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梅
杭州市下城區天水武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杭州 310003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帶狀皰疹患者的影響
沈紅梅
杭州市下城區天水武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杭州 310003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帶狀皰疹患者的臨床影響。方法選擇患者80例,分為兩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使用本研究干預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比較兩組發生并發癥及皰疹愈合情況。結果觀察組發生高血糖、低血糖、嚴重疼痛影響睡眠的比例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結痂時間、疼痛緩解時間及痊愈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糖尿病合并帶狀皰疹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水平,促進臨床愈合。
護理;糖尿病;帶狀皰疹
糖尿病目前尚無根治方法,僅能通過藥物控制血糖以延緩疾病發展。糖尿病患者大多免疫力降低,容易并發病毒感染[1],其中帶狀皰疹病毒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病毒之一,一旦糖尿病患者合并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尤其是患者的疼痛癥狀異常增高,加重患者心理負擔影響其生活質量,多數患者因此產生焦慮、抑郁甚至厭世情緒[3]。以上負面情緒的應激,將導致血糖的升高,不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進而影響疾病的康復[4]。尤其是對于老年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一般以家庭治療為主,且大多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末梢神經及微循環損傷[5],一旦發生帶狀皰疹,且水泡其皮損更難愈合,其神經病理性疼痛發生率顯著增加[6]。本研究主要總結我院近年針對糖尿病合并帶狀皰疹患者的護理經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2014年10月我中心管理的糖尿病合并帶狀皰疹患者8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男15例,女25例,年齡45~85歲,平均(66.3±5.2)歲,糖尿病病程5~31年,平均(11.6±2.5)年,就診時帶狀皰疹為水泡期者11例,存在后遺神經痛者29例;對照組:男16例,女24例,年齡46~86歲,平均(66.7±5.1)歲,糖尿病病程5~30年,平均(11.5±2.6)年,就診時帶狀皰疹為水泡期者10例,存在后遺神經痛者30例,兩組性別、年齡、就診時帶狀皰疹病理時期及糖尿病病程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觀察組護理干預方法 (1)心理護理:在對患者進行干預治療前,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針對糖尿病并帶狀皰疹急性發作者告知其容易出現后遺神經痛可能,一旦出現后遺神經痛,其嚴重程度高于一般患者,而疾病治療難度更大。常有患者出現失眠、焦慮以及沮喪甚至厭世情緒。護理上我們建議通過及時的掌握患者疾病發展情況,了解其不同階段心理狀態,明確精神心理因素對本病治療的干預價值,并告知本病重點在于保持良好心態,早期進行治療,避免和減少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通過實際病例治療效果,有條件時采用患者現身說法,提高其治療信心,消除顧慮,爭取患者主動配合治療的積極性,提高依從性。(2)血糖控制護理:對于合并帶狀皰疹者,無論以往治療為口服用藥或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均建議患者采用規律胰島素治療,同時以短效胰島素為佳,在每天三餐前,按時進行皮下門冬胰島素注射,并于睡前在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以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一般將空腹血糖維持在5.8~6.3mmol/L為宜,餐后血糖控制在6.5~7.8mmol/L為佳。尤其是在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后,應囑咐患者馬上進食,而晚上睡前注射甘精胰島素后應記錄注射時間,盡量每天定時進行注射,以更好的調節基礎胰島素作用。在飲食方面,嚴格控制每日熱量攝入,并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多食用含糖水平較低的新鮮蔬果,避免大魚大肉和暴飲暴食,少吃蝦蟹、牛羊肉以及辛辣油炸食物,少喝或不和咖啡及濃茶等,尤其是睡前禁止飲濃茶和咖啡。平日多喝水,達到促進機體毒素排除加快藥物代謝的目的。適當運動,以慢走、打太極拳等為主,避免激烈運動造成的機體應激增加。(3)針對帶狀皰疹護理:對于早期患者,有水泡存在者,護理上需建議患者避免手搔手抓及受壓導致水泡因外力而破裂,減少繼發感染發生率。日常生活中為防止水皰壓破,需要勤翻身,并建議睡覺時以健側臥位為宜。注意保持床單被褥整潔干凈的重要性,勤洗澡勤換內衣,同時盡量穿寬松柔軟的棉質貼身內衣。對于水皰未破者,可通過外涂金霉素甘油或者阿昔洛韋軟膏等局部處理,對于水皰已破,同時合并表面糜爛甚至潰瘍者,首先對創面進行清洗,結合神燈照射,保持創面干燥。對于水泡剛破,滲液較多者,可通過0.5%新霉素溶液濕敷。(4)后遺神經痛的護理:睡眠時盡量保持健側臥位,減少局部刺激,穿寬松棉織品內衣以減少因創面摩擦引起的疼痛。指導患者加強營養調節,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的同時,注意補充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食物。對于因疼痛而影響患者睡眠時,可建議每晚睡前使用溫水泡手、泡腳,加強末梢血液循環。必要時使用鎮靜鎮痛藥物處理。針對局部紅腫熱痛明顯者,可通過清潔鹽水涼毛巾進行局部濕敷,通過冷刺激對于減少局部疼痛和蟻行感有一定價值。
1.2.2 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如一般護理,入院教育,遵醫囑給予藥物治療,出院健康教育等。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觀察組使用本研究干預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比較兩組發生并發癥及皰疹愈合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進行,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使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發生高血糖、低血糖、嚴重疼痛影響睡眠比例比較
