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曉亮(運城市裕達房地產經紀評估有限公司,山西運城044000)
GPS-RTK 在全野外數字地形測量中的應用
□ 楊曉亮
(運城市裕達房地產經紀評估有限公司,山西運城044000)
介紹了GPS-RTK測量技術的工作原理和系統的基本構成,并用中海達RTK(HD-6000)完成了豐南韓家酄面積約4.35平方千米數字地形測量工作。同時,對RTK在作業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方案。
RTK;地形測量;應用
RTK測量技術是以載波相位測量為依據的實時差分GPS測量技術,是GPS測量技術發展里程的一個標志,它主要由基準站接收機、數據鏈與流動站接收機組成[1]。它是將一臺接收機放在已知點上(基準站),另一臺或幾臺接收機放在碎部點上(流動站),同步采集相同衛星的信號[2]。
在RTK作業模式下,基準站通過數據鏈將觀測值和測站坐標傳送給流動站。流動站通過數據鏈接收來自基準站的數據,采集GPS觀測數據,并在系統內組成差分觀測值進行實時處理,同時通過輸入相應坐標轉換參數和投影參數,實時得到流動站的三維坐標及精度[3]。
測區位于唐山市豐南區韓家酄,其平面面積約4.35平方千米,測區地勢平坦,采用中海達RTK (HD-6000)進行外業數據采集,使用CASS7.0進行內業成圖,繪制測區1∶1000地形圖。
2.RTK測量作業的實施
2.1 準備工作
對儀器設備進行常規檢驗,同時搜集測區相關控制點資料等。
2.2 求解七參數和轉換參數
GPS在WGS-84坐標系下工作,而我們測量
是在施工坐標系下進行的,因此需要有一組參數將GPS測得的WGS-84坐標轉換到施工坐標系下,具體做法就是選取兩個坐標系下的幾個同名點,求解出相應的七參數和轉換參數,建立兩個坐標系之間的轉換模型。
2.3 碎部測量的準備及實施
由于這次測量任務的精度要求不高,所以采用在一個已知點上架設基準站,由這一個已知點求得的近似七參數設置基準站。由流動站復測已知點,所得坐標差值如表1所示。

表1 RTK測量坐標和已知坐標較差(mm)
經對比,RTK測量坐標與已知坐標較差較小,點位精度符合規范要求。
2.3.1 基準站設置
(1)新建項目,一般以當天日期作為項目名,便于與其他項目區分。
(2)設置投影參數、坐標系統。
(3)手簿與基準站連接,顯示解類型為固定解后,開始設置控制點。
(4)平滑采集結束后,求解近似七參數。
2.3.2 流動站設置
(1)連接流動站。
(2)手簿設置時應注意更新當前七參數。在設置基準站的那個手簿上調出已經記錄的最新七參數,對應輸入到另一個手簿上。
(3)將手簿與流動站連接好,等待其解類型變為“固定”后,便可進行碎部測量。
2.3.3 碎部測量
(1)在手簿菜單中選擇[工作]-[碎部測量]。
(2)在碎部采集時,要注意把儀器高填上,把控制點勾掉。
(3)點號處可選擇點號,也可選擇自行編碼。按手簿“sp”鍵確認即可。
在碎部測量中,可根據測區的復雜程度選擇畫草圖或者是編碼。畫草圖的好處是便于檢查錯誤;編碼的好處在于節省人力,成圖快捷。
2.4 數據傳輸和內業成圖
外業數據采集完成后,及時將采集的碎部坐標文件從手簿中導出來。在讀取數據時應先進行數據格式轉換,然后,在CASS7.0工作環境中,輔以外業繪制的草圖完成測區地形圖的編輯。
2.5 成圖的內業檢驗和完善
(1)打印樣圖,并到實地進行抽查檢驗。查缺補漏,同時繪制補測草圖。
(2)內業處理時用補充數據修改完善地形圖。
2.6 高程檢核
測區以地貌為主,用全站儀采集100個碎部點,用內差法將這些點的高程與RTK測得的高程進行比較,結果見表2。

表2 GPS-RTK高程與全站儀高程檢核經
經對比,RTK在此次測圖中高程精度符合規范要求。
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動化、高效率、高效益等顯著特點,贏得廣大測繪工作者的信賴。將GPS-RTK測量技術應用于數字地形測量,可提高地形測量的作業效率。
【1】陳景斌.GPS RTK技術在地形測量中的應用與分析[J].科技創業月刊,2010(07):102.
【2】李天和,關宗江,謝世杰.RTK概論[J].地礦測繪,2003,19(02)∶1-5.
【3】張玉生,李海旭,董景利.GPS-RTK技術在鐵路定測中的應用[J].山東國土資源,2009,25(09):49-52.
P217
A
2095-7319(2015)03-0059-03
楊曉亮(1984—),男,工作單位運城市裕達房地產經紀評估有限公司,畢業院校河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