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婧,朱宜春,左冬梅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慶醫院超聲科,安徽安慶 246000)
乳腺癌是危及女性健康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逐年上升且發病年齡結構呈年輕化。因此,乳腺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愈發顯得重要。乳腺鉬靶(mammography,MG)是臨床常用的乳腺影像學檢查,已被我國抗癌協會推薦用于40歲以上婦女的乳腺癌普查[1]。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系統(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是近年來開始應用于臨床,針對乳腺的三維超聲成像系統。其創新的引入了冠狀面成像,給乳腺疾病的超聲診斷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本研究對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系統和乳腺鉬靶進行對比,探討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系統對乳腺腫塊的診斷價值。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來我院甲乳外科就診的71例女性患者共71個乳腺腫塊,所有腫塊均行手術或穿刺活檢病理確診。其中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變41例。患者年齡28~77歲,平均年齡(43.68±9.56)歲。所有患者均接受ABVS和乳腺鉬靶兩項檢查。
1.2.1 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 應用Siemens Acuson S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及其配套的ABVS系統,配置頻率5~14 MHz的14L5BV高頻線陣探頭。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檢查部位,均勻涂布耦合劑,轉動調節臂,給探頭施加適當的壓力使其緊密貼于乳腺表面而患者不感壓痛為宜,選擇、調整好條件,囑患者保持平穩呼吸,開啟自動掃描。一般對乳腺進行外側位、正中位和內側位掃查,必要時加行上位或下位掃查,掃查結束,以乳頭為定位標志保存圖像并傳輸至工作站,觀察橫切面、縱切面和冠狀面圖像信息,進行脫機分析。
1.2.2 乳腺鉬靶 選用Siemens Mammomat數字乳腺X射線系統,病人采取站立位或坐位,對攝影臺高度和加壓器進行調整,壓扁乳房組織,使足夠量放射線能夠均勻穿透。常規攝取雙側乳房的軸位及其側位片,必要時加拍病變切線位、斜位和局部放大相,觀察乳腺腫塊大小、位置、邊界、形狀、密度及有無內部鈣化影,皮膚及乳頭情況,以及雙側腋下有無淋巴結轉移等。
1.3 診斷標準 ABVS和乳腺鉬靶的所有影像資料均由2名具有5年以上乳腺疾病診斷經驗的醫師共同閱片。病灶診斷標準采用北美放射學會乳腺影像學和報告數據系統(BI-RADS)分類標準。Ⅰ級:未見異常;Ⅱ級:考慮良性改變;Ⅲ級:良性疾病可能,建議定期隨訪,惡性率<2%;Ⅳ級:惡性率3% ~94%,其中4a級惡性率3% ~30%、4b級惡性率30% ~60%、4c級惡性率60% ~94%;Ⅴ級:高度懷疑為惡性病變,需行手術切除,惡性率≥95%;Ⅵ級:病理證實為惡性病變。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采用χ2檢驗分析ABVS與乳腺鉬靶兩種不同檢查手段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間的差異,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理結果 71例乳腺占位性病變患者共71個病灶其中惡性30例,包括24例乳腺浸潤性導管癌,6例導管內癌。良性病灶41例,包括纖維腺瘤27例,乳腺腺病14例。病灶大小為0.60 ~6.80 cm,平均為(2.25 ±1.20)cm。
2.2 ABVS診斷結果與病理結果對照 乳腺癌在ABVS多表現為不均質回聲團,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邊緣不規整,內部回聲不均,后方回聲衰減。冠狀面上可表現出“蟲蝕征”及“太陽征”(圖1)腫瘤周邊條索狀中—高回聲與低回聲相間,呈放射狀分布,可出現在多個、甚至全部冠狀面圖像上;乳腺纖維腺瘤大多表現為圓形或類圓形稍低團,邊界清晰,具有完整的中—高回聲邊界,內部回聲尚均,部分可呈分葉狀,可見側方聲影,周圍腺體回聲正常(圖2)。

圖1 乳腺癌ABVS三切面圖像

圖2 纖維腺瘤ABVS三切面圖像
ABVS共檢出32例惡性病灶,其中假陽性4例;檢出良性病灶39例,其中假陰性2例。71個乳腺腫塊ABVS全部檢出。
