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倫華
(萬州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外科,重慶404000)
胸腔鏡微創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發性氣胸療效分析
彭倫華
(萬州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外科,重慶404000)
目的探討運用胸腔鏡微創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發性氣胸的療效。方法選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66例COPD自發性氣胸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行傳統胸腔手術治療,觀察組行胸腔鏡微創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氣量(MVV)、1 s用力呼氣容積(FEV1)及相關治療指標[手術時間(min)、住院時間(d)、術后出血量(mL)和引流置管時間(d)]。結果兩組患者病情均好轉,觀察組FVC、MVV、FEV1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出血量、引流置管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COPD患者自發性氣胸療效好,切口小,減輕患者疼痛,具有廣泛臨床推廣價值。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氣胸; 胸腔鏡檢查; 外科手術,微創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可進一步發展為肺源性心臟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與有害氣體及有害顆粒的異常炎性反應有關,致殘率和病死率較高,全球40歲以上發病率已高達9%~10%[1]。COPD發展至中、晚期時,常伴有肺大皰的形成,當肺大皰破裂后,外面的空氣就很容易從臟層胸膜破口進入胸膜腔,從而形成自發性氣胸。自發性氣胸部常規X線片無法檢查出明顯病變,常見病癥為咳嗽、胸痛、氣喘[2]。臨床一般運用手術治療,傳統胸腔手術切口大,手術恢復慢且伴隨并發癥,胸腔鏡治療運用微創技術減輕了患者疼痛,本研究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6例COPD自發性氣胸患者,現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6例COPD自發性氣胸患者,所選患者均符合自發性氣胸的診斷標準[3]:胸部X線片未發現異常,患者出現胸痛、咳嗽、氣短等癥狀,X線片結果顯示肺臟被壓縮。并排除合并肝腎部位相關疾病、精神疾病史或塵肺病史患者。所有患者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3例,其中男17例,女16例;年齡25~62歲,平均(44.26±3.14)歲;病程1~32 d,平均(11.21±2.87)d;有肺結核、塵肺等病史23例;氣胸肺壓縮范圍(60.26± 11.04)%。觀察組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齡24~63歲,平均(45.03±2.98)歲;病程1~32 d,平均(11.31± 3.02)d;有肺結核、塵肺等病史24例;氣胸肺壓縮范圍(60.33±10.98)%。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術前肺功能指標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常規治療,有需要的患者進行吸痰、吸氧治療,術前進行一定飲食干預。
1.2.1.1 對照組 行傳統開胸術治療:患者行側臥位,消毒后行全身麻醉,選4、5肋間做切口進胸腔,進行開胸手術。
1.2.1.2 觀察組 患者行側臥位,行靜脈復合麻醉,采用LTF-240電子胸腔鏡裝置,在第7肋間做小切口(約1 cm)將胸腔鏡置入,通過內鏡觀察大皰具體位置、數量、類型及胸腔積液情況[4]。在胸腔注入稀釋的氯化鈉溶液,肺部膨脹尋找漏氣位置進行處理,吸出胸腔積液,通過紗布、清潔電刀頭砂紙摩擦壁行胸膜固定,對切口止血,再將切口放置引流管。術后加強呼吸道管理,服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使用適量激素、強心劑等預防肺水腫。
1.2.2 研究指標 觀察肺功能相關指標: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氣量(MVV)、1 s用力呼氣容積(FEV1);相關治療指標:手術時間(min)、住院時間(d)、術后出血量(mL)、引流置管時間(d)。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FVC、MVV、FEV1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出血量、引流置管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s,L)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s,L)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FVC MVV FEV1 1.87±0.42 1.52±0.26 4.070<0.05 33 33 t P --1.93±0.46 1.52±0.25 4.499<0.05 1.39±0.33 1.02±0.26 5.059<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相關指標比較(±s)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 手術時間(min)n 住院時間(d)術后出血量(mL)觀察組對照組33 33 t P引流置管時間(d)3.01±0.57 5.49±0.86 13.808<0.05 --69.72±12.16 93.27±22.73 5.248<0.05 11.78±1.67 15.26±1.86 7.997<0.05 55.24±9.87 84.65±15.78 9.044<0.05
