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利娜
遼寧奉天中醫院,遼寧沈陽 110016
腦梗死合并吞咽困難患者因其機體免疫力的下降及吞咽障礙后細菌更易侵入肺部,極易并發肺炎[1-2]。目前臨床僅在患者出現肺炎癥狀后才給予對癥治療,雖臨床療效尚可,但卻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對患者的預后產生一定影響[3-5]。我院近年來通過在腦梗塞合并吞咽困難的治療中加用中醫針刺康復法,以期達到一定的預防相關性肺炎發生的作用,現總結如下。
將92例2012年10月~2014年7月間收治腦梗死伴吞咽困難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需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且需合并吞咽困難[6]。患者于簽署知情同意書后隨機分為接受常規治療的A組及接受常規治療聯合針刺康復療法治療的B組,每組46例。A組,男29例,女17例;年齡51~72歲,平均(62.7±6.3)歲;病程1~5d,平均(3.16±1.22)d。B組,男27例,女19例;年齡52~73歲,平均(63.2±6.5)歲;病程1~4d,平均(3.11±1.12)d。兩組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2 卒中相關性肺炎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A組予低流量吸氧、注射用血栓通[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Z20025652]0.3mL+生理鹽水250mL,1次/d,靜點,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長春博奧生化藥業有限公司,H22024389)0.4mL+生理鹽水250mL,1次/d,靜點治療。B組則在A組治療的同時加用針刺康復療法,1次/d,每周治療6d,每次均于得氣后留針30min。針刺選穴:廉泉、啞門、肺俞、列缺、合谷、足三里。患者如并發肺炎均予沐舒坦、氨茶堿及抗生素治療。兩組治療時間均為2周。
分別對比兩組治療期間腦梗死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腦梗死相關性肺炎需符合腦梗死相關性肺炎的診斷標準[7]。同時對比兩組發生肺炎者接受治療后癥狀消失、體征消失及抗生素應用時間。并于患者接受治療1周后對肺炎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以癥狀及體征消失>3d為痊愈,以癥狀及體征僅有1項消失>3d為顯效,以癥狀及體征均已消失,但均未>3d為有效,為已未達到以上標準為無效。以痊愈+顯效+好轉之和為治療總有效率。
治療期間,B組有相關性肺炎發生率為52.17%(24例),而A組為71.74%(34例),B組明顯低于A組(x2=4.665,P=0.031)。
B組肺炎癥狀消失、體征消失及抗生素應用時間明顯短于A組(P<0.05)。見表1。
B組相關性肺炎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A組(P<0.05)。
腦梗死伴吞咽困難患者并發肺炎主要與患者吞咽障礙后,食物或痰液誤吸有關。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炎的發生率。本研究所應用的針刺康復法即是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為主要目的,目前有臨床研究顯示,本研究所應用的針刺穴位有著調節交感神經,改善吞咽功能的作用。而中醫學認為,腦梗死伴吞咽困難患者并發肺炎當責之于“肺脾虧虛、痰濕內阻”,治療應以“理氣健脾、祛痰通絡”為治療原則,臨床已有將此治療原則應用于此類疾病的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10-12]。而本研究所應用的針刺穴位,同樣也以此為治療原則,諸穴合用可達行氣健脾之效。
表1 卒中相關性肺炎相關時間比較(±s,d)

表1 卒中相關性肺炎相關時間比較(±s,d)
分組 癥狀消失 體征消失 抗生素應用時間A組(n=46) 5.37±2.33 8.62±2.17 8.02±2.27 B組(n=46) 4.16±1.66 7.17±2.33 6.51±1.83 t 2.868 3.088 3.512 P 0.003 0.001 0.000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應用了針刺康復法治療的B組患者,其相關性肺炎發生率為52.17%(24例),而A組為71.74%(34例),B組明顯低于A組(P<0.05);同時B組腦梗死相關性肺炎的癥狀消失、體征消失及抗生素應用時間分別為(4.16±1.66)d、(7.17±2.33)d及(6.51±1.83)d明顯短于A組的(5.37±2.33)d、(8.62±2.17)d及(8.02±2.27)d,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B組相關性肺炎治療總有效率為71.74%均明顯優于A組的50.00%(P<0.05)。可見在應用針刺康復法治療后,不僅可有效的起到預防相關性肺炎的發生,同時也可有效的提高發生相關性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所應用的針刺療法中,取穴廉泉、啞門、肺俞、列缺、合谷及足三里。其中足三里為胃下合穴,可達健脾之效,而肺俞及列缺補益肺氣,廉泉屬督脈之穴、啞門屬任脈之穴,兩者合用可治暴喑及吞咽困難等癥,以上諸穴合用可在達到健脾益氣的同時,并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吞咽困難的臨床癥狀。在改善患者吞咽困難后,則可降低降低呼吸道誤吸的發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部感染的發生。
綜上所述,腦梗死伴吞咽困難患者接受針刺康復治療可有效降低相關性肺炎發生率,且可有助于相關性肺炎的臨床治療。
[1] 李欣艷,宋宇.預防腦卒中臥床患者并發肺炎的臨床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7):643-644.
[2] 張麗芳,張鳳英,劉濤.氨溴索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腦卒中獲得性肺炎療效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0,39(1):14-15.
[3] 徐素琴.針刺聯合莫沙必利預防腦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2(32):804-805.
[4] 郝俊杰,鄭天衡,王少石.急性卒中后肺炎的早期風險識別和預防[J].中醫卒中雜志,2010,2(2):157-163.
[5] 朱海清,康平,鮑智穎,等.腦梗死并發腦卒中相關肺炎的臨床特點[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10):15-17.
[6] 阮慶峰.顱內壓監測聯合去骨瓣減壓治療大面積腦梗死[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10):23-25.
[7] 卒中相關性肺炎診治中國專家共識組.卒中相關性肺炎診治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10,49(12):1075-1078.
[8] 向森蓮,劉煒,夏資洪.中西醫結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68例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2010,4(4):50-51.
[9] 王文娜,楊發明.自擬利肺湯直腸滴注治療卒中相關性肺炎臨床觀察60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2,19(2):111-112.
[10] 經浩宇,齊雅芳.阿奇霉素與自擬中藥對中風后遺癥并發支原體肺炎的研究[J].當代醫學,2013,19(10):154-155.
[11] 易彩飛.宣白承氣湯配合井穴放血治療腦卒中并發肺部感染50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0,19(10):1777-1778.
[12] 張誼平,王大榮.早期胃管留置對合并吞咽障礙腦卒中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34):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