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輝
(吉林省通榆縣委黨校,吉林 通榆 137200)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黨的基層組織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斗堡壘。”因此,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體制保證。
永吉縣堅持用科學發展譜寫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新篇章,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和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永吉縣委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村黨支部書記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領頭雁”、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帶頭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使命責無旁貸地落到了村級黨組織和村黨支部書記的肩上。在新的歷史形勢下,村級黨組織如何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如何為發展農村經濟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這是我們急需求解的課題。對此,永吉縣委大力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進一步把農村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堅強領導核心,從而提高黨的了執政能力,推進建設和諧的新農村。
2.1 進一步加強黨的基層執政能力,發揮基層組織任用。首先要求我們抓好農村基層組織,著力抓好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完善村級組織運行模式;其次是要抓好農村人才保障體系;再次是要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投入保障體系,增加對村黨支部的財政投入;最后是要抓好農村各項制度保障體系。緊緊圍繞黨中央關注民生問題出發,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民生工作機制。
2.2 進一步提高農村干部的綜合素質、領導能力能力和水平,抓好農村干部的“素質提升工程”。首先是要抓好農村“帶頭人”。即上級部門要幫助和扶持村黨組織書記帶頭領辦創辦致富項目,使村干部成為帶頭致富的人,從而帶領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其次是要抓好農村干部的培訓計劃。對所有鄉村干部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崗位能力輪訓;再次是要完善學歷培訓計劃。既要抓好在職干部的學歷教育,又要抓好后備人才的選育,通過學歷教育提高農村基層干部文化素質。
2.3 進一步發揮基層黨支部的帶頭任用,通過村干部致富帶動農村黨員“創業帶富工程”。首先是要抓好農村黨員的服務農村的致富項目;其次是要抓好農民黨員的帶富項目;最后對于黨員貧困的農民要抓好黨內幫扶項目。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為此縣委已經成立了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各地也相應地成立了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只要各部門齊抓共管,就一定能夠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
加強村級班子建設,核心和重點是加強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村黨支部書記作為“班長”,肩負著重要責任。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增長農業結構的調整以及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村黨支部書記的能力和水平。縣委十二屆全委八次(擴大)會議又作出了經濟“百強村”建設的決定,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每年抓好20個,五年抓好100個產業特色突出、經濟實力較強的經濟強村,加快推進能人治村進程。所以,村黨支部書記作為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帶領農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排頭兵和領頭雁,必須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黨的先進性要靠每名黨員來體現,只有黨員先進,黨才能先進。那么在農村,農民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在哪里呢?我理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體現在發家致富本領上,看你是不是致富能人,能不能帶領群眾致富。所以,加強農民黨員隊伍建設,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當前的重點工作就是實施好“雙向培養”工程。
什么是“雙向培養”呢?就是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實施“雙向培養”工程,就是要提高致富能人型黨員的比例,發揮黨員致富能人的致富、幫富和帶富作用,帶動更多的群眾共同致富,從而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3.3.1 要積極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
村級黨組織要繼續大力發展致富能人入黨,不斷為黨組織增添新鮮血液。實際工作中,要一如既往地堅持實行致富能人入黨“三優先”,即:優先吸收為非黨積極分子、優先確定為發展對象、優先發展為預備黨員,為致富能人入黨創造一切有利條件。
3.3.2 努力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
黨員不富裕,則缺乏體現先進性、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基礎。所以,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是黨員管理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那么怎樣培養呢?首先,要引導他們選準致富項目。通過進行廣泛的市場調查,提供可靠的優勢項目論證結果供黨員選擇,確保黨員在種植、養殖、加工等方面確定致富項目。其次,要提供必要的資金幫助。因此,村級黨組織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要幫助黨員積極協調生產資金,可采取傳統的村社干部擔保貸款等多種渠道幫助解決,保證黨員致富項目或農業生產的有效實施,逐步提高經濟收入。
3.3.3 要搞好信息服務
市場經濟條件下,準確可靠的市場信息給農民帶來的就是金錢。所以,村黨支部要拓寬信息收集渠道,及時為黨員群眾傳遞各種準確信息,確保黨員群眾合理選擇致富項目,及時調整種植結構,適時銷售農副產品等,保護黨員群眾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