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星
(貴州省交通建設工程檢測中心有限責任公司)
檢測數據采集工作通常情況下均指對橋梁狀態參數進行測量、參數距離以及各種參數整理。從橋梁檢測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可以將其分成內業數據與外業數據采集這兩方面。內業數據采集工作包含了數據測量、數據記錄和數據整理等方面,是數據分析處理的基本模式之一。想要保證數據處理結果的科學性,必須要保證測量過程的科學性及測量結果的有效性。內業的數據處理工作通常都包含數據管理、數據分類以及各種數據綜合分析等,所以全工作流程都必須要保持條理性,并且事情處理效率必須要滿足測量的基本要求。橋梁檢測全過程會產生海量的數據,但是檢測過程中的所有數據都不可以遺漏,必須對其進行徹底的記錄,并將其有系統的進行管理。對普通橋梁來說,檢測過程也代表大量數據的誕生,如果采取常見的數字資料記錄方式來記錄這些測量數據,不僅十分繁瑣,同時出現錯誤的幾率也會大大提升。如果依舊使用傳統的方式對數據進行記錄,那么工作量也會有明顯的提升,導致檢測工作主次不明,影響檢測工作的正常開展。從近年來的檢測情況來看,如果記錄過程效率較低,會影響到信息分類工作的開展,過程如果出現任何差錯,影響到內業處理的科學性。情況嚴重時,會因為數據不精準等問題返工,徹底影響檢測工期。為了方便計算機的后期處理工作,必須完善數據采集流程,保證數據使用的便捷性以及數據采集的精確性,供計算機處理的數據。工作人員必須將信息及數據的數字化時間提前,保證后續工作可以正常開展。
通過對橋梁進行靜載試驗的方式對橋梁性能的參數進行測定。在常規情況下,變形參數以及撓度參數等,都會對橋梁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工程施工質量較差,甚至還會存在裂度闡述。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靜載試驗的方式對其進行測定,得出結構強度以及結構剛度以及橋梁結構抗裂性能等,通過這些方面來推測橋梁承載能力。
當前我國信息采集技術已經從傳統模式下的目視觀察以及光寫機械觀察的模式下走出來,轉變為以電學以及電子為主要工作方向的全自動化檢測方式。而數據管理工作和結構分析工作也從之前的手動計算轉變為目前比較常見的電子計算機計算,這一過程是漫長的,但是也是切實提升工作效率與現代化進程的一種演變。使我國橋梁檢測數據的采集儀器也從傳統模式下的老舊儀器逐漸變的更加精準,更加具有科學的氣息,且從實際情況來看,儀器的靈敏度與運轉速度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實現數字化的基本戰略方針。在計算機方面,近年來體積不斷縮小,同時內存容量已達千兆字節的數量級,計算速度成倍提高,已達到每秒數百兆到數千兆次。近年來掌上計算機的不斷發展,雖然掌上計算機的體積比較小,但是也可以和大型計算機一樣,實現橋梁日常檢測指標,提升工作的便捷性,并且隨著研究人員的不斷研發,出現了OS,VxWorks,Linux 等滿足掌上計算機的嵌入式操作體系,不僅提升了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同時也提升了計算機的可靠度。掌上計算機也有部分都具備當前最先進的無線傳輸功能,為數據管理工作的數字化走向提供可靠技術,提升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并且可以通過該技術對工作實時化以及現場化指標進行分析研究,保證數據的傳輸及下載。該工具的研發不僅是橋梁檢測技術未來主要發展趨勢,同時也是推動橋梁檢測管理以及橋梁檢測工作數字化與自動化的發展方向,提升橋梁檢測效率,縮短外業與內業的綜合工作時間,對工作人員進行精簡。如果需要進行大尺度變形檢測,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全站儀以及數字水準儀等器材來實現,將器材搭配使用,提升橋梁檢測工作效率。同時也可以通過該方式來提升橋梁檢測自動化程度,通過提升自動化程度的方式來提升數據處理質量及數據的準確程度。橋梁測量工作的處理以及施工現場、施工檢測工作室都可以使用數據采集儀器和計算機相連接,通過該方式,借助計算機提升橋梁檢測工作質量,完成基本工作目標。,并且也可以實現對數據的連續處理,提升了工作效率。所以在對橋梁進行檢測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對測量儀器的使用,通過多元化聯合使用這一工作模式來提升橋梁檢修技術,保證檢修結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最大化發揮檢測儀器的功能,這對于提升橋梁檢測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將橋梁檢測儀器融入到計算機技術中,并且和計算機相連接可以幫助工作人員對測量所得的數據進行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這種記錄器雖然已經被研發出來,但是功能比較少,價格高,所以實際使用中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各行各業對橋梁運輸的依賴性更強。但是許多橋梁的設計標準以及橋梁荷載能力都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必須對其進行完善。橋梁檢測工作可以全方位的了解橋梁結構的情況,為橋梁日常養護及修繕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進而提升橋梁質量。因為橋梁檢測是工作量較大且數據產生量較多的工作,所以如何在保證不影響檢查質量的基礎之上提升檢查速度與檢查質量,更好的對檢測數據進行整理與保存,讓數據可以在未來發揮更大的作用,提升橋梁質量,減少橋梁事故的發生幾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上文對實現方法進行了簡要分析,旨在提升工作效率,完善檢測數據采集及處理工作的實效性。
[1]徐紹芬,嵇繼浩,張建民.系統動態過程的數據采集和處理[J].華東船舶工業學院學報,2013,12(25):22-24.
[2]張方,錢永久,索清輝.橋梁健康檢測及其智能系統[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9(20):36-39.
[3]楊磊,崔敏,馬鐵華,等.基于TMS320F2812 的數據采集和處理的系統設計[J].電子測試,2012,11(26):44-47.
[4]李學坤,朱孝波,姚進.數據采集和處理系統中多線程和DLL的應用[J].工業控制計算機,2010,10(31):121-123.
[5]霍浩,張三元,閉金元,等.高密度地震數據采集和處理技術在江陵凹陷的應用[J].江漢石油科技,2011,7(12):99-101.
[6]劉會耕,馮江.橋梁檢測設備通訊及數據處理系統的升級開發[J].重慶工學院學報,2011,(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