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首席記者 陳慧敏
專注材料科學 開創精彩生活
——訪科思創(原拜耳材料科技)涂料、粘合劑及特殊化學品亞太區高級副總裁鐘小斌
《粘接》首席記者 陳慧敏

科思創涂料、粘合劑及特殊化學品亞太區高級副總裁鐘小斌
世界上領先的聚合物材料制造商之一——拜耳材料科技,2015年6月1日宣布了英文新名稱Covestro;9月1日起拜耳材料科技正式更名為科思創,以Covestro(科思創)這個商號運營;10月6日科思創在法蘭克福證交所掛牌上市……僅僅幾個月的時間膠粘劑行業熟知的拜耳材料科技完成了更名、上市等巨大的轉變。科思創獨立以后將會有哪些新產品和新的戰略規劃?上市后將會有哪些新舉動?會給中國膠粘劑市場帶來何種變化?帶著這些大家感興趣的話題,《粘接》雜志首席記者陳慧敏采訪了科思創涂料、粘合劑及特殊化學品亞太區高級副總裁鐘小斌先生,讓他帶領我們了解科思創的計劃和愿景。
陳慧敏:拜耳材料科技為什么會獨立,獨立后有哪些好處?
鐘小斌:原拜耳集團的業務分為三大類:醫療保健、作物科技以及材料科技。前面兩塊屬于生命科學,后者則為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共通點都是分子結構,區別是生命科學更多是對人和動植物,而材料科學是基礎化工,如聚氨酯、聚碳酸酯等。生命科學業務是輕資產,同時也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材料科學是比較基礎的,依靠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投資,業務發展長期、穩定。單獨來看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在各自領域都是領導者,所以最佳的決策就是拆分成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一個專注在生命科學,一個專注在材料科學。就科思創而言,獨立上市為公司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空間和資金支持,有更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上市之后,我們仍然是一家行業翹楚的化工公司,且和資本市場對接,有了直接融資的能力,只要有好的投資項目和規劃,就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公司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陳慧敏:為什么獨立后更名為科思創?科思創業務范圍有什么改變?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呈現出了增速放緩的態勢,針對這種情況,科思創會有什么新的策略來應對?
鐘小斌:新公司名Covestro 由幾個詞意組合而成,字母C和O取自英文“合作(Collaboration)”一詞,我們業務的基礎是通過與客戶的合作,不斷開發新產品和解決方案;VEST (Investment)寓意公司在最先進生產設備上的大力投資,我們在全球有著廣泛的生產和研發網絡;最后的字母組合STRO(Strong)詮釋著公司的雄厚實力-- 領先的市場地位和卓越的員工團隊。科思創獨立出來,專注于材料科學,暫時我們并沒有戰略方面的改變,原來的核心業務依然不變。比如涂料、粘合劑及特殊化學品業務部、聚碳酸酯和聚氨酯業務范圍都沒有改變。我們的市場戰略仍是通過產品、流程等方面的不斷創新帶來持續的業務增長,同時給我們的合作伙伴帶來價值。
新常態是非常熱門的話題,我覺得首先中國經濟是增長的,其次中國市場足夠大足夠有吸引力,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給我們帶來的增長。關于如何在新常態強大壓力和競爭中脫穎而出,我覺得還是靠創新。創新除了高性能的產品、個性化解決方案,在新常態下國家政府所倡導的節能環保也是一個重要方向,我們也積極在這些方面開展研發工作,不斷推出新的可持續的膠粘劑應用產品。我們非常相信和看好中國市場,同時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承諾也保持不變。我們在上海漕涇有世界一流的生產基地,在金橋有亞太區的研發基地,在整個亞太有非常好的團隊,因此,我們非常有信心在新常態下仍然可以非常好的發展業務。
陳慧敏:請問科思創獨立后將會在哪些方面創新,會推出哪些新產品?這些產品將重點應用在哪些領域?
