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彥 徐詠艷 陶育斌(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公司洗滌劑化工廠, 遼寧 撫順 113001)
洗化廠始建于1990年,是國家“七五”期間全國20項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我國最主要的洗滌劑原料生產基地。1990年員工總數2000多人,多年來裝置擴能改造、新建裝置,加之企業重組改制,現有員工總數僅不足1000人。據2011年末統計,企業35歲以下青工僅169人,占員工總數不足18%。裝置水冷器泄漏、水質不達標、設備故障、非計劃停工等問題頻繁出現,企業在設備基礎管理方面呈現出下滑趨勢。
(1)企業人員變更頻繁,后備人才不足。隨著企業員工逐漸“老齡化”,加之專業技術人員辭職、調轉或崗位轉換等情況的接連發生,企業后備人才儲備不充足,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斷檔問題逐漸顯現。雖然對缺員崗位及時進行了補員,但新補充人員管理經驗欠缺,還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全達到崗位要求,大多都是處于邊學邊干的狀態,存在“責”“能”不平衡情況,給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需要提早準備,有計劃地做好人才梯隊培養和儲備工作。
(2)設備基礎管理能力急需提升。對于設備出現問題的原因有的還查找不清,分析不透,不能采取有效的解決和防范措施,造成相同問題重復出現,給安全平穩生產帶來極大的隱患。充分暴露出企業在設備基礎管理方面嚴重不足,急迫需要通過增強專業技術管理人員的能力,來提高管理水平,保證設備設施長周期完好運行,為安全平穩生產提供保障。
(1)科學合理擬定培訓范圍 基于企業生產特點與人員年齡結構現狀進行分析。從企業生產特點分析,企業五大車間在保證安全生產、實現業績目標、企業長遠發展等重要方面都起到決定性作用;生產運行部、機動工程部、技術發展部作為專業職能部門負責全廠生產、設備、技術的決策部署與監督。因此選擇五大車間、部門為重點范圍;從年齡結構上看,以上幾個主要部門的技術、設備管理人員大多是近幾年畢業的大學生,這部分員工具有較高的理論基礎,學習熱情高,可塑性強,是企業寶貴的人力資源財富。經過綜合分析,最終確定了科學合理的培訓范圍:以上幾個車間、部室40歲以下的設備、技術管理人員及新畢業的大學生。
(2)創新培訓方式 常規培訓多以單一授課或會議形式開展,一般培訓周期較短,培訓達不到滿意效果。此項培訓大膽舉措,采取全脫產方式進行,消除了學員的后顧之憂;考慮參加培訓人員多在生產中起著骨干作用,為不影響安全生產,將學員按部門、專業組織分期次培訓,每期培訓長達五周時間,保證了學習生產兩不誤;為實現專業管理人員理論與實際素質雙提升的目的,采取了領導授課、名師傳技的方式。
(3)豐富培訓內容 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①集中授課 :有廠領導、各專業部室領導親自擔任教師,培訓企業設備基礎管理、生產運行管理、安全環保管理、技術管理等相關理論知識。 ②拜師學藝:聘請機修、電氣、儀表車間理論及技能水平精湛的資深員工作為師傅,以名師帶高徒的形式開展培訓。在機修車間培訓機械設備安裝過程中的質量驗收、滾動軸承、機械密封的裝備與檢修、離心泵的檢修、如何做好設備的潤滑工作、機泵潤滑保養中易出現的故障及原因分析等一些與設備日常管理工作緊密相關的知識;在儀表車間培訓自動化儀表基礎知識、氣動薄膜調節閥的現場調校、液位計校驗及其現場儀表實習、主要裝置的DCS、ESD控制系統、網絡拓撲結構、以及各主控室的DCS系統現場演練;在電氣車間培訓工廠供電的基本知識及系統構成、洗化廠供電系統運行方式、電網分布、電器管理、電動機和變壓器的基本結構和原理。
(4)建立量化的考核、評價體系 ①教師學員雙向考核。每期結束時考核領導小組共同組織對學員機、電、儀理論與實際考試。按制度知識、機修知識、電氣知識、儀表知識四項內容進行考核,每項100分。在各專業總成績分配中,理論占30%,實際占70%;單項80分及以上為合格,單項80分以下為不合格;90分及以上可以評星,一項為一個星,四項考核全部在90分以上的,可評為四星即“全能之星”。同時,企業組織學員對每位師傅就協議履行、責任心、技能水平、授業解惑、學以致用等五個方面進行評估打分,以便合理、公正地支付師傅津貼。
②物質獎勵與精神鼓勵相結合。企業每年從教育經費中拿出10余萬元做為“全能之星”活動專項費用。對教師實行聘任制,授課津貼按每課時100元計算,師傅津貼按帶一個徒弟,每周200元計算;對于取得機械設備“全能之星”的學員,直接給予1000元的物質獎勵,頒發洗化廠機械設備“全能之星”榮譽證書。學員的各項考核成績由人事部存檔備案,作為日后選拔人才的重要依據。
(5)實施效果 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員工能力的提升為企業增強了實力。經過四年七期的“全能之星”培訓。廠累計培訓學員98人,考試50余場,產生“全能之星”12人。目前,“全能之星”學員已有6人被提拔為主管,17人走上管理崗位,另有20名優秀學員轉到更重要崗位。經過培訓,學員們對設備方面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和掌握,能夠將工藝、設備知識聯合思考、靈活運用,提升了正確判斷問題及診斷問題的能力。企業設備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增強了企業綜合實力。
“全能之星”培訓作為一種新型的培訓模式,在洗化廠實際運用中收獲了顯著的效果。這種多專業全能型培訓在培養企業后備人才,保障安全生產運行和企業長遠發展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