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源才(永裕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廣東惠州 516259)
我國工業工程本土化研究與應用實踐分析
袁源才(永裕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廣東惠州 516259)
工程工業是企業的強盛之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急切的需要運用工業工程相關理論、辦法使企業煥發生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國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應該將企業自身文化與工業工程有機的結合,從而轉變企業員工的思想意識和對企業的認知,全面推進企業產業化升級,增加企業在激烈的市場中的競爭實力。本文將對我國工業工程本土化進行相關研究,旨在提高企業自身實力,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借鑒。
中國工業工程;本土化;工程技術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我國改革開放取得一定成果、外資企業大量的進駐中國市場的背景下,本國企業面臨的壓力逐漸增大,因此需要將改革成果進一步深化,希望采用一種的新型的管理辦法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因此人們將目光轉向了工業工程,希望借助其完善企業的生產模式,解決在市場競爭中面臨的問題。但是實踐過程中很多企業迎來新的問題,其中既有方法層面的也有意識層面的,需要企業和學術界共同研究。
中國工業工程是一門將工程技術與管理技術相結合的綜合學科,其英文縮寫是CIE。中國工業工程在不僅能夠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而且能夠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使企業生產的更加安全、有序。中國工業工程將多種專業有機的結合,對人員、物資、設備等生產要素進行分析,并對評測系統予以改進,形成較為完善的技術體系,其能將研究成果廣泛的應用于企業其他生產部門,是我國經濟發展初期最重要的技術之一。
中國工業工程在內容方面涵蓋了美國、日本對工業工程的定義,并且中國工業工程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在具體應用中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廣泛性。中國工業工程建立是為了幫助我國更多的企業通過這套體系對企業進行創新、發展,從而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起具有自身特點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增強其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所具有的工業工程能力,幫助企業得到更大的發展[1]。
中國工業工程在管理方面與發達國家有所不同,企業的運營模式在不斷摸索中得到的成果,是自然學科和工業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企業在社會發展中受到本土社會文化的影響,其通過外界環境因素逐漸滲透到企業內部,對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不斷的進行滲透,思維和行為媒介傳播至企業內部。企業的管理技術決定了企業發展的目標,其組織形式、過程控制辦法等影響著企業生產要素的投入和輸出能力。所以,企業的文化內涵可以從管理技術以及社會文化方面看出,是內部環境和外部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
企業在行業、區域、階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不能建立一個適合所以企業的管理模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有個性化的模式存在。所謂的個性化模式是根據企業自身經營的實際情況、企業員工、技術等能夠正確的反應企業工業工程策略和方法的成果。例如:采用何種技術和產品實際的生產流程等。因此,企業的個性管理模式是企業工業工程和企業文化共同作用的產物,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工業工程包括良好的思維、正確的流程、合理的方法以及先進的生產工具,企業文化包括企業內部長期以來形成的價值觀以及員工的行為規范等[2]。
我國企業在實際的生產中存在工業工程能力繼續改進以及信息化技術需要加強的等方面的問題。因此,企業需要清晰的認識到工業工程技術的目的是為了使企業資源利用和管理方面更加集成。
對于資源、技術、資金相對優越的企業而言,可以采用系統的工業工程技術將推動企業由集成能力向精益能力方面發展,使企業在人員配置、信息傳輸、資金流動等方面形成更具價值的流程,對于這類企業采用的是IE與IT相結合的策略。
而對于資金較為充足、生產過程中自動化能力不足或者生產流程過于簡單的企業,需要改進其生產流程使其更加精益生產,并且輔助以相應的信息系統例如:ERP等,會使企業生產更加完善取得更好的產值,因此這類企業是先采用IE,而后在實施IT的辦法[3]。
對于一些自動化程度較低并且生產環節較多的密集型企業而言,在產品加工過程中會出現極大的浪費情況,因此需要科學、合理的對產品生產流程予以改善,建立起一個良好的過程管理,降低浪費發生的概率。基于企業的實際情況,并不適合過快的實行信息化,而應該在基礎工業方面進行加強,當生產能力提升到一定的水平時再予以相應的信息化管理。目前,我國的大部分企業屬于此類,因此在對其進行信息化系統開發時需要堅持實用性和適用性原則,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文化特點有選擇性的利用工業技術,將工業工程技術應用到實處,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國企業發展面臨著諸多壓力,因此需要本土工業工程對其進行幫助。本文首先闡述了我國工業工程概念及其內涵,進而分析工業工程本土化中文化和模式,最后能力導向策略實踐選擇。本土化工業工程在實踐中仍有需要不斷完善的地方,因此我國企業在今后的應用中需要不斷改進,使企業發展得更好。
[1]齊二石,劉洪偉.我國工業工程本土化研究與應用實踐分析[J].管理學報,2010,11(25):1717-1724.
[2]齊二石,霍艷芳,劉亮.21世紀我國工業工程發展及其應用的戰略思考[J].管理學報,2014,01(12):103-106.
[3]齊二石,霍艷芳.我國企業發展與應用工業工程的對策研究[J].機械工人,2012,11(17):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