鐘小斌:科思創一直致力于為各行業的客戶開發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為客戶帶來價值。科思創的創新主要表現在產品、應用領域和流程工藝方面。
首先是產品和應用領域的創新。主要集中在聚氨酯技術,應用于膠粘劑和涂料等領域。上個世紀50年代,我們發明了HDI脂肪族異氰酸酯,80年代發明了水性的聚氨酯分散體和水性聚氨酯固化劑,今年我們推出了一個基于生物基的新產品PDI(環戊二異氰酸酯),是含有70%生物基的原材料。產品方面我們不斷開發一些革命性的創新產品,比如把異氰酸酯應用在飛機,家具,建筑及電子產品涂料。
其次是生產流程的創新。如何能在生產過程中既符合環保要求又能提高生產效率是非常難的。我們生產TDI、HDI的工藝主要是用氣相技術,該技術可以大大減低能源的消耗高達60%;還有一種叫“氧氣去陰極化技術”,這項從鹽酸中提取氯氣的技術大概可以減少30%的電能損耗;另外還有些前瞻性的創新。目前生產化工用的是原油、天然氣等化石原料,這些原油原料總有一天會耗盡,需要我們有一些長期持續的原油原料保證100年、200年之后的發展。我們有一個技術是把二氧化碳的碳原子提煉出來生產聚合物,這個技術在歐洲被稱為“Dream
Technology”,目前已成功完成了大生產規模化。我們在德國已經在建一個5000噸的生產裝置。創新融入了我們的產品、應用和工藝之中。

陳慧敏:剛才提到科思創產品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在汽車、建筑、電子產品等這么多領域中,您比較看好哪一塊的發展前景?
鐘小斌:關于應用領域,我覺得科思創在比較核心的行業和領域都擁有大的市場和一定的地位,此外,國家的發展趨勢和法規帶來的一些新的行業的應用領域我們也特別關注。
同時我們也非常注重給這些應用企業和領域提供好的解決方案,首先應有差異化的產品,比如固化劑,雖然很多公司在推出類似的產品,但我們的產品系列更廣泛,除了標準的固化劑產品,我們還有很多特殊差異化的產品,比如快干型的、低黏度的等。基于我們成熟的市場應用經驗,給客戶的產品也帶來差異化。其次,除了核心產品差異化,我們也在看發展前景比較好的應用領域。比如服裝,中國是一個大的世界生產基地,以后我們希望推出更多環保的水性產品替代目前溶劑型產品,在新業務里面找到更好的發展。另外女士用的化妝品也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行業,我們也在開發聚氨酯的應用。最后,我們也非常關注將來的技術,比如3D打印我們已開始投入,雖然暫時沒有成熟的解決方案,但是這代表一個未來,我們作為創新型公司會繼續投入。
陳慧敏:10月6日科思創已在法蘭克福上市,能否介紹下這方面的情況?最近股票比較震蕩,選擇在這樣的時期上市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對于科思創發展有哪些好處?
鐘小斌:10月6日,科思創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上市后我們是歐洲第四大的化學公司。選擇當下的股市環境中上市,首先表示我們對公司業績和前景非常有信心。10月6日公司發行的股價是24歐元,此后一直都是在25-26歐元之間,市場的表現已經證明了即使在非常嚴峻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仍會有一個理性的分析。其次,市場表現也證明了我們是一家有發展前景的公司,基于我們的創新給市場和投資者帶來的價值,我們仍會繼續這樣的創新策略,為我們的股東和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陳慧敏:中國是膠粘劑行業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也是科思創比較大的市場,請問科思創在這個市場的定位是怎樣的,有哪些目標和規劃?
