.6%。治療后膀胱平均殘余尿量較治療前明顯減少[44]。杜夢玄等人對68例脊髓損傷不全癱引起的尿潴留患者采用芒針與溫針結合的方法治療。取穴:氣海、中極、秩邊透水道、足三里、三陰交、太溪、內關。留針20 min,溫針灸中極、氣海。結果一次性成功拔出導尿管58例,針灸2次成功拔出導尿管10例[45]。
尿潴留屬于中醫學“癃閉”的范疇,是由于腎和膀胱氣化失司導致的以排尿困難,全日總尿量明顯減少,小便點滴而出,甚則閉塞不通為臨床特征的一種病證。《素問﹒靈蘭秘典論》記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素問·標本病傳論》曰:“膀胱病,小便閉。”《素問·宣明五氣篇》曰:“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說明膀胱排尿與氣化功能有關,當膀胱氣化不利的時候,則可出現小便不通。本病病位在膀胱,病因為膀胱氣化不利,氣化失權,水道不能通利所致,與肺、脾、腎、三焦關系密切。在針灸治療中,多從足太陽膀胱經、任脈、督脈、脾經及肝經進行論治,選穴常采用中極、關元、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次髎、膀胱俞、會陽等,且重視俞募配穴方法的使用。治療方法形式多樣,包括電針,針刺配合灸法,針刺配合耳穴,針刺配合穴位注射,針刺配合中藥均取得滿意的療效。電針頻率以斷續波,疏密波,連續波為主,頻率15~20 Hz,每次20~30 min,輸出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灸法常選回旋灸、隔鹽隔姜灸、熱敏灸,耳穴部位多用腎、膀胱、肺、脾、三焦、神門、交感、皮質下、尿道。針灸治療尿潴留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優勢顯著,且治療簡單,無不良反應,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1]李天慧,劉蕓.針灸配合中藥治療產后尿潴留8例[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1,27(6):381.
[2]洪媚,宋雙臨.針灸拔罐加艾箱灸治療產后尿潴留30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2,19(4):369.
[3]鄧世雄.針刺配合中藥湯劑治療產后尿潴留160例[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2,26(10):91-93.
[4]葉玲,湯國娟,李國燦.針刺治療產后尿潴留72例[J].湖南中醫雜志,2012,28(5):97-98.
[5]侯雅慧.溫針灸治療產后功能性尿潴留30例[J].西部中醫藥,2013,26(9):102-103.
[6]寧飛,張紅石.臟時相調法針刺治療產后尿潴留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3):51-52.
[7]唐麗君.針刺配合中頻治療產后尿潴留[J].山西中醫,2013,29(3):6.
[8]姜學亮,李彥,李真.針灸治療產后尿潴留106例[J].河南中醫,2013,33(6):949.
[9]張志毅.婦癌臨床手術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36-137.
[10]胡慧,楊文婷,覃蔚嵐.宮頸癌術后尿潴留的針刺療效及尿動力學分析[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19(6):24-26.
[11]葉艷.針灸治療宮頸癌術后尿潴留的臨床觀察[J].健康必讀,2013,3(7):333-334.
[12]閆冰川,蘇旭春,吳迪,等.針刺治療宮頸癌術后尿潴留40例[J].江西中醫藥,2011,5:64.
[13]丁曉虹,鐘立軍,龍桂花,等.頭體針并用預防性治療宮頸癌術后尿潴留[J].中國康復,2011,26(1):55-56.
[14]牟淑蘭.電針利尿穴加康復訓練治療宮頸癌術后尿潴留[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8):26-27.
[15]賈志龍,代二慶,李西忠.基于宮勁癌根治術后的尿潴留針灸與西藥療效對照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2,30(10):2249-2250.
[16]繆雪陽,楊庭輝,朱勁松,等.盆底肌肉訓練配合艾灸對宮勁癌根治術后尿潴留防治體會[J].遵義醫學院學報,2012,35(2):147-149.
[17]阮建國,徐天舒,李明,等.太乙神針聯合針刺治療宮勁癌術后并發尿潴留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11):79-80.
[18]鐘莉.針刺配合耳壓治療肛腸術后尿潴留31例臨床觀察[J].吉林中醫藥,2010,30(4):333-334.
[19]潘麗娟.針刺結合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療痔瘡1術后尿潴留32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5):790.
[20]洪榮,王勇杰.針刺配合耳穴貼壓治療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8):585-586.
[21]袁杰,賀利紅.針刺配合吳茱萸熱熨法治療混合痔術后尿潴留68例[J].中西醫結合研究,2013,5(5):255-256.
[22]馮偉.針刺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臨床觀察[J].山西中醫,2013,29(4):28-29.
[23]杜肇娟.針灸治療肛腸術后尿潴留的臨床觀察[J].健康之路,2014,13(3):333-334.
