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衛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整合研究
劉 衛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由于高職教育的時限比較短,同時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基礎課程的課時比重偏低,教學效果很難實現。這種情況下,要充分發揮已經淪為“雞肋”的基礎課程的作用,必須對基礎課程進行改革。本文從基礎課程整合的角度進行思考,希望通過課程整合、教學內容整合、教學方法的整合和教學評價的整合,使基礎課程達到“效益最大化”。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整合
近年來,國家對高職院校在資源和政策上的扶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招生人數也逐年增加。人們關注招生規模,積極進行行業企業調研,不斷優化培養目標。但是在課程建設方面還處在摸索階段,難免出現不完善的問題,如專注于職業教育特色的同時忽視學生基本功的培養、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脫節等。
目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出現了課程種類多、所占課時多、基礎課程內部的有機整合不到位、基礎課程自成體系,與專業課程彼此割裂、基礎課程評價形式單一等諸多問題。改革的嘗試已經進行了十幾年,但是仍然任重而道遠,基礎課程改革受到傳統的影響比較深,適應新形勢的基礎課程改革對當前和今后的課程建設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技能的要求、動手操作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對專業課程進行重新洗牌調整是必然的。專業基礎課程要么刪減、要么進行整合,兩相權衡,整合才是最好的方法。
2.1 三大構成課程的整合
三大構成作為基礎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藝術設計專業基礎知識能力結構、素養培養和專業潛能的訓練等方面起具有獨特作用。三大構成課程的整合已經不是筆者提出的新事物,已經有很大一部分的高職院校已經實現了三大構成的整合。在學分制的教學管理下,對每學期的課時有嚴格的規定。所以,將三門課程合并起來可以相對減少課時量。但在教學過程中,基本上仍然是三門課程各自獨立,教學連貫性和整體性不強,大課程觀念沒有形成。脫離具體案例, 教學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
鑒于三大構成在藝術設計專業領域的重要地位,況且在今后的設計學習中,很難區分設計因素中哪一個是平面構成因素,哪一個是色彩構成因素,哪一個又是立體構成因素,往往設計中的某一因素具有多重作用,最終是由多種設計要素共同完成的。所以,如何在有限的課時中達到高職教育既重知識又重技能的培養目標,需要對教學結構進行最省最優的組織。
首先,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三門課程整合程一門課程之后,打破了原來的三門課程分散在兩個甚至三個學期進行學習的格局,課程綜合性更強,既不浪費課時,也使學生了解到各門課程之間的關系。學生有之前的素描、色彩等課程作為基礎,學完三大構成之后進入設計學習更加輕松,
知識之間的銜接更加具有連貫性,學習效果更好。
其次,將之前的“平均分配”課時的方法進行改進,打破三個知識體系的嚴格界限,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優化和重組,這種課程內容的整合不是對原來課程內容的簡單增加或刪減。首先要到企業進行調研工作,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在落實到三大構成課程中去。認真分析各專業的職業崗(群)位職業能力要求, 然后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要求重組教學內容。由于三大構成教學內容涵蓋面很廣,有關造型的、裝飾的、色彩的、材料等,如何取舍內容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如廣告設計專業側重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圖形創意和設計能力,因此在課程整合時就應把重點放到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的整合;室內設計專業側重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色彩感知能力和空間能力,因此就應把重點放到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的整合中。整合重組后的各專業的三大構成課程內容針對性更強,保存了經典實用的,去除重復過時,才能真正體現高職的高效率、高技能的培養特色。
第三,教學方法上的整合。傳統的構成課程教學方法基本上是老師先講理論,然后學生練習,最后老師點評作業。課程脫離了具體設計案例,僅僅局限于技巧技藝的訓練,忽視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整個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無法被激發起來。因此,應該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整合,探索符合藝術設計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準備和理論講解階段,老師應該根據專業特點,準備相關案例,結合案例進行引導和啟發,使學生盡快適應專業角色。如室內設計專業的構成課中,可以將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或學生相對比較熟悉的空間項目實例分析,講解空間組織結構、形態構成法則、色彩構成技巧等等。在教學過程中,將空間構成和色彩構成法則在欣賞中進行分析。有了這些實例,學生接受知識不至于太過機械和籠統,學習的興趣也得到提高。在作業布置階段,組織學生運用已經了解的構成原理和方法參與到某個項目的設計方案中來,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被激發起來,并迅速地進入設計角色。
