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華 云南省彌勒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652399
彌勒市是云南省紅河州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基地,生豬、肉牛和肉羊等畜禽產品產量長期居全州前列,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接近50%,畜牧業已經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因此,要充分認識到發展現代畜牧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步伐,盡快讓彌勒實現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強市的歷史性跨越。
(1)畜牧業生產能力顯著增強。到2020年,畜禽規模養殖比重將達到60%以上,肉豬、肉牛、肉羊和家禽出欄量年均分別增長8%、9%、14%和36%以 上,分 別 達 到160 萬 頭、12.5 萬 頭、23 萬 只 和1600 萬羽,肉、蛋、奶產量分別達20 萬噸、2.5 萬噸和5 萬噸,奶牛飼養規模達1 萬頭,畜牧業產值達60 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0%以上。
(2)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到2020年畜禽發病率和死亡率將明顯下降,而且建成高度信息化、現代化和法制化的動物保護體系,動物疫病防控和應急處理能力顯著增強,常規疫病在市級就能化驗、分析和定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更加完善。
(3)畜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建成完善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畜牧科技推廣和培訓體系、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飼料生產供應體系和畜產品運輸物流體系。畜禽良種實現自給,且覆蓋率達95%以上;畜種改良網點覆蓋到每一個行政村;建成集產業預警、動物標識和產品質量追溯等功能為一體的“彌勒數字畜牧平臺”。
(4)畜牧業生態安全明顯改善。到2020年,畜禽養殖對環境的污染將得到有效控制,規模養殖場的糞污全部實現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
(1)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圍繞“40 萬頭優質仔豬生產基地”、“1600 萬羽蛋雞苗繁育基地”和“5000 只努比亞種羊場建設”項目的實施,建設一批高起點、大規模的畜禽良種繁育場,加快構建畜禽品種選育、擴繁、雜交和生產相配套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力爭到2020年全市扶持建設大型畜禽良種場3 個、建成省級以上種公豬站2 個、建成30 個肉牛冷配改良站(點)、1 個凍精配送中心、1~2 個紅骨羊品種資源保護或擴繁場。
(2)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加大畜禽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力度,以規范場區布局、養殖場舍改造、信息化裝備、防疫和畜禽糞污處理設施配備為主要內容,每年實施一批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技術改造;提高新增規模養殖場設計標準,新建養殖場必須配套建設動物防疫、消毒、糞污及病死畜無害化處理等設施。到2020年,完成規模養殖場擴能改造150 個以上,建成10~15 個省級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推廣干濕分離、雨污分流、糞污制肥、節水養殖和廢水回收等環保型養殖技術,發展畜牧循環經濟。
(3)實施科技興牧戰略。加大畜牧業良種工程、重大項目攻關、技術創新工程、畜牧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推廣資金投入支持力度。扶持畜牧龍頭企業建設畜牧技術研發中心,開展良種選育、畜禽飼養、疫病防控、信息裝備和環境凈化等方面的科研攻關,研發推廣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藝,以創建國家級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場為契機,加快畜禽良種化、設施現代化、生產標準化、防疫制度化和養殖生態化等五化建設。加快畜牧獸醫高端人才引進和培養,鼓勵專業技術人才帶成果、建基地、搞開發,對畜牧科研和技術推廣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給予獎勵。
(4)調整畜牧產業結構。重點抓好生豬和肉雞的提質增量,積極發展奶牛、肉牛和肉羊等草食家畜,大力發展奶牛小區化養殖,建設一批養殖示范基地。引導廣大養殖戶調結構、創特色、樹品牌。調整畜牧業投資結構,引導資金重點投向生態養殖、畜牧循環經濟發展等重點方向和領域。
(5)嚴密防控重大動物疫病。強化市、鎮、村三級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嚴格落實疫病防控責任制和追究制。切實抓好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確保畜禽應免密度常年保持在100%。進一步加強動物疫情預警和預報信息平臺建設,對重大動物疫情做到適時監控。