[24]石慧,劉珉甬.艾灸穴位治療肛腸術后尿潴留10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3,35(9):1351-1352.
[25]高強強.艾灸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56例[J].河南中醫,2014,34(10):2034-2035.
[26]馮曉梅,馬建君.針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療老年肛腸術后尿潴留的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4,33(5):405-407.
[27]徐悅濤,張棟梁,孫迎斌.針灸療法治療肛腸術后尿潴留30例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4,33(5):405-407.
[28]陳爾東,謝保玉,洪楊華.雙側三陰交穴位注射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的臨床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4,18:68-69.
[29]鄭蕙田,袁順興.實用針灸泌尿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342-343.
[30]張伯臾.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39-244.
[31]王占國.蒼龜探穴法針刺治療中風后尿潴留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0,29(9):567-568.
[32]李丹丹,張鵬,葉海敏,等.俞募配穴法針刺治療腦卒中后尿潴留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1,30(3):167-169.
[33]喬秀蘭,靳文學,王竹行,等.神闕穴隔物灸治療中風后尿潴留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9):1496-1497.
[34]劉志斌,牛曉梅,王淵.針刺“新膀胱俞”穴治療腦卒中后尿潴留療效觀察[J].西部中醫藥,2013,26(1):100-101.
[35]林臘梅,黃金元.針刺八髎穴合耳豆壓穴治療中風后尿潴留46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21):83.
[36]吳伯濤,李娟娟.電針聯合間歇導尿治療脊髓損傷后尿潴留68例[J].中醫研究,2012,25(11):68-70.
[37]陳星余.針刺療法治療脊髓損傷性尿潴留30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12,23(8):61-62.
[38]朱敏,楚佳梅,曾友華.熱敏灸結合針刺治療脊髓損傷性尿潴留20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藥,2013,45(5):54-55.
[39]胡玉,王紅英.針刺腎俞次髎治療脊髓損傷性尿潴留45例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7):59.
[40]張婷婷,劉志順.電針治療脊髓損傷后尿潴留1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3):349-350.
[41]盛國濱,龔娟娟,唐英,等.齊刺電針法配合局部取穴治療脊髓損傷后尿潴留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藥信息,2012,29(4):138-139.
[42]高燕玲,程熙,夏敏,等.針刺任督二脈經穴對不完全性脊髓損傷后尿潴留的影響[J].中醫藥通報,2013,12(4):46-47.
[43]王曉紅,周寧,王琴,等.針灸治療脊髓損傷后不同類型神經源性膀胱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2014,29(5):362-364.
[44]李文華.針灸治療脊髓損傷后尿潴留35例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7):3897-3898.
[45]杜夢玄,徐金渭,徐密密.芒針合溫針治療脊髓損傷尿潴留68例[J].浙江中醫雜志,2014,49(2):134.
(2014-08-06收稿 責任編輯:張文婷)
發揮國際學術組織作用,助力中國“一帶一路”合作倡議——首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夏季峰會在揚州召開
2015年6月13日,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的“首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夏季峰會暨‘一帶一路’中醫藥發展國際研討會”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市隆重召開。會議以“發揮國際學術組織作用,助力中國‘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為主題,來自美國、英國、西班牙、荷蘭、新加坡、加拿大、匈牙利、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西蘭、委內瑞拉、南非、巴西、日本、比利時、泰國、德國、俄羅斯、加蓬、法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等24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
中國科技部前部長徐冠華先生、世界中聯佘靖主席、中國工程院石學敏院士、江蘇省衛計委陳亦江副主任、揚州市姚蘇華副市長、商務部服務貿易司姜義茂處長、國家標準委國際合作部劉昕副處長、南京中醫藥大學陳滌平書記、世界中聯副主席董志林(荷蘭)、林子強(澳大利亞)、趙英杰(新加坡)、沈惠軍(英國)、王超群(加拿大)、世界中聯監事會主席拉蒙(西班牙)、中國醫保商會劉張林副會長、新疆維醫學校凱賽爾·阿布杜克熱木等出席了大會。會議開幕式由世界中聯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振吉主持,徐冠華部長致辭,佘靖主席講話。
佘靖主席講,世界中聯經過12年的不懈努力,在中醫藥國際傳播、衛生政策和標準的制定、推進中醫藥國際化、傳統醫學戰略的落實、促進中醫藥進入各國醫療衛生保健體系等各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常州市盛輝藥業有限公司
常州市盛輝藥業有限公司,環境整潔、優美,專業研發、生產新型外用貼劑,已通過國家GMP認證,公司從進料、工藝、設備、檢驗各方面皆嚴格按照GMP規范生產。
