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艷 馬錚錚
(黃淮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建筑框架結構設計的技術措施分析
楊 艷 馬錚錚
(黃淮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帶動下,我國建筑業也取得了不小的發展成就。作為建筑工程設計的關鍵環節,建筑框架設計質量的高低,對建筑工程整體結構的安全性,以及適用性等方面有著直接影響。因此,為了不斷提升建筑工程整體的安全性與適用性,各建設單位應不斷加強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技術措施的應用研究。本文深入分析了建筑框架的結構設計,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技術措施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其對房屋建筑的要求也不僅僅是局限在居住方面,對于建筑外觀、結構等方面的以要求也在不斷提升。而不同區域的在框架結構設計方面技術要求也不同,并且只有設計出高質量、高水平的框架結構,才能夠從根本上為建筑整體質量提供有力保障。所以,各建設單位在進行建筑工程設計時,對于框架結構設計應給予足夠重視,并探索和創新出與之相適應的技術措施。
對于建筑框架結構設計來說,主要遵循的原則有:首先,再進行抗震驗算時,應結合樓蓋與整體的不同來對剛性、柔性和剛柔計算理論進行擇優選擇,同時,在實際驗算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場地土的類別,對于8度超過5層時,在條件允許下應盡量加剪力墻,以此來對框架結構的抗震功能進行不斷完善。框架結構不僅可以設計成雙向梁柱剛接體系,但同時也可以將一部分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另外,對于垂直地震作用方面的科學設計也應該給予充分重視,從震害角度進行分析,規范呈現出的垂直地震作用存在著明顯的不足[1]。
其次,雨篷不允許從填充墻內出挑。對于一些陽臺、大跨度雨篷等處梁,對其抗扭應給予足夠重視,應將其扭矩合理控制在梁中心處板的負彎矩乘以跨度的一半。同時,對于出屋面的樓梯間嚴謹使用類似磚混結構。在進行結構中電梯井壁的砌筑時應盡量使用粘土磚,但嚴謹使磚墻來進行承重,每層墻體的重量應該由每層的梁來承托。同時,對于梯井的四角也要給予加構造柱處理,若層高超出可承受的高度時,可以將圈梁適當的加在其門洞上方的位置[2]。另外,還要注意,樓梯間位置往往都較為偏僻,其梯井若運用的是混凝土墻,其剛性通常都會比較大,但其他部位若不加剪力墻,也會對建筑工程的整體結構,以及梯井造成負面影響。另外,還要注意其構件也嚴謹從電梯井內伸出,否則應先對其能否裝下給予準確驗算,電梯井處柱可以適當外移,或者是結合實際需要制作成L型柱。
再者,如果地下水位超過一定高度時,其暖溝的防水處理應給予足夠重視,通常情況下,可以制作U型混凝土暖溝,暖氣管則要經過防水套管進入室內暖溝。選用的混凝土應具有較好的抗滲性能,可以選擇S6或是S8等級的,而混凝土的等級則應科學控制在C25以上,并在混凝土內摻入適當的膨脹劑[3]。另外,對于很不規則的建筑布局,在進行結構設計時,應結合建筑工程的布局特點來對結進行合理設置,并采取針對性的構造措施。比如,如果建筑方案采用的是兩端體量較大,而建筑中間的連接則采用的四是較小的結構時,對于中間較小的結構板應根據偏拉與偏壓考慮,板厚應適當加厚,并給予雙層配筋。
首先,對于梁柱的計算在利用PKPM軟件時,應盡的使用TAT或者是SATWE三維軟件。一方面,采用這種軟件計算出的結果與具體受力情況更相近,如,地震力、風力的分配如果是結合抗側移剛度來實施的,而不是根據框架樓面的實際從屬面積來進行計算分配的;又如,從框架柱出挑的梁,或者是從次梁出挑的梁,由于次梁的框架梁在一定時期后會逐漸出現下沉變形的現象,其內會重新分布,進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框架柱出挑的挑梁的配筋。另一方面,其措施的應用具有很大的便捷性,該軟件在進行整體計算時,通常都不需要生成相應的單棍框架。在人工歸并,也可以實行整樓歸并。
其次,對于井式梁的計算也可以采用TAT或SATWE軟件,一方面,對于梁的計算,PKPM軟件往往都是依照矩形來進行的,而井式梁的斷面通常都比較小,所以很可能會出現超筋的狀況,對此,可以先將彎矩取出來,然后再根據T型梁進行補充計算,不需要直接加大其梁高。另一方面,在進行相關施工圖的繪制時,對于直徑較大鋼筋的連接,應逐步采用機械連接來替代傳統的焊接,其兩種方法雖然在成本上沒有太大的差距,但采用機械連接方法不僅能夠有效提高連接的可靠性,也能夠為后期檢查提供一定便利。對于機械連接頭的位置,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隨意設置,但是應注意的是連接過程中,以此截斷的鋼筋應合理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以內,同時接頭位置也應該錯開70d,以此來保障其技術措施的科學合理性。
作為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礎,框架結構設計水平的高低,不僅影響著建筑工程的外觀,以及各項功能的發揮,同時也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與適用性有著重要影響。而隨著建筑工程的不斷增多,相關事故也是層出不窮,因此,加強框架結構設計技術的應用演技和創新,不僅關系著國家建設、經濟發展,也影響著社會安定,所以各建設單位對于建筑框架設計技術措施的應用、創新應給予足夠重視。
[1]黃興旺.淺析建筑框架結構設計的技術措施與技巧[J].建材與裝飾,2013,(10):27-28.
[2]沈珊珊.論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技術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11):99-100.
[3]岳孟春.淺析建筑框架結構設計技術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9):22-23.
Analysisof Technical Measuresfor Building FrameStructureDesign
Yang Yan Ma Zhengzheng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Huanghuai University,Zhumadian Henan 463000)
Under the driving of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lso made great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As the key link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the quality of architectural framework design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safety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as well as the applicability and so on.Therefore,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overall safe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the construction units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bility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all construction units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study on the technical measures for architectural frame structure design.In this paper,the structure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frame is analyzed in depth,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rchitectural framework;structural design;technical measures
TU323.5
A
1003-5168(2015)12-0119-2
2015-11-18
黃淮學院青年教師能力提升計劃項目(院字2015127-9)。
楊艷(1982.9-),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力學與結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