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昂汽車零部件(北京)有限公司 劉芳
傳統財務指標分析的局限性與改進建議
翰昂汽車零部件(北京)有限公司劉芳
摘 要:傳統財務指標分析強調通過指標變動與對比來評估企業財務狀況,但是在企業戰略變革或者行業環境迅速變化的背景下,財務指標分析往往可能出現與現實不吻合的結果。本文研究探討傳統財務指標分析的局限性,引入平衡計分卡指標體系,以財務+非財務指標的架構設計,來更加系統和客觀地評估企業財務狀況,彌補傳統指標分析局限。
關鍵詞:傳統 財務指標分析 局限性
傳統的財務指標分析也就是建立在財務數據基礎上,借助償債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和成長能力指標等,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評價的過程。而這個分析本身是完全以財務數據為基礎,即便是借助企業的動態分析與業內的對比,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企業在發展中、在行業內的財務能力及其變動,卻無法完全準確和客觀地反應企業的戰略及其他更多影響企業發展與競爭力的要素。在此情況下,探討傳統財務指標分析之局限性并構建解決方案,就非常必要。
2.1 過度側重靜態分析
傳統財務指標體系是建立在客觀財務指標基礎上的,而這個指標雖然可以通過年度指標的對比來達到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變動的一定效果。但是,實際上這個數據仍然強調在特定階段的靜態財務狀況,并不能很好地反饋企業動態的財務狀況,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具體財務活動過程的局限性。例如,每年雙十一到來階段,淘寶網的很多電子商務企業將會大量備貨,這就必然使得短時間內企業存貨總額增長,且備貨往往是十一月之前,這就必然導致企業九月和十月等月份存貨周轉率迅速下降,而這個結果顯然并不能準確反饋出企業的財務戰略及未來的財務狀況變化。
2.2 財務信息質量干擾財務指標分析
傳統財務指標分析依賴財務數據,而財務數據是否及時更新、數據是否全面、內容是否真實等,都會影響財務指標結果,進而影響財務分析結果。我國上市公司的年報披露往往集中在次年的3~5月份,大多數上市公司在此之前都不會進行年報披露。并且披露的信息質量也并不確定,特別是在2014年和2015年證監會連續對多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造假等進行了查處,這也表示財務信息質量并不非常理想。那么,建立在此基礎上的財務指標分析結果自然并不理想。例如,在2009年五糧液虛構利潤,造成財務報表上利潤數據嚴重超出實際情況。而以此數據進行利潤指標分析,那么就會得出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強甚至上升的結論,而這并不符合現實情況。
2.3 忽視非財務因素的影響
傳統財務指標分析僅僅是財務數據上的分析,而缺乏非財務方面的分析。在新常態下,國內產業結構進入調整階段,很多產業發展進入特殊階段。如煤礦、石油等原來高盈利行業將因為新常態下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國家政策影響,而出現財務能力下降的指標分析結果。但是這個結果的分析過程中,并不能覆蓋非財務因素,其分析也就存在一定局限性。而關于企業發展能力的指標評價,只關注企業的每股收益變動等因素,卻忽視了企業內部管理、人才以及其他不同的有形和無形因素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其評價結果也可能存在偏差。
2.4 財務報告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缺陷
傳統財務指標分析方法中,最主要的就是對比分析法。這個方法會制約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如由于不同行業,甚至是同一行業或者企業在不同時期所采用的會計準則內容可能存在差異,那么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對比分析就會出現可信度不足的結論。例如,公允價值計量是新會計準則下提倡企業在投資性房地產核算中運用的,但是目前國內上市公司對公允價值的運用并不充分,并且由于市場公允性不足,即便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會計信息本身也并不能真正反映市場價值變動,與之相關的公允價值損益、盈利指標變動等都會出現分析結果不可信的情況。而比率分析、趨勢分析和因素分析,同樣會受到所選擇的標的、階段等內外部環境變動影響,財務指標所能夠反饋的信息有限,無法全面覆蓋非財務領域。特別是,新常態下很多產業企業選擇加強技術創新投入等為后續的戰略競爭力提升創造機會,而這就會帶動企業短期投資活動現金支出增加,而企業現金流量下降、總資產收益率下降,使得傳統財務指標分析無法反映出企業戰略調整下未來戰略競爭力改善的結果,這會制約利益相關者借助財務指標分析進行決策管理等的活動開展。
3.1 引入平衡計分卡構建更為全面的財務指標體系