COPD屬于呼吸科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病程較長,是以氣流不可逆性受限為特征的一類疾病,COPD引發的通氣血流比例發生失調,肺泡的毛細血管網大量丟失,最終造成了患者缺氧與二氧化碳潴留,同時繼發肺動脈高壓,隨著病程的進展,患者發展為肺源性心臟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COPD引發的肺動脈高壓屬于全身的系統性炎性反應,可以通過炎癥和氧化應激損傷對患者多臟器帶來影響,他汀類藥物以往應用在心血管內科廣泛,近年來發現其在降低肺動脈高壓方面通常具有不錯的效果[5-7]。了解COPD的產生原因,首先從肺炎支原體開始,支原體介于病毒與細菌間,是能夠獨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其大小為200 nm,沒有細胞壁,僅有細胞膜。支原體是動物多種疾病的致病體,目前被發現的已有8種類型,其中僅有肺炎支原體能確定會對人致病,主要表現為呼吸系統疾病。其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鼻、口分泌物,最后由空氣傳播。從而引起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的感染分為支氣管炎和肺炎,還有少數會累及胸膜[8]。
COPD發病機制復雜,由多因素多環節相互作用形成,目前主要認為是氧化-抗氧化失衡、抗蛋白酶失衡造成的[9-10]。COPD終末支氣管遠端彈性減弱,使肺泡充氣、過度膨脹同時破壞氣道壁,肺順應性下降,當空氣進入肺泡后不易排出,肺泡內壓力升高導致破裂,融合形成更大囊腔,在屏氣、咳嗽等外力突然增高時肺大皰破裂形成氣胸[11-12]。COPD形成自發性氣胸時,患者表現呼吸困難等癥狀有時會掩蓋氣胸體征,但當患者出現胸悶伴有胸痛、擴張支氣管等癥狀時應及時檢查是否患氣胸[13]。
COPD患者血管供血不良、肺泡彈性差,傳統開胸手術引流置管時間一般較長,創傷大,容易引起切口感染導致一系列并發癥[14]。雖然COPD患者的手術風險很大,但通過手術,不但解除了患者的漏氣問題,而且解除了對正常肺部組織的壓迫,隨之患者的肺功能也得到了明顯提高。手術過程中,發現多處各種類型的肺大皰。本研究結果顯示,胸腔鏡治療組FVC、MVV、FEV1指標顯著高于傳統手術治療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出血量、引流置管時間均顯著低于傳統手術治療組。胸腔鏡治療在小切口下能清晰觀察病變情況與胸腔內狀況,有針對性治療,對肺臟干擾小,特別對肺泡彈性差的COPD患者,可降低肺部損傷;胸腔鏡治療切口小,有利于傷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概率[15]。
綜上所述,COPD自發性氣胸患者胸腔鏡微創治療療效顯著,恢復快,患者依從性好,值得廣泛臨床運用。
[1]呂忠柱,石睿,劉朝倫.雙腔氣囊尿管閉式引流治療COPD并自發性氣胸[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2,21(3):277-278.
[2]李國慶,梅舉,張輔賢,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發性氣胸的胸腔鏡微創治療[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09,25(6):414-415.
[3]滕洪,王述民,曲家騏,等.自發性氣胸肺大皰分型及胸腔鏡手術方法探討[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13(7):584-587.
[4]朱笑寒.胸腔鏡治療自發性氣胸55例臨床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9,15(6):12-13.
[5]楊學永,王振國,王韜淵,等.胸腔鏡輔助腋下小切口和傳統開胸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臨床分析[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3,22(5):377-379.
[6]聶軍,賀大璞,王元星,等.胸腔鏡治療自發性氣胸75例[J].中國內鏡雜志,2006,12(6):650.
[7]戴明,李秋,唐鎧.自發性氣胸胸腔鏡術后復發情況和影響因素分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4,23(1):39-40.
[8]Yang Y,Gan Y,Cao J,et al.Decreased and dysfunctional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hin Med J(Engl),2013,126(17):3222-3227.
[9]黃瑾,劉曉菊,包海榮,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功能異常與氧化應激的關系[J].中華內科雜志,2011,50(8):664-667.
[10]Wang T,Luo G,Hu Y,et al.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tiotropium bromide inhalation and oral doxofyllin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severe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2011,31(5):614-618.
[11]任娟紅.腹腔鏡下穿刺術在氣胸早期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吉林醫學,2012,33(17):3620-3621.
[12]Lin C,Chen L,Huang Z,et al.Effect of cigarette smoke extrac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 1 in rat lung epithelial L2 cells[J]. Chin Med J(Engl),2014,127(12):2363-2367.
[13]王智.中心靜脈導管胸腔閉式引流治療COPD并自發氣胸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3,35(14):2175-2176.
[14]黃斌,任明揚,陳艷,等.腹腔鏡與開腹結直腸癌根治術在合并COPD患者中的對比研究[J].西部醫學,2013,25(10):1499-1501.
[15]李俊,陳燕,吳洪江.肋骨骨折后遲發性血氣胸20例診治分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22(5):544.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8.025
:B
:1009-5519(2015)08-1189-02
2015-01-28)
彭倫華(1979-),男,重慶萬州人,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普外科疾病診斷與治療工作;E-mail:penglunhua20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