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鐵

作為國內煤化工龍頭企業的掌舵人,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寶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焦云,早在幾年前就試圖在全省范圍內推行煤化工產業。他認為,以鶴崗、雞西、雙鴨山、七臺河為代表的黑龍江四大煤炭城市,面對煤炭市場下行壓力,唯一的出路就是轉型煤炭深加工。
全國兩會期間,焦云帶來了《關于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項目的意見》的建議,他提出:“希望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建議》,給予政策支持,以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焦云目前與龍煤集團合作的煤化工項目被列入黑龍江省重點項目,卻在關鍵時期遭遇貸款困難。他認為,雖然國家已經出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相關政策,也要求發改委、金融等相關部門予以支持,但實際上支持力度遠遠不夠,尤其在金融方面。
《民生周刊》:黑龍江鶴崗、雞西、雙鴨山、七臺河四大煤城正在經歷怎樣的困難?
焦云:黑龍江有4個煤城,為新中國建設貢獻很大,是真正的老工業基地。鞍鋼是中國的鋼都,但它沒有黑龍江煤炭是不會走到今天的。現在,黑龍江的煤炭仍然是鞍鋼主要的煉鋼焦炭來源。
黑龍江的煉焦煤,尤其是七臺河的主焦煤,是我國的稀有煤田。但由于開采了四五十年,目前面臨礦井深、采掘成本高、資源枯竭、工人多等困難,這幾輪國企改革沒有跟上,再加上國企包袱重、人員分流國家補貼未到位等。而且,一些企業辦社會的剝離工作沒有做好,原來有政策時沒有剝離,現在政策沒了又趕上煤炭市場不好,所以,多種因素疊加導致4個煤城轉型迫在眉睫。
《民生周刊》:這個問題從什么時候開始顯現?何時開始加劇?
焦云: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已經顯現。當時,全國都在救濟煤礦,每人捐200元錢解決工人工資問題,但問題沒有徹底解決。到2000年,煤炭復蘇、工業復蘇,煤礦效益漸漸好轉,但很多煤礦開始還歷史欠賬,快做好時市場又不好了,所以許多問題開始顯現。
問題加劇是從2013年開始,2014年就變得特別嚴重,我預計2015年問題會更加嚴重。現在,煤礦全都依靠貸款維持正常生產、開工資,省政府一直在輸血,但這不是長久之計。
《民生周刊》:外煤涌入對黑龍江煤炭市場是否有沖擊?
焦云:肯定會有影響。我們是做煤炭深加工的,七臺河和另外3個城市的煤田都較優質,在煉鋼、工業方面煤質比較優良,發電也比較清潔。現在,大家都在說霧霾,真正造成霧霾的是褐煤。黑龍江的煤炭屬于潔凈煤,早些年不但支持鞍鋼,還支持東北地區的電力工業,那時內蒙古的煤還沒有發現。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內蒙煤炭開始大量涌進東北和北京周邊地區,且褐煤較多,造成大量霧霾。去年,黑龍江各大電廠不燒省內煤了,都開始燒內蒙古的褐煤,因為褐煤價格便宜,每噸比黑龍江煤便宜一兩百元。如果黑龍江幾家電廠繼續燒省內的煤,四大礦務局也不至于這么困難。
內蒙古煤開采條件簡單、成本低,黑龍江四大煤城礦井深、開采條件差,成本越來越高,人員負擔越來越重,煤炭市場又不好,目前都面臨嚴重虧損狀況。
《民生周刊》:礦區工人目前的生活怎樣?
焦云:現在工人生活很困難,以前純井下工人每月能賺五六千元,現在也就三四千元,還無法保證,情況岌岌可危。目前,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很重視這個問題,春節前給了很大支持,保證工人工資發放,現在工人還不至于吃不上飯,但非常困難。這些情況是黑龍江四大煤城的普遍現象,其中鶴崗情況最嚴重,因為鶴崗煤礦建設早,開采成本特別高。
《民生周刊》:如果在正常年景,煤炭產值大概占當地GDP多少?
焦云:會占4個煤城GDP的60%以上,估計會超過黑龍江GDP的10%。因此,四大煤城的財政非常緊張,產業結構比較單一,轉型非常困難。
《民生周刊》:您認為這4個黑龍江煤炭城市的出路在哪里?
焦云:實在地講,煤炭產業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一個過程。七臺河市提出一個口號“依托煤、不唯煤,綠色發展”。因為黑龍江一直在推進煤化工產業,我認為煤化工產業發展還有很大空間,但需要國家給予一定支持。
前幾年,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規劃就寫進了報告,但這些年各部門執行得不好,今年全國兩會我帶來了一份相關建議。去年8月8日下發的《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建議》,其中指出:以黑龍江雞西、雙鴨山、鶴崗、七臺河四大煤城為重點,研究布局若干現代煤化工及深加工項目,實現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攻堅行動計劃;鼓勵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探索支持東北振興的有效模式;對于重點建設項目,發展改革、國土、環保、財政、金融等有關部門要給予重點支持。
但事實上,并沒有“重點支持”。黑龍江省政府也實施了五大規劃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項目等,政策都有了,而且很多項目也都列入省里的重點項目,但金融部門并不予支持。
要振興,沒有金融部門支持怎么行?我們目前跟龍煤集團合作建設一個煤化工試點項目,即煤炭轉10萬噸芳烴項目,也是新型煤化工項目。我們自有資金10億元已經存進黑龍江建設銀行3年,當時承諾貸款16億元,現在這10億元花完了,我們和龍煤集團又各自拿出2億元,已經花費14億元了。16億元貸款本應在2014年上半年到位,但到現在還遲遲未發。
《民生周刊》:貸款不到位會對這個試點項目造成什么影響?
焦云:這個項目預計今年9月15日投產,現在設備都訂購了,已經支付了超過60%的款項,付清30%的余款設備就能到位。因為沒有錢,設備廠家有些東西不給發。現在是項目關鍵時期,如果連示范項目都不支持,那以后更大的項目企業還敢做嗎?
四大煤城唯一的出路就是搞煤炭深加工,煤化工可以替代石化產品,成本遠低于石油,石油就算跌到40美元我們也不怕。四大煤城有上千萬人口,發展煤化工可以解決大量就業問題。煤炭可以照樣出,又安置了很多新的就業,而且產品環保,這一循環鏈就有了。
發展煤化工可以替代傳統能源,解決能源危機。黑龍江并不是不會干,也不是沒人干,關鍵是政府拿什么來支持黑龍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