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軼
(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2)
水利水電工程在灌溉與防洪中都起到了十分關鍵性的作用。而金屬結構又是水利水電工程里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因此我們一定要保證水利水電工程中金屬結構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這與整個工程的生產效益與效率息息相關。
水工金屬的結構安裝需要消耗大量的金屬原材料,這是一筆不菲的數額,同時水工工程對結構安裝的技術人員專業(yè)性與熟練度要求較高,高端人才的聘請也是一筆較高的花費。
水工金屬結構安裝工程中安全性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如果結構安裝工程中的安全性的得到較高的保障,不管是對安裝效率的大幅度提高,還是對安裝質量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水工金屬結構是一個交叉性的學科,融合了其他很多學科專業(yè)的知識,對專業(yè)技術性有一個較高的要求,如果可以引進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對工程施工大有裨益。
水利是農業(yè)的命脈,灌溉與防洪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水利工程與人們的生活很近,我們需要重視結構安裝的質量,這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活質量。
為了保證結構安裝的質量,需要對整個施工過程與安裝過程進行全面的切實的監(jiān)控。下面是其中幾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
測量放線是整個工程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其目的是準確安裝具體設備,有效保證設備安裝的精準,減小工程誤差。而且這也可以有效保證金屬結構安裝質量。在水利水電工程各項基本要求達標的情況下,應該建設控制網,控制網可以使水工工程的質量與效率有較大的提升。
在拼裝整合工作里支臂是一個很關鍵的部位,工作人員需要注意整體性,同時還要保證有足夠的收縮空間。圖紙與尺寸的標準一致性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結構的弧度與尺寸一定要控制好誤差。拼裝整合工作的優(yōu)劣很大取決于相關專業(yè)人員的專業(yè)知識水平與工作認真程度,需要重視技術人員基礎素質的提升。拼裝整合工作既需要提高美觀程度也要保證實用有效性。
水利水工工程需要投入大量金屬,而金屬的連接最適宜的方式就是焊接,因此需要保證焊接的質量與美觀。焊接技術人員應該對金屬的性質與構造有一個明確的把握,能準確使用最恰當的焊接方式,提高工程的安全性。這就需要焊接工作人員有較高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對金屬成分與結構有較深的研究,既能保證焊接位置的牢固可靠,又能使焊接位置美觀得體。像夾渣、氣孔等問題是要一定避免的。如果焊接出現問題,未能達標,應該進行二次焊接,同時建議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
防腐也是水工金屬結構安裝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個防腐與生活中食品的防腐不同,主要是金屬結構的抗氧化。水工金屬結構的氧化生銹會很大影響工作的質量與安全,為了提高金屬結構工程設備的使用壽命,應做好足夠的防腐工作。水工金屬結構經常采取的防腐措施是在焊縫處進行氣體的噴砂,預防金屬結構的生銹。
加強機械設備性能管理是十分關鍵的一步,機械設備的性能很大的影響著設備安裝的效率與質量,進而影響到整個水利水工工程的生產效益,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選擇機械設備的過程中在保證經濟與實用的基礎上一定要重視高性能的先進設備,對施工效率與工程安全穩(wěn)定性有很大效益。
安裝方法分為兩方面,分別是設計方案與實際操作。在設計與施工前一定要進行足夠的投資預算與工程計劃,同時應該與整個工程中所有的相關技術人員進行足夠的探討與研究后再進行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可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與工程的質量。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弧形門的安裝引起足夠重視。
環(huán)境因素也是對施工工程有著很大影響的一個因素,制約著施工的質量與進程。下雨、刮風會給水利水工工程帶來很不利的影響,影響著工程的安全穩(wěn)定性與施工效率。為了避免惡劣天氣給金屬安裝工程帶來的破壞,應及時做好預防措施。
在材料的挑選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材料質量的達標,在眾多的材料廠家中應盡量選取信譽高、銷量大的廠家,同時在材料采購前還應對廠家的合格證、質檢報告的書面材料進行細致檢查,保證采購產品質量的合格。對產品的規(guī)格與型號也需要進行細致檢查,對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應該果斷放棄并重新采購。
水利水工工程是野外施工,這就對專業(yè)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專業(yè)技術水平要過關,同時應有較高的身體素質,能適應野外施工。
水工金屬結構安裝是整個水利工程中十分關鍵的一部分,直接影響到水利工程的安全穩(wěn)定性與效益,因此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優(yōu)良安裝方案,并規(guī)范化施工,及時引進先進技術與新設備,保證水工金屬結構安裝工程的質量與效率。
[1]林新建.水工金屬結構防腐蝕探討[J]. 廣東科技.2013(14):201-201.
[2]趙東陽.探究水工金屬結構安裝的工藝及方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1).
[3]余良緣.關于水工金屬結構安裝的質量控制探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33):19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