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秦
(陜西省圖書館,陜西 西安 710061)
電子閱覽室指在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以電子文件提供和電子閱覽服務為主的閱覽室。電子閱覽室是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電子讀物大綜合的產物。與傳統的書刊閱覽室相比,電子閱覽室提供的不再是傳統的紙質文獻,它提供的是包括磁盤、光盤、錄像帶和網絡信息在內的各種電子文件和信息資料。再則,在電子文件使用上,讀者不必再像以前那樣,親自到圖書館去查閱資料,讀者只需借助信息化檢索手段就可以獲取自己想要的超文本信息,信息獲取方式更加快捷、方便、高校。電子閱覽室具有網絡檢索服務、數據庫鏡像服務、視頻點播服務、科技查新服務等功能。電子閱覽室的出現,有效解決了圖書館館藏單一、服務方式落后等問題。因此,在網絡技術迅猛發展、信息技術不斷升級的大背景下,許多地方都加快了電子閱覽室建設步伐。
電子閱覽室是公共圖書館電子化服務的重要場所,它具有公益屬性,也具有社會性、教育性和服務性,但是,它在建設和管理中所需成本較大,所以,在服務人群上,公共圖書館要做好人群篩選與讀者管理,要合理把握電子閱覽室開放的幅度,要對其功能進行準確定位,避免電子閱覽室變成公共網吧。但是,許多圖書館在電子閱覽室服務定位上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偏差,電子閱覽室管理和開放都缺乏科學性,為此,電子閱覽室有序運行和健康使用都缺乏保障。
計算機更新換代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許多公共圖書館雖然順應社會發展要求,建設了電子閱覽室,但是由于資金有限,購買申報、審批流程復雜,所以,他們在電子閱覽室建設上就選擇了一次性投入、一次性購買,許多電子閱覽室自建成后就再沒有更新過設備,設備嚴重老化。這也給電子閱覽室館藏建設帶來了不良影響,許多電子閱覽室的光盤數據庫、多媒體資料庫都不夠健全,電子閱覽室的互聯網使用也因此受限,讀者根本無法通過電子閱覽室獲取資料、傳遞信息。
目前,在電子閱覽室管理上,我國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采用的大都是集監控、統計、計費功能于一體的自動化管理系統。自動化管理系統雖然操作方便,安全系數高,但是,許多圖書館在讀者管理上過于松懈,根本沒有就電子閱覽室使用開展相應的教育和管理,用戶上網實名登記制度尚未施行,也沒有做好綠色閱覽宣傳與規范工作。因此,許多讀者都將電子閱覽室當做公共網絡,公然在里面玩游戲、上網以致于影響了其他客戶的正常使用。
在十八大文化強國戰略指導下,公共圖書館要抓住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契機,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加快圖書館館藏資源信息化整理、加工、存儲步伐,加大電子閱覽室建設投入,購置先進的電子閱覽室硬件設備,購置更多的光盤、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引進各種資料全面、專業性強的電子文獻數據庫,如維普、萬方、知網數據庫等,以滿足用戶需求。在此基礎上,公共圖書館還要結合特殊讀者的閱讀需求,按學科或按專業建立信息資源導航,將文件進行分區管理,同時加強與地方綜合文化站、博物館、檔案館等文化服務單位的交流與合作,爭取為公眾提供便捷到位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
在電子閱覽室硬件設備建設齊全的基礎上,公共圖書館要加強設備日常維護與管理,及時進行設備軟硬件升級,及時發現操作系統、瀏覽器、有線系統等存在的問題,利用殺毒軟件防止病毒入侵、查處安全漏洞,并定時進行系統備份。公共閱覽室管理人員還要加強網絡環境監管力度,刪除不良網絡信息和游戲軟件,安排專人進行信息篩選、管理與監控,以提高電子閱覽室軟硬件設施安全系數。與此同時,管理人員還要做好電子閱覽室宣傳工作,積極利用圖書館官網主頁進行新書推介,為讀者查詢提供各種建議,并這對用戶進行信息素養教育和用戶培訓,以提高用戶素養和各項資源的利用效率。
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是聯系用戶和信息資源的橋梁和紐帶,他們在電子閱覽室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電子閱覽室管理隊伍建設,是電子閱覽室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因此,圖書館要加強管理人員培養與教育,針對管理人員進行網絡信息檢索技能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要求管理人員加強自我管理,開展自主學習,及時了解信息化文化服務行業發展信息,以優化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提高其工作技能和服務水平。圖書館還要積極利用市場化管理方法,利用崗位責任機制、人才評價機制等激勵手段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1]朱遜賢;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途徑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2]陳春燕;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構建的發展趨勢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