鐘小斌:上市之前中國已經是我們戰略性的市場,我們對中國的承諾,無論是生產、技術,還是銷售團隊始終如一。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經濟實體,膠粘劑行業發展也非常快。而我們把公司定位為膠粘劑細分市場的領頭羊,如聚氨酯原材料,我們的目標是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方案,引領行業升級轉型,幫助客戶提升產品競爭力。作為行業的創新引領企業,我們一直致力于國內研發資源的投入,一方面擴大了膠粘劑實驗室的規模,擴充了研發團隊;另一方面我們建立了創新實驗室,立足扎根國內市場,從產品設計源頭出發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科思創兩年前在金橋建立了CAS全球第二個產品創新中心,進行新產品的本土開發,可見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在膠粘劑方面,研發團隊推出了多個本土創新的產品,比如最新推出的Dispercoll?U 58,具有非常好的初期性能,如初粘性;同時也具備耐熱、耐水性等后期性能,可應用于多個領域,該產品在各方面發揮其平衡優勢,獲得了市場的積極反饋。另外我們本土創新團隊開發出的單組分PUD可用于鞋膠,它無需現
場進行粘合劑的混合,無保存期限制,提高了效率,并且比目前的手工涂刷生產線更省成本。我們在不斷關注本土市場的需求,也有非常好的研發團隊與產業鏈的合作伙伴持續互動,并不斷開發出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好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陳慧敏:現在一些環保政策已經逼著企業轉型,必須走可持續的路線,您覺得哪些瓶頸是行業比較難克服的,科思創在環保中將扮演什么角色來引領行業發展?
鐘小斌:溶劑消費稅等環保政策是一個大趨勢,科思創堅決支持中國政府這樣的環保舉措。科思創的創新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標準,生產采用非常高的環保標準和安全標準,生產流程也十分環保,產品在應用過程中也能實現可持續性,如節省能源、提高生產效率等。此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思考如何能夠在整個產業鏈貢獻更多,從而推動可持續發展。我覺得大家不要把可持續發展看成一種負擔,要看成業務回報。其實節約材料、能源最終就是節約成本,是非常好的回報。
另外可持續發展必須作為企業的核心策略。科思創有一個3P策略:第一是planet,任何的決定必須不能損害地球、損害環境;第二是People,不能對人造成危害;第三是profit,必須產生一定合理的利潤回報。我們畢竟是做業務的,如果沒有合理的業務回報,談何回報社會和可持續發展。我們希望推動整個產業鏈,從上游到我們的客戶,包括運輸、倉儲、使用以及最后的回收,因此我們有非常清楚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2005年,我們設定了一個目標,到2020年我們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40%,能源效率增加30%,現在我們正計劃重新設定這些指標,我們希望可以貢獻更多。
陳慧敏:從中國的南區銷售經理到大中華區的副總裁,再到這次出任CAS部的亞太區高級副總裁,這10年您對公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您能不能談談就任后的工作設想,對新公司的發展愿景?
鐘小斌:非常幸運能加入之前的拜耳材料科技和現在的科思創,這10年里面我也得到了非常好的發展。在新崗位里我有如下規劃:
第一,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亞太區是一個非常不一樣的市場,各個市場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比如在聚氨酯技術方面的成熟度來講,中國、日本和韓國比較高,東南亞和印度相對較低。整個亞太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的核心策略就是創新,我們不能僅僅把歐美成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簡單的復制到亞太市場,這種方式在市場初期是可以的,但在今天已經越來越成熟的中國市場,需要本土創新。
第二,如何本土創新。首先我們與整個產業鏈保持緊密的合作,確保我們對市場、客戶的需求把握是精準的,能夠把握住整個市場的動向,從而能夠在開發產品時非常有針對性。其次,如何把握本土市場機會。比如家具、制鞋、電子產品、汽車等在亞太占了非常大的份額。亞太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發展的趨勢,比如中國時下最熱門的就是安全、節能、環保,我們必須適時地把我們好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一起推向應用市場,并獲得業務增長。
最后,如何發展本土人才。過去高端人才都是從成熟的國家聘請過來的,他們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但是隨著市場不斷的變大及復雜化,我們不能完全依賴歐美專家,發展本土人才,建立本土強大的研發和技術服務的能力也是關鍵。同時,我們也鼓勵同事到歐美市場進行學習交流,把最新的技術帶回來,提高自身的能力,這樣我們亞太的本土人才成長會更快。

《粘接》首席記者陳慧敏與鐘小斌博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