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介紹】
滇重樓為百合科重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滇重樓,別名獨腳蓮、云南重樓、草河車、燈臺七等。系分布于亞歐大陸溫帶和熱帶地區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屬 24 種,其中 19 種遍布中國的南北地區,但是基本集中在西南地區。滇重樓是云南省地道稀缺貴重藥材。其中,云南滇中、滇東和滇東北、滇西和滇西北主產滇重樓,現各地均已進行人工引種與野生馴化栽培,且發展得很成功。歷代藥典均有記載,滇重樓以地下塊莖入藥,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消腫等功能,主治癰腫、毒蛇咬傷等。
【市場前景】
滇重樓的藥用價值高,品質好,全草可直接入藥,是著名的“云南白藥”“宮血寧”“熱毒清”等中成藥的主要原料。我國傳統中醫認為,滇重樓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滇重樓有止血、祛痰和抑菌、鎮靜鎮痛、抗細胞毒等作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神經性皮炎、外科炎癥以及腫瘤等疾病,且療效顯著。
在20世紀50年代,野生滇重樓資源很豐富,市場價格每公斤僅幾元。隨著中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以滇重樓為原料的生產企業用藥量大幅度增加。歷經幾十載采挖,野生滇重樓已面臨枯竭,隨著滇重樓野生資源的逐年減少,其價格不斷飆升,目前市價暴漲到每公斤800多元。據有關專家預測,不久的將來,每公斤滇重樓的價格將突破千元大關,這給滇重樓種植戶帶來了無限商機。因此,種植滇重樓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經濟效益分析】
滇重樓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情況下,一次種植可以多年采收,但是前幾年產量很低,一般到了種苗(3年生苗)種植后第7年才能達到豐產期,可以進行人工采摘。
1.成本投入:按15厘米×15厘米的株行距計算,每畝地需要約3萬株滇重樓種苗,種苗按3元/株計,種苗費用共需9萬元(3萬×3元)。每畝地7年需要施用腐熟畜肥2萬公斤,按1萬元計,太陽網費用3千元,人工費用7年共計1萬元,農藥化肥費用7年共計1萬元。1畝地種植滇重樓7年總成本合計12.3萬元(9萬元+1萬元+3千元+1萬元+1萬元)。
2.收入分析:一般情況下,每畝地總共可以收獲滇重樓干品400公斤,按市場價每公斤800元計算,每畝地可以獲得32萬元。除去成本12.3萬元,每畝地7年共可以獲得19.7萬元的純收入,也即每年每畝地的純收入約2.8萬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種植建議】
1.選地
滇重樓有“宜陰畏曬,喜濕忌燥”的習性,喜歡生活在氣候濕潤、雨量適當、土層肥厚、有較大蔭蔽度的地方。因此,選擇適宜的地理對其正常生長環境至關重要。種植滇重樓時,最適宜選擇在高海拔、通風性好、短日照、遮陰度好、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潮濕不積水的地塊中種植。選擇在林下種植時效果最佳,我們可以根據樹木的分布結構來合理安排種植地塊,一般來說,可相對選擇連片林下空地,以便于管理。若條件限制,可人為地創造一種適應滇重樓生長的小氣候環境,如:改良土壤、搭建太陽網等措施。
2.遮陰保濕
介于滇重樓喜陰涼的特性,樹苗移栽后若不能被樹蔭所遮,可搭遮陽網遮陰或插樹枝遮陰,遮陰度以保持在 70%為宜。滇重樓移栽后每10~15 天應及時澆水 1 次,使土壤水分保持在 30%~40%。出苗后,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噴灌,以增加空氣濕度,促進滇重樓的生長。雨季來臨前要注意理溝,以保持排水暢通。多雨季節要注意排水,切忌畦面積水。遭水澇的滇重樓根莖易腐爛,導致植株死亡,產量減少。
(云南 ? 唐云永)
編后記:滇重樓是中藥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具有比較好的市場前景。但是小編想提醒廣大種植戶,在準備投資滇重樓項目時一定要考慮全面。種植戶一方面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判斷是否適宜種植滇重樓,另一方面是不要隨便輕信眾多的供苗商家,慎重發展。另外,不要一開始就盲目地進行大規模種植,可以先小規模地試驗性引種,引種成功后再擴大種植面積。種植戶也無須過度擔心,只要選對了種苗,加上精心管理,種植滇重樓是大有“錢”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