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中貴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某特大橋主橋為360 m 雙塔雙索面斜拉橋,跨徑組成為:155 m+360 m+155 m。主梁中跨18#塊(簡稱18#塊)長度8 m,全寬27.5 m,邊主梁高2.5 m,頂板厚度32 cm,混凝土體積167.93 m3,設計為C50混凝土,采用前支點掛籃懸澆。18#塊混凝土澆筑結束后48 h,發現主梁頂面有部分位置的混凝土未凝固,比較軟弱,遠遠達不到48 h 齡期C50混凝土應有的強度,隨后會同監理人員進行原因查找。
通過對拌和站控制室操作員的調查得知,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混凝土輸送泵發生堵管,然后改用另外一臺混凝土輸送泵輸送混凝土,在交換輸送泵的過程中,拌和站控制室操作員誤將粉煤灰控制鍵作為水泥控制鍵操作,即誤將粉煤灰用量作為水泥用量加入拌和機中拌制混凝土,一共拌制了十六盤混凝土,大約有12 m3,之后,操作員發現控制鍵不對,重新調了回來,調完之后并未向值班技術員及值班領導匯報,造成18#塊部分混凝土無水泥,導致部分混凝土澆筑48 h后仍然比較軟弱,強度遠遠不能不滿足要求。
經第三方檢測,不合格混凝土分布的平面范圍有102.25 m2,影響最大深度為梁頂往下60 cm,影響混凝土數量34.15 m3,圖中陰影部分為不合格混凝土,其余部分為合格混凝土。
根據第三方檢測結果、有關參建方、相關專家意見,右側邊主梁從外側頂面向下鑿除混凝土92 cm 高;左側邊主梁從外側頂面向下鑿除混凝土40 cm 高,內側鑿至倒角處,橫向鑿成臺階形;為了保證頂板的整體性,頂板混凝土全部鑿除,重新澆筑頂板混凝土;為了保證新澆混凝土與原混凝土施工縫處接合緊密,在兩個邊主梁位置按50 cm ×50 cm 的平面間距布置Φ12 錨固鋼筋,錨入不需鑿除的混凝土內的長度為60 cm,外露錨固鋼筋頂面距主梁頂面10 cm。
根據監控單位的計算模型,頂板按8 m 跨徑的單向板考慮,頂板荷載集度不超過8.3 kN/m2,邊主梁及漸變區域的荷載集度不超過30 kN/m2,中分帶位置不允許布載。主梁中跨17#塊橫隔板頂面中間10 m 范圍內,配重不超過50 t。拆除混凝土范圍為下圖中陰影部分,共有84.34 m3,重219.3 t。拆除混凝土過程中,采用水箱及混凝土塊加載,配載與卸載重量差最大不超過10 t。配載共分為三個區域布載:(1)區采用水箱及砂袋配重,配重為82.4 t;(2)區采用水箱配重,配重為48.4 t;(3)區采用拆除的混凝土塊和砂袋配重,配重為88.5 t。
在拆除的過程中,18#塊不停的減載,而配載要加至17#塊上,就會加大兩個塊件之間底部的拉應力,為避免17#塊上加載過程中18#塊邊主梁開裂,在拆除混凝土之前,先把18#塊邊主梁底部的縱向預應力束張拉50%拉力,以抵消因配載產生的18#塊邊主梁底部的拉應力。
結構計算分析:按掛籃施加向上的均布荷載(總重219.3 t),在17#塊上施加向下的均布荷載(總重219.3 t)。計算結果:中跨18#塊掛籃前端位移上抬4 cm,中跨17#塊前端上抬2.6 cm,16#塊前端上抬1.8 cm,0#塊位置的位移很小,不超過1 mm;中跨18#斜拉索減小15 t 拉力,17#斜拉索減小10 t 拉力,16#斜拉索減小7 t 拉力,0#塊根部應力變化±0.1 MPa 以內。計算結果表明,18#塊的局部拆除對主塔及主梁的整體結構影響不大。
混凝土拆除的順序為,先拆除頂板混凝土,縱向從18#塊后端往前端拆除,橫向從兩側往中心線左右對稱拆除,并在17#塊上相應的區域配置相同的荷載,邊拆除邊配載,然后拆除邊主梁混凝土,縱向從18#塊后端往前端拆除,橫向左右對稱拆除并在對應的17#塊上的①區、②區配置相同的荷載,邊拆除邊配載,拆除與配載的總荷載誤差在10 t 以內。
頂板、邊主梁混凝土鑿完后,在邊主梁上鉆孔錨入錨固鋼筋,清洗干凈,安裝主梁鋼筋及預應力波紋管,在澆筑混凝土前一小時涂一層界面劑,確保新舊混凝土之間的緊密結合。混凝土澆筑時頂板分為一層澆筑,邊主梁分兩層澆筑。澆筑順序在順橋向從掛籃前端向后端澆筑,在橫橋向方向從中心線往邊主梁左右對稱澆筑。先澆第一層邊主梁混凝土,高度澆至頂板底面A 點處,然后澆筑頂板混凝土,最后澆筑邊主梁第二層混凝土。為確?;炷翝仓瓿芍跋葷驳幕炷敛怀跄炷辆從龝r間8~12 h。根據拌和站稱量的每盤混凝土的重量,18#塊上澆筑混凝土區域對應17#塊上的配載不停地進行卸載,保證18#塊在處理過程中總荷載累計誤差在10 t 以內。
18#塊混凝土養生達到4 d 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5%時,先把原來張拉的邊主梁底板預應力束回零,再按正常程序完成預應力的張拉。
從開始拆除18#塊混凝土到混凝土澆筑結束的過程中,監控方對中跨18#塊與邊跨18#塊的相對高差、主塔塔頂的位移進行觀測,同時對斜拉索的索力進行監測,觀測、監測結果與結構計算結果基本相符,變化均在允許范圍內。
通過對雙塔雙索面斜拉橋主梁混凝土施工質量缺陷的成功處理,為今后此類橋梁主梁混凝土施工質量缺陷的處理提供參考和借鑒。為了盡量避免今后此類事件的發生,我認為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1)提高拌和站控制室操作員的素質,對于責任心不強、不認真仔細工作的操作員不任用,從人員上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2)拌和設備控制鍵的布置應合理,最好是加入防誤操作的設計,從設備上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3)加強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巡查、抽檢,混凝土施工相關人員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及時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