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鐵 王麗

3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作出說明,這也意味著我國立法法將迎來首次修訂。
我國現行立法法自2000年頒布實施以來,對規范立法活動、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化,立法工作面臨許多新問題、新情況。
2014年8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對修正案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同年12月,第十二次會議對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進行了再次審議,目前方案已趨成熟。
此次立法法修正將集中解決幾大問題:一是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適應,明確了立法授權的目的、范圍和期限。二是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明確地方立法權限和范圍。三是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明確稅種的開征、停征和稅收征收管理職能由法律規定。四是對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權限進行規范。
在許多人大代表看來,這次立法法修訂在限定部門、政府權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預示著立法權逐漸回收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有助于法律的“全國一盤棋”,避免部門和地方從自身利益出發推諉責任或擴充權力。
圍繞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亮點和建議,全國人大代表謝經榮、高西慶、朱正栩接受了《民生周刊》記者的專訪。
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謝經榮:
法定稅收回歸依法納稅
稅收法定原則為何重要?首先要談談稅的性質。過去通常會講,納稅是公民的義務,但這個義務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公民財產權利的一種剝奪,把公民的一部分收入收歸到政府,用于公共支出、社會保障等。
因為涉及到公民的財產權益,就必須依法納(征)稅,否則與憲法相違背。依法納稅要有國家法律法規保障,但是目前我國整個征稅法律大部分以暫行條例的形式存在,而不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是全國人大授權給國務院來做。征稅是比較嚴肅的事情,但長期以暫行條例的方式來征稅就是一件不嚴肅的事情。
目前在十幾個稅種里大概只有3個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其他都是暫行條例。隨著稅收數量越來越大,越應該依法納(征)稅。依法納稅能夠保證納稅率處于一個比較恰當的水平,不會忽高忽低。
目前稅收有法、有暫行條例,但一些暫行條例執行不了,比如國家稅務部門出臺的征收辦法屬于規范性文件,還有地方政府部門出臺的一些征收細則,這不屬于法律范圍,但是發揮的作用在目前情況下比法還大,這是不太正常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這容易造成經濟情況好時,政府稅務部門希望企業延遲納稅,留到明年后年納;經濟不好、政府財政比較吃緊時,又可能增加納稅額,會加重企業負擔,稅務機關的隨意性較大。依法納(征)稅的情況下,個人和企業可以了解自己今年要納多少稅,做好納稅計劃,但目前企業或個人卻不知道。依法納稅后,納稅額度將更穩定,強制性也會有所加強。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高西慶:
法律限制權力才是根本
從這次修正案草案來看,立法法有相當的進步。但從立法角度來講,首先立法應該確定一些特定的原則問題。法治國家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所謂的“有限政府”,用立法法還是其他法律來限制政府的權力才是根本。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依法治國,對這一點是非常強調的。
此次立法法修正強調了對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章權進行規范,即把老百姓手里的權利剝奪的話,要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也就是負面清單,這也是有限政府的概念。
關于“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該如何理解?任何政府都不可能事無巨細管理到位。政府應該管好能管的部分,不要什么都管。中央政府不可能對地方所有事情都很清楚,因此設區的市需要獲得地方立法權力,并根據自己的實際出臺,在相對范圍內做立法這件事情。
另外,這次立法法修正實現了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對于這一點我有些糾結。改革開放初期,從1978年到上世紀80年代曾經有過這樣的說法,即授權國務院就經濟方面立法,這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這種授權有一個問題,即權力機關之間應該相互制約,可是如果立法機構把自己的事情都交給國務院,國務院是一個執行機關,那立法機構這邊的權力就沒有了。這次立法法在這一點上有一個很大的進步,把原來的授權變成了有限授權,比如最多5年。
寶豐縣人民法院副院長朱正栩:
把“不合拍”改過來
立法法立意深遠,現在提倡法治社會,立法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為何修正該法?原因是把我們的立法工作與社會發展、經濟發展、依法治國的需要更加貼近,將依法治國中不合拍的地方改過來。
大家關注比較多的是所謂的部門立法問題。我們要承認,過去除了憲法、法律,還有大量的行政規章,數量遠大于基本的法律。由于過去全國人大、地方人大專門搞法律的專業人才缺失、部門不完善,一旦需要法規,很多時候交給部門去做,然后人大討論通過。
部門立法的確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問題主要集中部門不可避免地會站在自己立場上考慮如何開展工作,而沒有考慮到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協作問題,以至于社會上出現多龍治水的現象以及多部門推諉的現象。部門立法出現的主要問題就是容易規避自己部門的責任,給自己制定免責條款,以致不好追責。現在國家就此作出限制是非常好的。
當前全國人大的工作進步非常大,我是最基層的代表,對此有體會。怎么做到這一點呢?就是廣泛調研,廣泛征求社會意見是個重要渠道。這次立法法修正,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委員會在審議法律的時候,意見稿中有一條寫的是“可以邀請有關的代表參加”,我當時就在河南省召開的會上提出這條要改,不是“可以邀請”,是“必須邀請”,很多代表當時也贊同我的意見。我今天翻開修正案一看,真的是這么改的。
我建議全國人大在開展今后立法工作時,第一要堅持立法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緊跟社會發展需求;第二在審議法律過程中,要盡可能讓更多代表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