第四,教學評價上的整合。 目前,我們的評定方法是,在課程結束后,老師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和到課情況結合進行成績評定。在整個成績評定過程中完全由老師控制,對于檢測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實用性很強的構成課程來講,本來無所謂是非對錯標準的,老師的主觀評定有一定的片面性。當然,很多院校已經提出了“形成性考核”要求,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實際操作中還是無法完全實施。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基礎本來參差不齊,單憑幾個作業決定成績抹殺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付出,勢必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今后的學習。所以,筆者認為,在成績評定方面,教師不要怕麻煩,要隨時跟蹤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況、創造力的發揮程度、學習態度等各方面,整合學生互評、自評和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成績評定。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突出的創意進行“獎勵”。整合各種形式的評價方式,自然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
2.2 基礎理論課程的整合
開設設計理論課程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設計審美能力,為其藝術設計、專業創作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目前各高職院校開設頻率最高的理論課程有《美術鑒賞》、《設計概論》、《工藝美術史》、《設計史》、《中外建筑史》、《廣告心理學》、《設計心理學》、《廣告學概論》、《市場營銷》等,對高職院校理論課程教學的原則是“實踐為主,理論夠用”,到底多少才是“夠用”,沒有明確的界定,甚至有些專業基本上取消了專業理論課程。目前比較成熟的課程設置就是把理論課列入公共理論必修課和專業理論必修課體系中,但是學生對這些必選課似乎“無動于衷”,覺得對專業學習沒有很大作用,提不起興趣,純粹只是為了完成學分。
理論課程是一個體系,獨立討論某一門理論課程的話都是“有用”或“管用”,但是對于高職教育來說,所有有用的理論課程都開設是很不現實的。所以,必需針對專業特點對理論課程進行有選擇的刪減或整合。這里講的理論課程的整合不是指某兩門課程或者幾門課程的合并,而是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上根據專業實際情況進行整合,形成
大的理論課程體系或類別,并且能將理論課程融入到專業學習中去。既然不能面面俱到,就把之前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開設的盲目性變成有針對性。如原理類、史論類、鑒賞類等等。
(1)鑒賞類與史論類課程整合。鑒賞類的理論性很強,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和史論修養。相關課程有《中外美術鑒賞》、《設計欣賞》等,課程種類繁多。目前設計理論課程中,史論課程是最為豐富的,有《工藝美術史》、《平面設計史》、《中外美術史》、《中外設計史》、《中外建筑史》、《中外工藝美術史》、《世界服裝史》、《世界工業設計史》、《中外廣告史》等等。將鑒賞類課程和史論課程整合,課程內容涵蓋中外美術史上的經典作品賞析、設計發展史上的重要設計作品的分析、以及美術史和設計史的發展線索等,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學生的學習系統而有針對性,跟專業學習的聯系更加的緊密,使學生已進入到理論學習就接觸到了與專業相關的作品。如室內設計專業的鑒賞課程里除了介紹中外經典美術作品、中外建筑發展歷史外,對古今中外經典的室內設計作品進行鑒賞和分析;產品設計專業基礎理論課程涵蓋美術作品鑒賞、工業設計史、產品設計經典作品賞析等。
(2)原理類課程的整合。原理類課程包括《設計概論》、《藝術概論》、《美學》等綜合原理,以及各專業相關的設計原理,如室內設計專業的《室內設計原理》,廣告設計專業的《廣告設計原理》等。這類課程可以根據各專業的實際需要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并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融入專業實踐課題,這種相互結合能夠提高專業學科的綜合性,使專業核心課程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是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本專業設計的基本理論,又符合高職理論課程的“夠用”原則。
總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設置的研究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如何在課程結構中選擇、組織、優化課程內容,需要每一位教師的努力。本文基于國內高職藝術設計教學中基礎課程的建設與改革成果以及存在的問題,根據筆者所處的學院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基礎課程整合的理念,即三大構成的整合和基礎理論課程的整合,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但仍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如教材的編寫、教師自我修養的提高、教學大綱的制訂、教學質量評估等等。限于筆者的認識水平,本文只能進行淺顯的分析,只是拋磚引玉,立此存論,求教于各位老師。
[1] 孟子萌. 高校設計專業理論課程設置的探討[D]. 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2] 鄔烈炎. 藝術設計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程研究[D]. 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02.
[3] 周亞輝. 藝術設計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 美術大觀,2008.(10).
[4] 藤明堂. 淺談藝術設計專業理論課程開設的必要性及其課程設置[J]. 教育教學論壇,2010(12).
[5] 楊蘭英. 關于藝術設計理論教學的思考[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7(6).
[6] 陳慧. 高職藝術設計理論課程現狀與教學探討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08.
[7] 高友飛. 芻議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 職業教育,2011(4).
[8] 陳金花,李昌. 論高職裝潢藝術設計專業三大構成課程內容的整合[J]. 新課程研究,2012(3).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立項課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評價體系的研究(項目編號:GYKYJ2012004
劉衛(1976.10—)男,碩士研究生,講師。E-Mail:shiwei_1976@126.com
201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