(6)嚴格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對畜牧養殖環境、飼料和獸藥的使用、飼養管理、產品加工過程等實施依法監控。嚴格畜禽及其產品檢疫,杜絕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產品上市交易。指導生鮮乳收購站進行規范化建設,做到持證合法經營。加強質量監管,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嚴格獸藥經營GSP 認證準入制度,提高獸藥合格率。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培訓,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能力和水平。
(7)加強畜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做好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體系建設規劃,將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作為農產品檢測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力度,建成功能齊全、支撐有力的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完善市、鎮兩級獸醫衛生化驗室建設,配齊設施設備和技術人才,為動物疫病的監測、診斷和分析搭建平臺。
(8)扶持壯大畜牧龍頭企業。大力引進和培育畜牧龍頭企業,扶持其引進、研發和應用國內外先進設施、設備和新工藝、新技術,增強畜產品市場競爭力。鼓勵支持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增資擴股建基地、搞聯營 開拓市場,努力打造一批知名龍頭企業和品牌產品。到2020年,培植出銷售收入過千萬元的畜牧龍頭企業5~10 家,打造出3~5 個區域性畜產品品牌,培植出10 個以上州級龍頭企業。
(9)大力發展畜牧合作經濟組織。扶持發展畜牧經濟合作組織,逐步建立起畜牧龍頭企業+畜牧合作社+養殖戶的新型畜牧產業化經營模式。探索發展畜產品銷售型和技術服務型合作經濟組織,開展科技推廣、良種繁育和動物疫病防控等系列化服務,實現產銷有效對接。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跑市場、聯農戶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增強行業自律,提高產業組織化水平。
(10)積極發展畜產品加工業。整合項目和資金,扶持發展一批起點高、規模大、效益好、帶動力強的加工企業,打造大型企業集團和知名品牌。培育高成長型的畜產品加工企業,重點引進和新建豬牛羊肉、乳制品等精深加工企業。設立專項獎勵資金,對創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及云南省著名商標的加工企業給予獎勵。
(11)強化人才支撐。結合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后市鎮兩級畜牧獸醫機構人員編制設置,按照“配足、配齊和配強”的隊伍建設原則,充實市、鎮兩級畜牧獸醫人才隊伍,消除人員空編現象。采取送培與委培相結合的辦法,每年選送2~3 名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到畜牧獸醫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進修學習,以加快畜牧科技成果的嫁接和轉化,為彌勒市畜牧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2)落實好各級畜牧產業扶持政策。一是認真落實中央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畜牧業保險和畜牧良種補貼等惠農政策,將各級補貼資金全額兌付到場、到戶。二是按照《關于建設紅河百萬畝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區的決定》(紅發[2013]57)、《紅河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紅河百萬畝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區水田路建設等六個行動計劃的通知》(紅政辦發[2013]186 號)要求,落實好稅賦減免優惠,屠宰加工廠建設獎勵,以及養殖場環境評估、種畜禽場建設、能繁母牛養殖和牧草種植、病死畜無害化處理等補助政策,調動廣大群眾發展畜牧業的積極性。
(13)加大財稅扶持力度。建立穩定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將強制免疫疫苗經費、檢測經費、應急物資儲備經費、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經費和防控工作經費列入市級財政預算,確保及時足額撥付到位。落實村級動物防疫員補貼政策,由鄉鎮畜牧獸醫站直接兌付村級防疫員的工作補貼。加大畜牧業科技創新、畜牧業良種工程和重大科技專項投入,積極支持畜禽新品種培育、畜牧獸醫重大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啟動現代化畜牧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健全現代畜牧業技術支撐體系,為畜牧業生產、動物疫病和草原生態建設等監測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14)加大畜牧養殖用地供應力度。把畜禽養殖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切實保障畜禽標準化、生態化規模養殖用地,鼓勵合理利用荒山、荒地和灘涂等發展畜禽養殖。鼓勵和推廣不破壞土地耕作層的大棚養畜模式,逐步實現養殖場和農田的輪作使用。積極落實畜禽養殖用地政策,按照國土資源部《關于促進規模化畜禽養殖有關用地政策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220 號)規定,簡化程序,及時辦理養殖用地手續。國土資源、林業和畜牧獸醫部門要加強溝通,密切合作,掌握畜禽養殖用地情況,及時化解用地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