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凱
(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鋼筋骨架進行綁扎時首選將腹板筋綁扎成骨架并適量點焊,側面加斜撐支撐牢固;腹板鋼筋骨架與隔板鋼筋組拼成型后,安裝預應力筋;按設計尺寸設定預應力管道定位筋,固定錨墊板,安放波紋管和鋼絞線,波紋管的接頭必須纏繞密實,且施焊中嚴禁燒傷波紋管。預應力筋安裝完成后即安裝隔板鋼筋,邊梁尤其注意鋼筋此時的穩定性;在模板安置好后,綁扎頂板鋼筋。
模板的安裝前,需要在底模兩側釘一層5mm 橡膠泡沫,以保證模板與底胎接縫嚴密;側模采用在專業廠家新加工的模板,正式安裝前須須進行試拼,并修正試拼中存在的缺陷,鋼模及底胎上均涂刷優質脫模劑;利用龍門架上的電動葫蘆安裝模板,左右兩側模板用拉桿聯接;安裝調試完成加設臨時支撐,支撐必須牢固,以防澆筑混凝土時模板傾覆或脹模。注意預留吊裝孔。
混凝土澆筑所使用的混凝土,其耐久性應良好,為確保混凝土耐久性符合施工要求,應嚴格控制混凝土配置材料,對于配置混凝土所使用的的砂子、水泥等原材料,均要檢測其質量。
此外,要通過試驗的手段,結合該工程實際需要,合理確定混凝土配合比,嚴格控制混凝土拌和物的物理性能。
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運輸車運輸混凝土至澆筑位置;澆筑中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并根據結構尺寸選擇水平分層或斜向分層澆筑混凝土;用插入式、附著式振搗器相結合進行振搗,并防止振動棒撞擊波紋管;發現模板有變形、位移必須立即處理;混凝土初凝后用麻袋覆蓋,灑水養生7~14 d。
預應力索設計應采用符合要求的預應力鋼絞線,梁體混凝土必須達到90%強度以上后方可施加預應力,張拉噸位及順序按設計圖紙嚴格執行。首先需要對預應力鋼絞線及其錨夾具進行檢驗。其次,要做好預留孔道,看采用波紋管成孔。再次,需要做好鋼絞線的下料和編束。下料前,要作如場地布置,地面要平整、硬化、或用型鋼支墊以防鋼絞線被泥污。最后,做好預應力的施工。施工預應力原則:獲得準確的張拉力,理論伸長量和實際伸長量相符,構件不出現裂縫和翹曲,要用YCW250 千斤頂對稱雙端張拉,張拉時,千斤頂張拉力作用線應與預應力鋼材的軸線重合一致,張拉控制應力達到穩定后方可錨固;張拉程序:0→初應力→其張拉力→持荷5 min→(錨固)張拉力,張拉到初應力時,劃線作測伸長值的標記,兩端千斤頂升降壓、劃線、測伸長、插墊等工作應一致同時進行。
有粘結預應力鋼材的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在預應力鋼材張拉完畢后均須向孔道內壓滿水泥漿,以保證預應力鋼材不銹蝕并與構件混凝土聯成整體。壓漿工作宜在張拉完畢后盡早進行,一般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在張拉完畢、停10 h 左右、觀察預應力鋼材和錨具穩定后,即可進行。(1)水泥漿的技術條件。水泥宜采用硅酸鹽或普通水泥,標號不宜低于425#,水泥漿應有良好的和易性;其水灰比宜為0.4~0.45,若摻入適量的減水劑時,可減小到0.35;水泥漿泌水率最大不超過4%,拌和后3 h 泌水率宜控制在2%,24 h后須能全部被吸回收;水泥漿稠度宜控制在14~18 s 之間。(2)壓漿方法。壓漿宜采用活塞式灰漿泵。壓漿前首先將灰漿泵打開一次,運轉后達到所需壓力時,才開始壓漿。對于灰漿泵的壓力一般取0.5~0.7 MPa。輸漿管道或孔道較短時,壓力應稍減小,反之可大些。對泌水率較小的水泥漿,當通過試驗證明可達到飽滿時,也可采取一次壓漿的方法。對曲線孔道和豎向孔道,應由最高點的排氣孔排氣和泌水,由最低點的壓漿孔壓漿。壓漿應緩慢、均勻地進行。鄰近和比較集中的孔道,宜盡先連續壓漿完成,以免串到鄰孔后水泥漿凝固、堵塞孔道。(3)封錨。對于埋置在構件內的錨具,壓漿后應先將其周圍沖洗干凈、鑿毛。然后設置鋼筋網和澆筑封錨混凝土。封錨混凝土的標號應符合設計的規定。
T 梁起吊前要對龍門架和起吊設備全面檢查,并按設計荷載的60%、100%、130%進行試吊,觀測上橫梁的撓度值,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吊梁;等封錨混凝土、水泥漿強度達設計要求后才能移梁;吊梁采用鋼絲繩加護互捆綁吊。T 梁存放時支承點應與吊點位置一致,在存放T 梁時設置好保險垛,支撐牢固后方能松去吊帶。
澆筑完成的預制T 梁,項目部門進行驗收。預制T 梁靜栽試驗得到的數據,通過換算和計算,按照撓值修正等效荷載,利用最小二乘法擬合試驗曲線,采用回歸分析方法分析試驗結果,并分析方差等。當預制T 梁底部邊角沒出現裂縫,且在靜活栽作用下,梁的撓跨比小于規定值,則視為合格的靜栽試驗
公路橋梁的T 梁施工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只有了解了T梁的施工特點和難點,從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到鋼筋的綁扎,模板的安裝,孔道壓漿及封錨,移梁存放,T 型梁的吊裝等方面都掌握好了施工技術,才能保證整個工程的質量。
[1]陳美華.預應力混凝土先簡支后連續T 梁的施工流程及質量控制要點分析[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2,(6):200-202,17.
[2]林建凡.后張拉法預制T 梁錨下有效預應力損失率合理取值范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3,(7):196-198.
[3]秦基珍.公鐵兩用架橋機移運架T 形梁施工工效及資源消耗研究[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3,(5):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