平衡計分卡的績效評價方法打破了傳統業績只重視財務比率的問題,更注重對企業戰略發展前景等進行評價,注重對企業的過去和未來發展進行評價。這就使得平衡計分卡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會計信息使用者,提高財務分析的決策有用性。而在企業平衡計分卡的財務績效考核中,應該以企業的戰略為核心,圍繞企業戰略,對企業的財務、客戶關系、業務流程及企業的學習成長能力等進行評價,將四者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優化這四個要素的能力才能夠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更好實現,進而實現平衡計分卡考核財務績效的最終目的,也就是提升企業的整體績效。
3.2 引入非財務比率完善財務比率體系
在企業經營內外部環境不斷變化的今天,傳統的財務分析指標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全部目的。特別是在新常態下,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大背景下,企業的戰略調整將進入一個非常時期,財務數據反饋出的財務指標結果會因此出現非常大的波動,難以準確和全面地輔助企業戰略管理決策與運行等。因此,更需要將非財務比率納入其分析體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些不足。
第一,市場份額。這一指標是計算銷售額與訂貨額綜合在該類產品的市場銷售總額中所占的比重??梢赃M一步了解企業的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和地位等內容。一般而言,市場份額能夠代表企業對特定市場的控制能力,其數值較高則代表企業在該領域較之其他競爭者具備優勢,企業生產經營和影響等業績良好。
第二,產品和服務質量指標。主要應用在衡量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技術發展程度,主要表現有: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符合行業標準;相關服務充分滿足顧客的要求。這一指標可以通過產品的廢品率、瑕疵率、返修率、退貨率和顧客滿意度等綜合性指標加以描述。
第三,成本效益指標。在傳統成本數據指標分析基礎上,更需要增加投入產出的績效評價,分別針對經營活動的成本、投資與籌資活動的成本,科研活動等影響企業戰略競爭力的各種重要活動的成本進行投入產出核算,以更加全面地反應企業的戰略變動與投入產出情況,分析未來戰略發展趨勢并加以調整。
第四,人力資源指標。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人才戰略對企業的整體運營有著重要影響,財務分析方面也是如此,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企業的重要資產內容,需要納入財務分析領域。這一指標可通過對員工培訓和職業規劃、員工能力、對企業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員工流動與升級等現實情況,經過計算、分析,設定適合企業發展的人力資源指標,深化企業價值的評估。
第五,潛在和持續盈利能力指標。潛在盈利能力指標主要受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企業成長性的影響,而企業的管理能力和創新水平將決定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通過這兩個指標的納入,將企業所處行業和企業自身的潛在發展空間,以及企業的管理層戰略能力和組織、技術創新能力等納入財務報表分析范疇,從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企業的盈利水平和綜合能力。
3.3 提升財務信息質量
財務信息質量是提升傳統財務指標及新的指標體系分析質量的重要依據,提升財務信息質量對于提升其分析過程與結果質量意義重大。這就需要研究、優化、完善會計準則體系,使會計準則更加全面、規范、實用,又不失其制約性。聯合其他層面的監管主體實施全面有機結合,以組成包括證監會、證券交易所、證券業協會三方協調互助、功能互補的監管體系,對于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信息質量不高的問題,應該設定必要的民事賠償責任。發揮監事會、小股東、散戶等利益相關者監管力,強化全部小股東自愿自由參與股東大會等的機制,降低信息不對稱干預。
參考文獻
[1] 劉金為.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5(8).
[2] 賈驥.企業財務分析的局限性及改進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4).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9(a)-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