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鐵
早在2003年,中央就明確了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其中明確指出要繼續做好遼寧阜新經濟轉型試點工作,總結經驗,加以推廣。隨后,國務院在2006年國辦996號文件中又明確提出對阜新給予財政扶持、廠辦大集體改革、發展農業產業深加工和發展新型能源等8個方面的支持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阜新市委書記張鐵民對阜新轉型十余年來的成就進行了總結。阜新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較大進展,轉型之初煤電產業獨大,占全市GDP總量的60%以上,到去年底已經降到了總量的17%左右;裝備制造產業目前已經上升到地區生產總值的30%;全市農副產品深加工占到經濟總量的34%;此外冶金鍛造等新興產業也有了長足發展。
十年來阜新地區生產總值由70億元上升到2014年的616億元,是轉型之初的8.6倍;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了30多億,年均增長23%。
轉型帶來的變化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轉型前的4723元上升到去年底的2125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過萬元。
雖然阜新轉型取得了成績,但仍然面臨很大困難。如何適應新常態下的新變化?張鐵民認為,首先要靠改革激發活力?!案沸吕瞎I基地振興實踐說明,結構調整、產業升級不是一日之功,要處理好承接與升級的關系。遼寧對外開放至少比南方晚10年,有目的有重點地承接東南沿海產業轉移和輻射,是我們迅速抓經濟總量的捷徑?!?/p>

全國人大代表、阜新市委書記張鐵民。
針對當前轉型的實際,張鐵民提出建議:雖然阜新十年轉型變化巨大,但是自知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并沒有徹底解決,所遇困難比東北老工業基地其他城市都要大,都要突出。國務院下發了《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要求類似阜新這樣的資源枯竭型城市要完成轉型任務,對此我們壓力十分巨大,迫切需要國家給予大力支持。
為支持阜新轉型,從2007年開始,國家給予了專項轉移支付。2011年,國務院同意對阜新等11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轉移支付延長至2015年。張鐵民說:“我們希望國家結合資源枯竭型城市2020年完成轉型任務這一時間節點,把轉移支付也延長至2020年?!?/p>
此外,張鐵民還希望國家支持阜新煤化工產業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