2.3 乳腺鉬靶診斷結果與病例結果對照 乳腺鉬靶影像中,乳腺癌表現為不均高密度影,形態多不規則,邊緣多呈毛刺征,多數內可見呈簇狀分布的細小鈣化點。乳腺纖維腺瘤大多表現為圓形或類圓形高或稍高密度腫物,部分可略呈分葉狀,密度均勻,邊界多完整銳利,周邊可見透亮暈征。
71個乳腺腫塊中有3個惡性病灶和9個良性病灶乳腺鉬靶未能檢出。在檢出的59個腫塊中,乳腺鉬靶檢出27例惡性病灶,其中假陽性2例;檢出良性病灶32例,其中假陰性2例。
2.4 ABVS與乳腺鉬靶診斷結果對比 以術后或穿刺活檢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ABVS診斷乳腺腫塊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均高于乳腺鉬靶,其中特異度、準確度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表1)。

表1 ABVS與乳腺鉬靶診斷乳腺腫塊效能比較/%(n/N)
據流行病資料顯示,乳腺疾病在全球女性中有著非常高的發病率,尤其是乳腺癌已經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最主要疾病[2]。我國每年有達16.9萬例新增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且發病年齡結構呈年輕化[3]。因此,對乳腺腫塊的篩查和鑒別診斷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臨床上對乳腺的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了乳腺超聲檢查、乳腺鉬靶和乳腺磁共振檢查,其中乳腺超聲和乳腺鉬靶是最常用的檢查項目。乳腺鉬靶對乳腺組織內微鈣化的檢出率明顯高于超聲檢查,對早期乳腺癌診斷敏感性較高,是乳腺癌早期篩查的有力工具[4]。但因其具有放射性,孕婦、哺乳期及<35歲的年輕患者一般不做此項檢查。ABVS是近年來開始應用于臨床的乳腺三維超聲成像。不僅能顯示乳腺橫切面和縱切面圖像,還能從冠狀面觀察乳腺組織,對乳腺結構的顯示更加清晰、直觀。給乳腺疾病的診斷提供了全新的視野和角度。
ABVS實現了對乳腺的超聲自動掃描,降低了對操作者的依賴性,其掃描、成像范圍廣,掃描時乳腺組織層面厚度為0.5 mm,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掃描的完整性,掃查范圍能完整覆蓋全部乳腺組織[5]。ABVS特有的冠狀面成像對乳房的解剖及乳管以乳頭為中心呈放射狀走形這一特點亦清晰顯示。提高了乳腺腫塊,尤其是對乳腺周邊區域及微小病灶的檢出率[6-7]。本組資料中,71例乳腺腫塊 ABVS全部檢出,乳腺鉬靶共檢出59例,乳腺鉬靶的檢出率明顯低于ABVS,與常鳳玲等[8]的報道一致。乳腺鉬靶未檢出的12例中,包括3例惡性,9例良性。乳腺鉬靶對乳腺內微小鈣化灶的檢出率已得到臨床廣泛認可,能檢出以微鈣化為主要表現的乳腺癌。但對于致密型乳腺以及無特異性鈣化的患者,乳腺鉬靶敏感性較低,易出現漏診。且對于乳腺良性囊實性腫塊ABVS較乳腺鉬靶更為準確。
冠狀面成像是ABVS所特有的,乳腺良、惡性病變在ABVS冠狀面上有著不同的聲像圖表現。有研究表明,ABVS冠狀面上“太陽征”,即腫瘤周邊條索狀中—高回聲與低回聲相間,呈放射狀分布是乳腺惡性病變的特異性征象,可出現在多個、甚至全部冠狀面圖像上[9-10]。另有文獻報道,病灶邊緣“蟲蝕征”診斷乳腺惡性病變的價值高于“太陽征”[11]。對于乳腺良性腫塊,陳林等[12]研究把 ABVS冠狀面中完整的中-高回聲邊界作為判定病變為良性的主要指標,指冠狀面圖像動態觀察中,出現于所有層面上且腫瘤與周圍組織間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回聲界面。良、惡性病變在冠狀面中不同的圖像特征給疾病鑒別診斷提供了更加豐富的信息,幫助提高了ABVS對乳腺腫塊的診斷準確率。本研究中,以病理學診斷為金標準,ABVS與乳腺鉬靶對乳腺腫塊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分別為93.33%、90.24%、91.55% 和83.33% 、73.17% 、77.46% ,與相關研究[13-14]結果接近。在以上三個方面,ABVS均高于乳腺鉬靶,其中特異度和準確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ABVS資料,30例乳腺癌中ABVS診斷正確28例,其中12例冠狀面表現為“太陽征”。誤診的2例1例為導管內癌,1例為侵潤性導管癌。2例腫塊均表現為體積小,邊界尚清,邊緣未見明顯毛刺征,內部回聲尚均,無明顯鈣化灶,冠狀面上“太陽征”征象不明顯,被誤診為良性病灶。41例良性腫塊,ABVS診斷正確37例,4例誤診為惡性病灶。誤診病例中其中3例為乳腺腺病,病灶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邊緣可見毛刺征;1例為乳腺纖維腺瘤,腫塊體積巨大,冠狀面上部分層面可見類似“太陽征”征象,因而被誤診為惡性病灶。不難看出,雖然有報道“太陽征”對乳腺癌診斷的特異性達到了極高的98%[10],仍不能將其作為診斷乳腺癌唯一的征象,有“太陽征”征象的不能完全判斷為惡性,部分巨大良性腫塊對周邊組織的擠壓也可能表現出“太陽征”征象。判斷乳腺腫塊良惡性還是得綜合內部回聲、鈣化、縱橫比等多個方面以作最后的診斷。