觀察組發生高血糖、低血糖、嚴重疼痛影響睡眠的比例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發生高血糖、低血糖、嚴重疼痛影響睡眠比例比較[n(%)
2.2 兩組皰疹結痂時間、疼痛緩解時間及痊愈時間比較
觀察組結痂時間、疼痛緩解時間及痊愈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皰疹結痂時間、疼痛緩解時間及痊愈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皰疹結痂時間、疼痛緩解時間及痊愈時間比較,d)
結痂時間疼痛緩解時間痊愈時間觀察組3.2±0.62.9±0.510.5±2.1對照組5.1±1.34.6±1.115.8±3.9t8.3938.8987.568P0.0000.0000.000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屬于一種神經病理性疼痛,主要是指帶狀皰疹皮損期后,仍遺留有持續且劇烈而頑固的疼痛[7]。最為帶狀皰疹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其好發于老年和免疫力低下者[8]。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其機體免疫力受影響非常嚴重,故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高發人群[9]。一旦發生后遺神經痛,患者往往因劇烈疼痛而難以忍受,同時老年糖尿病者,一般合并有不同程度末梢神經以及微循環改變,故其皮損相對嚴重,發病后更難愈合,治療效果不理想[10]。本研究通過護理干預方法,對患者進行血糖、帶狀皰疹水泡和后遺神經痛等針對性護理,取得一定效果。
本組發現觀察組發生高血糖、低血糖、嚴重疼痛影響睡眠的比例均低于對照組,其原因可能是觀察組針對患者糖尿病調整治療方法,通過統一使用皮下胰島素治療,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穩定性,減少了高血糖、低血糖發生率。同時針對后遺神經痛者,進行疼痛方面干預,如使用鎮靜鎮痛藥物,調整患者心理狀態等,緩解了患者疼痛[11]。同時本組發現觀察組結痂時間、疼痛緩解時間及痊愈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可能與觀察組更好的維持患者血糖,減少高血糖對患者免疫功能影響,減輕周圍神經影響,從而達到了促進創面愈合的目的[12-13]。通過本組研究我們認為:對于糖尿病合并帶狀皰疹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水平,促進臨床愈合。
[1] 袁紅.綜合治療及護理糖尿病合并帶狀皰疹的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2,34(11):51-52.
[2] 張麗萍,楊云麗.老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合并大面積帶狀皰疹的治療護理體會[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7(5):305-306.
[3] 張彥超,李瑛.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癥帶狀皰疹護理[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6(3):242-243.
[4] 李軍.更昔洛韋伍用復方甘草酸葺對帶狀疤疹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1,30(15):10-12.
[5] 黃中瑩,陳娟,洪瑞橋.糖尿病合并帶狀皰疹的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2,5(8B):159.
[6] 蔡正良,瞿平元,李亞琴,等.穴位注射治療糖尿病合并帶狀疤疹后遺神經痛33例臨床療效觀察[J].甘肅醫藥2011,30(1):15-17.
[7] 晏玫.紅光聯合護理干預及藥物治療糖尿病合并帶狀疤疹神經痛的療效觀察[J].激光雜志,2014,35(6):84-85.
[8] 王凱,劉玉榮,張艷芳.糖尿病合并帶狀疤疹神經痛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14):108.
[9] 楊燦.紅光聯合藥物治療帶狀疤疹神經痛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21):76-77.
[10] 熊翠,楊麗芳,楊柳,等.1型糖尿病合并結締組織疾病伴肛周帶狀皰疹患者的護理[J].吉林醫學,2014,35(1):216-217.
[11] 李鴻宇.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3,1(34):407.
[12] 陳桂雙,陳韶勝.23例2型糖尿病合并帶狀疤疹患者的護理[J].北方藥學,2014,11(6):181.
[13] 張翠松.糖尿病合并復發性帶狀皰疹18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2):110-111.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diabetes with herpes zoster in patients
SHEN Hongmei
Wuli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in Tianshui in the Xiacheng District in Hangzhou City, Hangzhou 310003,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2 diabetes with herpes zoster.Methods8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4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used care the method in this study,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outine care,then complications and herpes healing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hyperglycemia, hypoglycemia, severe pain affecting sleep proportions with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scab time, pain relief and recovery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2 diabetes and herpes zoster merg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ain levels and promote clinical healing.
Nursing; 2-Diabetes; Shingles
R473.75
B
2095-0616(2015)05-123-03
201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