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茜茹 海國棟 胡延韶(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十八大報告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對于企業來說,核心競爭力是指其內部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它使得該企業具有一項或多項業務達到競爭領域一流水平,具有突出的競爭優勢。由于這種知識和技能是不易被其他企業模仿和超越的,因而可被稱為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使企業擁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產品、服務和文化,并因此獲得競爭優勢和更大的利潤。通常,大型企業會組建研究院或類似的機構來開發研究新產品和積累核心技術,有別于大學或其他科研院所,企業的研究機構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根本目的,在從事基礎研究的同時,還要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服務。總的來說,企業的研究院承擔著三種責任,第一,調查研究市場,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制定企業可持續的技術發展戰略;第二,培養,吸引技術人才,投入資金,大力開展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第三,把握技術趨勢和科技發展動向、自主創新,從事基礎研究,超前于市場搞技術開發和積累。
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國有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團,是一家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國經營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團。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能源化工研究院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理念設立和運行的技術創新組織。2010年3月,中國平煤神馬集團能源化工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河南省省長郭庚茂和副省長史濟春在省會鄭州為研究院揭牌。相關領導指出,能源化工研究院要以掛牌成立為契機,加快完善組織結構和研究機構,理順管理流程,實現實質運作。要緊緊圍繞集團發展戰略,重點開展煤礦安全生產、瓦斯防治等應用技術研究和尼龍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精細化工關鍵技術、核心工藝攻關,力爭取得重大突破,推動集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集團核心競爭能力。
目前,研究院下設瓦斯治理、礦井防治水、尼龍化工和煤鹽化工四個專業研究所,重點開展煤礦安全生產、瓦斯防治、尼龍化工、煤化工和鹽化工等應用技術研究和核心工藝的攻關。研究院發揮了自身的職能優勢,一是做好技術保障,將安全高效礦井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全力提升煤炭產業的市場競爭力。二是在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關鍵課題上下工夫,研究瓦斯的治理和利用,為安全高效礦井建設提供保障。三是開發新產品,在企業現有條件下進行研發,為企業提供新產品,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研究院在進行科技創新的同時,也承擔了一些企業創新相關的職能,包括決策輔助、人才培養、合作創新、公共平臺、技術資本運作,以及創新信息搜集與分析等。
在當前產能嚴重過剩的的煤炭行業形勢下,在當前環保至上的社會背景下,如何協助公司保持可持續發展和華麗轉身,是能源化工研究院的重大課題和責任。要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中求生存、謀發展,必須搶占技術制高點,增加創新原動力和核心競爭力。同時,企業面臨著產業鏈和生態環保領域中新工藝,新方法,新產品的開發等問題,也急需研究院作為主平臺來解決。能源化工研究院是煤礦安全生產技術支持的來源,也是技術與市場成功對接的載體,研究院的各項科研工作必須面向集團各個產業鏈,面向市場,安全生產是研究院服務企業的目的,市場是研究院進行技術創新的源泉。
國家為了鼓勵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出臺了不少鼓勵技術創新的政策和法規。2014年,科技部創新辦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組織有關單位編寫形成《企業技術創新政策實用手冊》。研究院的科技工作者要結合新的形勢和特點,認真研究,充分利用國家相關的政策法規,找到適合我集團公司情況的科研模式。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關于企業技術創新方面指出:著力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體制機制,促進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向企業研發機構流動,培育和壯大創新型企業。鼓勵產學研開展深度合作,真正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在此戰略指導下,研究院要將產、學、研結合作為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向,這也是集團公司自身發展的要求。煤炭行業由過去的短缺經濟發展到現在的剩余經濟,集團公司作為煤炭企業,長期過分依賴資源,忽視技術進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激烈的競爭需要技術創新上不斷在改革,產、學、研正是一條快速、有效的途徑。研究院要結合集團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借助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可以通過有效配置人才,技術,資源等優勢,為技術創新拓寬道路。
具體到研究院煤鹽板塊的工作,需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煤炭副產品的研究與開發。由于煤炭作為燃料銷售和作為化工原料以及經過加工形成化工產品后銷售,價格差距極大,所以開發煤炭副產品,加強對煤炭副產品和伴生物(如煤矸石、煤渣、洗煤泥等)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研究并提供潔凈煤技術,提高煤炭的洗選加工水平等都是極富挑戰和意義的課題。目前,為解決傳統煉焦流程中焦爐煤氣等副產品綜合利用率較低的問題,通過技術創新,發展了先進的煉焦技術與焦爐煤氣等副產的高效潔凈利用方式。通過多項技術集成與產業耦合,實現了集團內煤焦化工與煤炭采選、煤鹽化工、尼龍化工四大核心產業的鏈接,為集團發展“煤炭-煉焦-能源-化工”的一體化之路開辟了新的途徑。二是鹽化工方面的研究,要以將集團鹽化工產業發展為“四化一結合”的模式為己任。“四化一結合”即建設園區化,產品差異化,經濟循環化,產業一體化,與傳統產業相結合。建設園區化是指將部分老化工企業建設到產業園區,形成合力。產品差異化是指要搞好氯堿產業的差異化,攻關高新尖的氯堿產品,做長線產品,增加附加值。經濟循環化是要在鹽化工企業中,利用先進技術,發展循環經濟,提高利潤。產業一體化是要優化資源配置,合力規劃產業方向,在集團下屬子公司都想開發同一類產品的情況下,經過調查研究,給予指導和建議,搞合作開發或有所取舍,降低運營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建設急劇競爭力的鹽化工基地。三是煤化工和鹽化工聯合發展,將兩者下游產品相結合,大力開發高檔化工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在新的形勢下,研究院的科研工作要根據行業形勢變化,審時度勢,選擇合適的課題和切入點,充分利用優勢和資源,挖掘創新潛能,提高整個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總之,研究院要大力做好煤炭副產品的研究與開發、鹽化工方面的研究以及煤化工和鹽化工聯合發展研究工作,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創新驅動發展,不辱使命,為提高整個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做貢獻。
[1]魯開垠,汪大海.核心競爭力——企業永續制勝之路[J].經濟日報出版社,2001,(25).
[2]海國棟,王旭峰.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鹽化工發展思路淺議.鹽業與化工,2012,(5):11.
[3]胡延韶,王麗杰,王育紅,陳茜茹,海國棟.煉焦技術發展與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研究[J].潔凈煤技術,2011,(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