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彬 李雪萍 齊大川
摘 要:在林業經營和管理過程中,森林調查設計為森林生產和經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根據,同時,森林調查設計還是林業經營過程中十分科學的分析根據。森林調查設計工作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森林生產和經營的質量。森林調查設計為提升林業生產作業質量奠定了基礎,正因如此,完善森林調查設計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森林調查設計是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前提和基礎,全面、真實的森林調查設計工作,為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提供了真實的數據和參考。該文就對森林調查設計與森林可持續經營進行探析。
關鍵詞:森林調查設計 可持續經營 原則 策略
中圖分類號:TD1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a)-118-02
森林覆蓋率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正因如此,在建設生態環境過程中,必須要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和森林資源保護不僅關系到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更關系到當地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為了更好地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充分重視森林資源基本數據的積累和采集工作。通過對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對森林管理的方式方法進行調整,進而達到更好的目的。正因如此,森林調查設計以及森林持續經營成為了每一位林業工作人員高度重視和不斷探索的問題。文章闡述了做好森林調查設計的方法和措施,分析森林可持續經營情況,探討森林調查設計與森林可持續經營。
1 森林調查設計原則和策略
在森林調查設計過程中,要實施抽樣,抽取樣本對總值進行估算,估算平均值或者總體總量。將分布律和概率作為實施森林抽樣調查的理論基礎,掌握抽樣偏差和誤差,以及偏差和誤差可能產生的影響。遵循方案最優化這一抽樣調查設計的根本原則,包括調查目的、調查任務、調查要求、估算方法、樣本組織以及總體單元確定等。在實際的森林調查設計過程中,不僅要運用堅實的理論知識,還要綜合運用豐富的調查設計實踐經驗,以便獲得最理想、最優化的森林調查方案。
在森林調查設計過程中,要注重提升調查設計人員綜合素質,組織工作人員學習相關法規、法律、基礎知識等,給予工作人員學習相關規程和文件的機會,對工作人員實施嚴格的考評,從本質上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而后,保證調查方法具有科學性和規范化。實施小班區劃,將系統中經營措施以及林木種類類似的林區歸為一個小區劃。明確小區劃的實際情況,對其特殊性多次進行測量,準確測量其面積。每一個小班均根據要求進行樣地的設置,嚴格根據相關規定來確定規格,實施伐木工作,杜絕出現采好留壞的現象。遵循實測實調的重要原則,禁止估數虛填的情況。保證設計資料規范、準確和真實,杜絕偽造和編造設計資料。加大設備投入和資金投入,當前形勢下,國家各個林業部門都對森林調查工作充分重視,并且將其作為重點的工作和項目來看待。因此,必須要加大設備和資金投入,為調查隊伍配備高科技技術,如衛星定位等,滿足其對于樣本的定位需求。將圍尺作為卡尺,減小每一株樹木的胸徑測量誤差值,所有測量的株數精度均要滿足調查設計的相關要求。
2 森林可持續經營策略
2.1 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必要性
首先,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可以對森林資源實施保護。森林資源的主要功能就是生態防護效益,但是,由于森林可持續經營者并不是生態防護效益的受益主體,這便導致很多經營者沒有精心經營和投入,致使經營者的收益并不理想。然而,在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以后,通過將投入產出關系理順,對責權管理進行明確,并且充分運用政府所具有的宏觀調控能力,能夠從本質上將生態公益投入解決,使林業投入和經營不再是一種經營負擔,更有利于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經營管理,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其所具有的生態防護效益。
其次,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模式,能夠充分保證林場的林地資源。林地是林場極其重要的生產資源,在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模式以后,可以對林地進行科學規劃和合理規劃。此外,還可以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大力發展高效林業,從本質上解決效力低下等問題。
最后,林場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可以使商品林走向市場。由于林業生產周期長,見效比較慢,再加上在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之下,生產經營部門所具有的經營自主權十分有限,這便導致林業無法徹底走向市場之中。在林場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以后,林場的商品林經營便是一種企業生產行為,一切的經營活動均將經濟效益作為根本和目標,這樣能夠從本質上提升林場經營所具有的積極性。
2.2 商品林可持續經營策略
在商品林經營的過程中,風險比較高,因此,應通過引入期貨貿易機制的方式實施原木貿易,這樣能夠有效提升控制風險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期貨交易必須要滿足4個方面的條件:原木必須要耐貯藏和運輸;原木需求者和擁有者對于避險保護有渴求;原木商具有價格風險;原木質量、規格以及等級等容易劃分。通過在商品林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引入期貨貿易機制,能夠從本質上提升對于林木資產進行控制的能力。此外,商品林經營應依靠國家扶持,盡最大努力爭取國家的相關扶持和優惠政策。加強和林業產品加工企業合作,實施產業一體化經營,提升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加強與金融機構進行合作,這樣能夠對其融資功能進行強化。此外,還要在一定時期內對林場實施彈性采伐限額等政策,結合市場供需情況來實施木材生產。
2.3 公益林可持續經營策略
實施公益林可持續經營的過程中,需要由國家提供全額補助,或者通過地方各級政府為其提供財政方面的支持。因此,公益林可持續經營必須要保證專款專用,并且通過其他渠道來實施籌資,形成生態補償機制,充分發揮市場所具有的優化配置功能,鼓勵在森林資源建設的過程中,加入更多的生產要素,從本質上將林業發展的活力提升。此外,要充分發揮生態作用,結合林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樹種,建立病蟲害防治的預警機制,對護林防火機制進行健全和完善。結合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以及永續利用的要求,重點培育和保護林業資源,對林業采伐工作進行嚴格管理。重點管理造林和未成林,使林木能夠盡快郁閉成林,做好中幼林撫育管理工作。
3 結語
綜上,當前形勢下,我國林業已經步入到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和階段,原因在于在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人們不斷加深對于森林資源的認識,大力倡導保護生態環境。森林資源是林業發展的根本,森林調查設計工作在整個森林經營和發展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與此同時,森林調查設計通過對核心數據進行分析,為森林可持續經營提供保障,對森林保障體系過程中,整體設計質量產生了直接影響。文章就通過分析森林調查設計的方法和策略,探討了森林調查設計和森林可持續經營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張學云,馬偉.關于森林調查設計與森林可持續經營研究[J].科學種養,2015(7):281.
[2] 趙新泉,馬燕娥.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大興安嶺林區森林可持續經營評價[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4(12):137-140.
[3] 趙中華,惠剛盈,胡艷波,等.結構化森林經營方法在闊葉紅松林中的應用[J].林業科學研究,2013,26(4):467-472.
[4] 楊潔.淺談森林可持續經營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9):265.
[5] 張松丹,林祚捌,莫沫,等.赴俄羅斯波蘭森林可持續經營項目研討會考察報告[J].林業資源管理,2014(6):153-159,174.
[6] 王得印,施曉文.松江河林區森林資源變化分析及可持續經營對策探討[J].林業資源管理,2014(4):14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