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水泉
炎炎夏日,轉眼就到。夏天,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的季節,也是孩子們放假時間最長的期間。孩子們身上衣服穿得少,遭遇到高溫、暑熱、烈日暴曬、熱體燙傷或蚊蠅滋擾、蛇蟲咬傷等傷害與困擾機會更多。應對這些問題,不少家長的做法不正確,可能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我們提倡用綠色、安全、環保的方法,正確應對暑期時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健康問題。
防暑降溫
出汗補水有講究
現象:天很熱,強強從傍晚開始全身不適,輕度低熱,拒絕進食。家長帶他去醫院,醫生檢查只發現其口唇稍干,無其他明顯異常,初步考慮是中暑。經過少量多次飲用糖鹽水后,孩子開始排尿,情況開始見好。夏季天氣炎熱,我們見到很多孩子,或不經常喝水,或用冰鎮可樂等飲料來解渴。
真相:人體內的水主要來源于飲水、食物中的水分和內生水三部分。人體內水的排除以經腎為主,約為60%,其次是經皮膚、肺和糞便。每天水的攝入量和排出量均維持在2500毫升左右。我們建議成人每日飲水1200毫升,加上通過食物攝入的1000毫升以及內生水300毫升,正好持平人體內水的攝入與支出。青少年每日的飲水量,可參照此數據,再按運動出汗多少加減。夏天出汗多,劇烈運動后更是如此。汗不只是水,成分很復雜,除水分外,還包括鈉、鉀、鈣、鎂等電解質,還有少量氨基酸。出汗的過程,就是大量水分和電解質流失的過程,流失后會改變身體原有的濃度,就會造成電解質紊亂,造成健康危害。因此,夏天補充體液,學問很多。
對策:如是待在有空調房間,沒有出什么汗,只要補充白開水和蔬菜水果就行了:外出,長時間行走或運動后,出了太多汗液后,既要補充水分還得補充鈉、鉀等微量元素,若感覺乏力,還應補充一點糖分。可以喝點運動飲料(內含汗液中丟失的成分),也可自制一些淡糖鹽水,即在白水里加點鹽或糖,最好帶一根香蕉可以補鉀。
飲水的時間可分配在每天任何時段,比如可以在起床后、上午9點鐘、午飯前1小時、下午3點鐘、晚飯前1小時、睡覺前2小時等時段,每次喝下約200毫升(1杯)干凈、安全的水。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溫和運動狀況下,飲水量應相應增加,每天飲水量甚至可以從1200毫升增加到5000毫升,具體要以氣溫高低與運動強度大小為依據。
需要指出的是,不要以一些碳酸類飲料(如可樂等)作為補充水分的主要途徑。因為,它有兩個弊端:一是損傷牙齒,造成鈣質的流失,二是不能全面補充丟失的體液。
大熱天補充水分有四個注意點:出大汗后最好喝運動飲料或糖鹽水:坐家里不外出的,最好喝涼白開水:喝碳酸、果汁飲料只會越喝越渴:喝熱水更降溫。
慎用蚊香
物理防蚊是上策
現象:夜色降臨,文文做完一天的功課,累了,很快上床就睡著了。但室內仍有幾只蚊子在孩子的頭上“嗡嗡”作響。媽媽心痛地點燃“放心”的兒童蚊香。時間一長,孩子常常說有頭暈、惡心等不適,作業與玩耍也受到影響。
真相:文文已出現輕微的蚊香中毒癥狀。兒童蚊香也是蚊香,它的化學成分有殺蟲劑原料。其原理是以點燃(或加熱)方法,讓殺蟲劑散發到空氣中,使蚊子熏倒、熏死或趕走。即使是毒性級別最低的微毒級殺蟲劑,對人畜也有危害,所以使用后孩子會產生各種不適。即使孩子不發生頭暈、嘔吐等急性中毒也不能以為萬事大吉,有些慢性毒性要經過很長時間才會顯露出來。
對策:如果孩子小,家里要慎用蚊香等殺蟲劑。防蚊可改用物理方法,如裝紗門、紗窗和使用最為安全的蚊帳等。
如果要使用蚊香,也要注意安全使用:先關閉門窗,再點燃蚊香,人立即離開一兩個小時,之后回來后,先用掃帚掃一下地面,將熏倒的蚊子掃掉。在開門窗充分通風之后進入室內。
輪流使用不同品牌的蚊香。可防止蚊蟲對同一品牌蚊香的耐藥性。
蚊子密度較高的地區,如農村地區等,可將蚊帳在除蟲菊液體(合適濃度)里浸泡一下,晾干后再使用。蚊子只要碰到除蟲菊藥,就失去叮咬人和繁殖的能力。這對防蟲媒性疾病如瘧疾等最為有效。
購買蚊香時,首選除蟲菊制作的蚊香,其次胺菊酯或溴氰酯等低毒蚊香,不要購買和使用有機氯、有機磷類殺蟲劑制作的蚊香。一定要看清說明書,對內含的殺蟲劑成分心中有數。
要到正規的超市去購買,不要貪圖便宜去購買未標明殺蟲有效成分的蚊香及滅蚊片。
請記住一句專家名言:兒童蚊香喙頭多,物理防蚊是正道。
選擇防曬霜有訣竅
現象:一到夏天,芬芬就有煩惱,原因不是別的,她的暴露部位經烈日曝曬后往往會出現奇癢難忍的皮膚病,雖經治療后癥狀很快消退,但第二天日曬后,皮膚又會瘙癢起來。有什么辦法徹底去除呢,這成了她長久的心病。
真相:芬芬是被日光性皮炎糾纏了。陽光給人們帶來健康的同時,也給人們增添了煩惱。這是因為陽光中除了可見光以外,還含有紅外線、紫外線、宇宙射線、離子化X射線和無線電波,能夠給人類健康構成危害的便是紫外線。
紫外線是把“雙刃劍”,能起消毒作用,也會引發皮膚癌、日曬傷,日光性皮膚老化、光敏感性皮膚病和某些自身免疫疾病等。
生活環境中,絕大部分是長波紫外線(可穿透人體皮膚,造成真皮和皮下組織損傷,部分也參與日曬傷和皮膚腫瘤的形成),3%左右為中波(穿透力較長波為強,是引發日曬傷和皮膚癌的罪魁禍首),短波紫外線(危害最烈,致病作用最強,可引起基因突變)我們接觸不到(達地表前,早已被臭氧層吸收)。我國因紫外線引發的皮膚病要數日曬傷最為常見。
對策:物理防曬,是最好的選擇。孩子外出時,可穿長袖、長褲,選用密織深色的服飾(以紅色或藏青色防曬效果好),戴遮陽帽和太陽鏡,并用能防紫外線的遮陽傘。
兒童慎用防曬霜,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也最好少用。按有關皮膚病專家的意見,選用更安全可靠的防曬霜。建議涂擦SPF指數(即日光防護指數或防曬指數,主要是用來評價防曬制品防UVB段紫外線的效率)為15的防曬霜。防曬霜,可將皮膚的抗曬能力提升15倍,常在烈日下外出的孩子,一般涂擦SPF15~20即可,如果長時間在陽光下行走或玩耍的孩子,可選擇SPF30的防曬霜。應當指出的是,防曬指數高的產品易引發皮膚過敏,選用時寧可花點時間重新擦一次,也不要選擇一步到位的高指數產品。每年的6~8三個月是太陽最毒的時候,對陽光敏感,易患日光性皮炎的孩子來說,應早點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