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洪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督站)
在監管過程中,相關人員要有明確的目標,比如在交通建設中,安全監管的首要目標保障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在相關管理條例中,有明確規定,應加強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的監督和管理,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通過分析歷年的交通建設經驗和事故,能夠發現施工單位采取的安全監督制度和事故發生概率之間有一定聯系,所以做好安全生產的監督和管理工作,能夠更好的保障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相關人員應通過合理的手段,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為施工單位的監管質量和管理措施的良好實施,創建良好的條件。
相關單位為了達到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應合理制定有關制度,確保安全監管工作能夠順利實施。交通建設工程市場涉及很多方面,相關人員應明確各方內容,在工程質量管理中,做好監管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取有效的手段保障施工行為,還可以對其他單位的施工進行規范,從而完善施工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
(1)安全監管的組織工作。相關單位在實施安全監管工作前,要制定合理的安全監管目標,然后做好各單位的協調工作,從而保障部門的監管工作能夠順利落實。在這個過程中,施工單位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監管主體有交通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相關人員要做好主管部門、建設施工部門、監管部門的協調工作,并制定安全監管組織體系。
(2)安全監管的實施手段。在進行安全管理中,主管部門要進行宏觀調控,盡量控制對市場行為的直接干預,可以通過法律、文化和經濟等手段,對交通工程的各方面建設情況進行規范,從而保證安全監管得到正確落實。
①法律手段。目前可以在交通建設工程應用的安全管理法有《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許可條例》以及《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這些法律條例的正確落實,能夠更好保障安全監管的有效實施。相關人員應合理應用這些法律,將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實處,加強安全監管的實效性。
②文化和科技手段。相關人員在安全監管中,可以應用文化手段,從而提高部門人員的安全意識,了解交通建設中的風險,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這種方法還能促進安全文化的進步,讓人們在安全文化的影響下,提升工程建設的安全性。在安全教育培訓中,應針對特定人員培訓有針對性的內容,從而更好的完善其施工效果。使用科技手段,也能促進安全監管的有效落實,并為建設工程的質量提升奠定有利的基礎。相關人員應積極引進新的技術和施工手段,通過安全評價體系保障施工安全。
③經濟手段。在安全監管中,應用經濟手段,應遵循經濟規律和經濟性質,合理利用價格、稅費以及信貸情況,保證交通建設能夠實現安全生產目標,提高工程質量?,F針對國外比較優秀的保險公司的風險控制制度進行詳細介紹。
在工程保險業務中,投保人是施工企業,但是因為投保人缺乏對風險管理的經驗,所以很難在出現事故之前及時進行風險管理,從而導致施工安全受到影響。出現事故后,施工企業僅能得到較少的保險賠償,所以一些施工單位非常需要專項的風險管理制度。保險公司是保險人,所以在簽單前,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做好準確的風險評估,并分析該工程是否能夠承保,然后制定保費。保險公司在簽單后,要認真履行合同,給予適當的風險管理服務,避免投保人出現風險事故。從而可知,這種管理需求是雙向的,這種模式能夠讓保險公司和施工企業共同盈利,而且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1)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優勢。工程質量、工程安全和工程造價的監督和管理,是交通建設安全監督部門的主要工作,該部門人員應協調安全和質量之間的關系。
相關人員在保證工程質量時,要以安全為前提,讓施工人員能夠安全高效進行生產,從而提高工程質量。合理進行安全管理,還能降低建設工程事故的出現幾率,減少交通建設的經濟損失。安全管理是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相關人員要將這種管理模式落實到項目部門和承包部門,從而優化其施工成果。
(2)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相關人員要處理好安全生產和費用之間的關系,保障安全工作在順利進行前提下,節約經費投入,確保其安全投入生產實現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無安全事故是安全投放的主要目標,這種情況能讓企業認識到,事故和施工人員的身體素質是影響工程建設的重要因素,所以進行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在安全生產監管中,工程質量、安全、造價這三方面內容相輔相成,一些施工單位無法有效協調這部分內容,就會導致施工單位出現問題。安全監管部門在安全監管中有一定內在優勢,但從目前的管理情況來看,安全監管沒有合理規定工作人員的崗位費和工作經費,導致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從而限制了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發展。安全監管部門要合理協調工程質量、工程安全與工程造價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其專業性強和技術含量高的特點,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能夠和風險與安全和諧統一。
通過上文對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監管模式的分析,交通建設單位應設立專門的質量監管部門,保證施工質量的安全生產,從多個方面維護安全監管工作的順利落實。相關人員應在建設工程中,做好人員、材料以及設備的合理調配,然后分析工程事故出現的原因,在保障施工安全的情況下,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現幾率,減少建設工程的經濟投入,提高建設工程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1]卞一洋,韓劍.構建交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管制度體系的探討[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1,(2):173-174.
[2]陳兵.村鎮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的探討[J].科技視界,2014,(33):178-179.
[3]李強,涂克明,周昕,等.我國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責任邊界:歷程、問題與對策[J].長江論壇,2013,(5):105-106.
[4]田哲遠,郝志紅.我國目前建設工程監管模式及其發展完善的思考[J].建設監理,2012,(1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