本研究顯示,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系統特有的冠狀面成像給乳腺疾病的診斷提供了更豐富、詳細的信息,拓展了疾病診斷的視野,提高了ABVS對乳腺腫塊診斷的效能,使得ABVS在乳腺腫塊診斷上擁有了較明顯的優勢。與乳腺鉬靶相比,ABVS不僅在檢出率上優勢顯著,而且特異度、準確度也明顯高于乳腺鉬靶檢查方法。可見,ABVS在乳腺腫塊診斷中有著較大的臨床價值。本文為小樣本回顧性研究,結論還有待于更大樣本的研究證實、補充。
[1] 嚴穩開,周 靜.超聲自動乳腺全容積掃描與乳腺X線攝影鑒別診斷乳腺癌研究[J].河北醫學,2015,21(7):1116-1119.
[2] Heller SL,Hernandez O,Moy L.Radiologic - pathologic Correlation at Breast MR Imaging:What is the Appropriate Management for High - risk Lesions[J].Magn Reson Imaging Clin N Am,2013,21(3):583 -599.
[3] 張敏璐,黃哲宙,鄭 瑩.中國2008年女性乳腺癌發病、死亡和患病情況的估計及預測[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2,33(10):1049-1051.
[4] 阮 吟,石 彥,宣 玲.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及鉬靶X線檢查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2014,19(4):299-302.
[5] TozakI M,Isobe S,Yamagchi M,et al.Optimal scanning technique to cover thewholebreast using an 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J].Jpn J Radiol,2010,28(4):325 -328.
[6] Isobe S,Tozaki M,Yamaguchi M,et al.Detectability of breast lesions under the nipple using an 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comparison with handheld ultrasonography [J].Jpn J Radiol,2011,29(5):361 -365.
[7] 張 芹,胡 濱,胡 兵,等.自動乳腺全容積掃查系統的臨床應用[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1,8(1):54 -57.
[8] 常鳳玲,李 峰,馮 俊,等.對比觀察超聲自動乳腺全容積掃描與乳腺X線攝影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2,28(12):2171 -2174.
[9] Chen L,Chen Y,Diao XH,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automated breast 3-D ultrasound and handheld B-mode ultrasound for 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masses[J].Ultrasound Med Biol,2013,39(10):1735 -1742.
[10]矯 健,孫 欣,劉 娜,等.超聲自動乳腺全容積掃描冠狀斷面中“太陽征”診斷乳腺良惡性腫物的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3):437 -439.
[11]嚴麗霞,黃備建,劉利民,等.乳腺病灶聲像圖冠狀面征象的應用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4,30(11):980 -983.
[12]陳 林,陳 悅,龐 蕓,等.超聲自動乳腺全容積掃描在乳腺占位性病變中的初步應用[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1,27(7):1378-1382.
[13]蔣朝霞,鄒潔蓮,黃振蘭.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技術診斷乳腺腫塊的價值[J].海南醫學,2014,25(8):1138 -1140.
[14]矯 健,孫 欣,徐曉慧,等.超聲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與鉬靶聯合診斷乳腺腫瘤的價值[J].現代腫瘤醫學,2015,23(6):79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