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允波
(貴州交通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每個邊坡都有其特有的地質條件,而邊坡的穩定性離不開地質演化過程的影響。在方邊坡的施工前要充分考慮其特有的區域地質構造,結合其地質現狀充分提高挖方邊坡的穩定性。
要經過對地質現狀的觀察與判斷從而樹立定性概念形成機制。通過物理學的方法實現巖體強度參數與邊界條件等必備資料的獲取,從而為挖方邊坡的工程設計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
為提高挖方邊坡的穩定性,在對挖方邊坡施工之前要明確工程地質條件,充分考察其地質模式的類別,同時也要對邊坡設計形式進行改良,選擇合理的爆破開挖方法,對邊坡實施有效的加固與防護。
挖方邊坡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的順利進展并不代表可以完全確保運營后的安全。由于降雨或地下水等不可抗力因素,并不排除道路發生破壞的可能,所以,在對挖方邊坡的穩定性進行評價時,要充分考慮對邊坡巖體結構的分析及對加固防護措施耐久性。
一個有說服力的穩定性評價結論能夠對挖方邊坡地質的特點與形成進行正確的分析判斷,從而為邊坡工程設計與施工展開提供指導性的幫助。
挖方邊坡普遍存在與山區高速公路之中,并分布廣發,在穩定性評價工作中要先充分考慮山區高速公路全線的邊坡情況,將其中施工難度大危險性強的邊坡給予重點分析,以便于山區高速公路工程的進一步開展。
以穩定性評價原則為標準,挖方邊坡的穩定性評價結果總體上分為基本穩定、穩定性較差和不穩定三種。其中基本穩定代表邊坡有穩定的整體,坡體結構面沒有潛在危險因素,坡面也相對完整;穩定性較差代表邊坡大致上穩定,但不排除有潛在危險的可能,破體結構面存在部分不穩定塊體,坡度如果過陡就會有塌方的危險;不穩定代表邊坡存在較大危險,有極大的塌方危險。
(1)對于傾角大于45°的順層巖體來說,當斜坡演化過程中出現滑移、彎曲變形等跡象的時候,層間強度會大幅下降,具體表現在層面銹染明顯,同時有多處明顯的切割裂隙存在。當出現以上列舉的跡象時,即使巖性比較穩定或風化程度比較低,都會說明其挖方邊坡具有較差的穩定性。比如從K132 +850 到K132 +920 右邊坡部分、從K133 +180 到K133+320 的左邊坡部分、從K137 +800 到K137 +900 的右邊坡部分及K150 +950 的左邊坡部分等都普遍存在這種情況。在對挖方邊坡進行整治的工作中必須對這種情況予以重點關照,特別是對于那些看起來穩定的的石灰巖邊坡,這種石灰巖邊坡看似坡面整齊,但在切腳開挖后難免受到卸荷和雨水作用的影響,不易保持長期的穩定性。
(2)對于例如第九合同段南寧盆地邊緣的寒武紀弱風化砂巖等傾角小于30°的順層巖體來說,在切腳開挖后,也會受到卸荷和雨水作用的影響,其邊坡巖體難免會出現蠕滑-拉裂變形等現象發生。比如廣西水南公路從K313 +200到K313 +580 的右邊坡部分、從西津立交G0 +150 到G0 +300 的右邊坡部分等都普遍存在這種情況。
(3)反傾巖體邊坡通常具有較強的整體穩定性,但對于厚層較薄的石灰巖來說,受斜坡演化過程的影響,接近臨空面的巖體特別容易發生彎曲-拉裂變形,從此可以看出,這類挖方邊坡的坡面在一定深度內存在著拉裂結構面發育的潛在威脅,其坡面的局部具有比較差的穩定性,應及時進行坡面防護處理,從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坡面落石事故發生的概率。
(4)由各類頁巖和泥巖組成的挖方邊坡容易受到風化的影響,若邊坡過陡將極易引起局部坍塌。例如廣西水南公路從K97 +310 到K97 +360 路段的左邊坡部分和從K97 +365 到K97 +600 路段的左邊坡部分等都普遍存在著這種情況,且雨水沖刷會加大局部坍塌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5)對橫向邊坡來說通常都具備較好的穩定性,且不易受風化作用的影響。只需對由各類頁巖或泥巖組成的邊坡做簡單的坡面防護。
(6)土體自身的自穩能力包括內摩擦角和粘結力兩個方面,是土質邊坡穩定性判斷的主要依據。例如廣西水南公路從K137 +800 路段到K137 +900 路段的右邊坡下部的2級土質邊坡,仍按照1∶ 0.75 的比例放坡。這樣坡度過陡的土質邊坡極不穩定,且護坡施工不足以發揮作用,唯有對坡度繼續放緩的方法才是切實可行的。
部分挖方邊坡巖土體疏松,容易引起滑坡的情況發生,這時應采取坡體支擋技術有擋土墻和抗滑樁兩種方式。其中抗滑樁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構成,是阻止挖方邊坡出現滑坡的有效途徑。
而對于比較松脆的以巖石為主要構成的挖方邊坡,應充分應用坡體錨固技術,坡體錨固技術的作用在于能夠使巖石的強度實現加固,通過改變巖石的應力狀態使其不易發生脫落。坡體錨固技術主要分為預應力錨索和錨桿兩種。
為了有效提高挖方邊坡坡體的穩定性,也可對挖方邊坡坡體應用地表和地下兩種排水設施,排水設施的應用能夠起到提高巖土體滑面堅實度的作用。以巖石為主的邊坡體穩定性非常差,應采用灌注水泥砂漿的方式提高邊坡的穩定性。
要使山區高速公路的運營安全性得到提高,不能完全依賴于坡體加固措施,當坡體出現坍塌和滾石等嚴重情形時,坡體加固技術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還應針對高邊坡采取適當的坡面防護措施。坡面防護措施分為圬工防護和生物防護兩種。
圬工防護總而言之就是通過磚石砌體、混凝土等工程材料保護坡面的穩定性;而生物防護充分結合了生態學的知識,因地制宜的在山區高速公路邊坡種植植物,這樣不僅起到了加強邊坡穩定性的作用,也為美化公路周邊環境做出了貢獻。
國內山區高速公路挖方邊坡的穩定性評價工作起步較晚,安全防護工作也不是很成熟,通過以上內容我們了解到要讓穩定性評價充分發揮指導性作用,就必須展開腳踏實地的地質勘查,同時要加強物理力學知識的運用,實現理論的輔佐,使穩定性評價更具有說服力;要加強對高科技手段的合理利用,以檢驗挖方邊坡未來的穩定程度和預測可能被破壞的原因,對容易發生事故的邊坡要進行重點的評價分析,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并實施各種方式的加固與防范,為運行的暢通保駕護航。山區高速公路挖方邊坡的穩定性評價工作是我國公路建設中極其重要的階段,具備重大的社會意義。
[1]王建軍,陳夢月,王參軍.發展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審計的探討[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
[2]劉立平,姜德義,鄭碩才,等.邊坡穩定性分析方法的最新進展[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
[3]亓曉貴,閆寶杰.柔性防護網在路塹邊坡防護中的設計及施工[J].公路,2000,(4).
[4]方建瑞,朱合華,等.邊坡穩定性研究方法與進展[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2).
[5]楊學堂,王飛.邊坡穩定性評價方法及發展趨勢[J].巖土工程技術,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