通過長期的投入及不斷的研究、改良和創新,公司產品的有效性、速效性、安全性、舒適性、外觀質量等,全面提升到新的高度,徹底改變了傳統橡膠膏劑低檔的形象,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肯定和支持。
常州市盛輝藥業有限公司是2005版藥典貼膏劑制劑通則的提報單位,也是國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計劃中關于“中藥外治法橡膠膏劑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的課題承接單位,產品廣銷于國內外市場。
地址:常州市武進區禮嘉鎮工業集中區;郵編:213002; 電話:0519-86570531、86570533; 傳真:0519-86570532; E-mail:master@parsd-tw.com; Web:www.parsd.net。
(王炳岐)
第十二屆世界中醫藥大會
THE 12THWORLD CON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主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 承辦:西班牙歐洲中醫基金會
Organized by: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 Hosted by:MTC-Fundación Europea de Medicina Tradicional China
(2015年9月20日-30日,西班牙·巴塞羅那)第一輪通知
各位專家、各位同仁:
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的世界中醫藥大會是全球中醫藥領域規模大、參與廣、層次高的學術盛會。至今已在中國、法國、加拿大、新加坡、中國澳門、澳大利亞、荷蘭、英國、馬來西亞、美國、俄羅斯成功舉辦了十一屆。第十二屆世界中醫藥大會(2015.西班牙.巴塞羅那)將于2015年9月20日-30日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隆重召開。大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中醫藥專家、學者將在此次大會上分享他們的理論研究和臨床經驗、科研成果和新發明新創造,大會還將附設中醫藥服務貿易展覽會,并將組織多種形式的學術考察調研活動。
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會議地點:西班牙,巴塞羅那
二、會議主題:讓來自中國古老的傳統醫學體系,為現代社會的健康服務做出貢獻
三、會議主要議題及征文內容:(征文要求見附件)
1.中醫藥基礎理論研究;
2.中醫藥臨床實踐:臨床研究方法創新與進展、臨床療效評估體系研究、老中醫臨證經驗總結、特色療法體會及推廣、中醫養生保健治未病研究等;
3.針灸推拿研究實踐:針藥配合臨床研究、特殊針法臨床經驗介紹、中醫針灸治療在區域性疾病治療中的特色與優勢等;
4.中藥研究:中藥方劑學、臨床配伍研究、中藥應用及研究等;
5.中醫藥國際標準化、信息化研究;
6.中醫藥在世界各國的發展,各國中醫教育動態、教育制度現狀及科研情況;
7.中醫藥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8.道地藥材與瀕危珍稀動植物保護;
9. 中西醫結合研究:理論創新、最新進展、實踐創新、經驗總結。
四、參會人員
相關國家政府官員,各國中醫藥、傳統醫藥、中西醫結合、現代醫藥及相關領域從事醫療、教育、科研、管理、生產、貿易的專家學者和企業領導,世界中聯各國會員。
五、會議安排
1.學術會議:開、閉幕式,主題演講,分會場專題報告,現場演示工作坊,歡迎晚宴。
2.中醫藥服務貿展覽會:每個展位:3*3 m ,1張桌子,2把座椅,1個插座,基本照明,免2人參會注冊費。
3.大會特刊:為了珍藏這一重要活動,將制作《第十二屆世界中醫藥大會特刊》,收錄具備一定資質的機構和個人。本次大會特刊將贈與我會65個國家的239個會員團體、各國駐華使館、我國駐外使館及有關國際組織和相關機構收藏。歡迎報名申請,費用另行通知。
4.中醫藥國際交流考察:具體安排請咨詢世界中聯國際聯絡部。
六、重要日期
2015年6月1日大會注冊費優惠截止。
2015年6月30日大會論文投稿截止。
七、會議咨詢、報名處:世界中醫藥大會組委會已開始接受報名,聯系方式如下:
世界中醫藥大會辦公室:邱珺、楊柳、潘昡、稅毅強
電子郵箱:wccm@vip.163.com,電話:010-58650026/58650240/58650243/58650058
學術部:鄒建華、王晶、李昕雪、單梁、焦云洞
電子郵箱:wfcmsxshb@vip.163.com,電話:010-58650042/58650043
世界中醫藥大會組委會
2014年12月5日
Clinical Research on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Treating Urinary Retention
Feng Qifan, Tang Kangmin, Ming Shuren, Zhang Andong, Chen Yuelai
(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nghai201203,China)
Based on analysis of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recent 5 year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clinical studies on acupuncture treating urinary reten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principle of selecting acupoints, nd it provided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clinical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urinary retention.
Urinary retention; Acupuncture; Review
上海市衛生局三年行動計劃重大項目(編號:ZYSNXD-CC-ZDYJ040)——腦卒中后神經源性膀胱的針刺治療方案評價研究
陳躍來(1965—),男,博士,主任醫師,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研究方向:針灸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的臨床及機理研究,E-mail:chenyuelai@163.com
R246;R694+.55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5.06.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