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青娥
(內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0300)
內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創立于2006年,項目設計生產規模為48 萬噸/年。其中,一期工業化示范項目生產規模16 萬噸/年,生產裝置主要由煤氣化、合成氣凈化、費托合成反應、油品加工等工藝組成。項目于2009年3 月順利產出我國煤間接液化工業化第一桶合格成品油,標志著具有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煤間接液化制油成套技術從中試到工業化完全獲得成功。
伊泰煤制油公司是新組建的企業,經營的是新興產業,大部分員工為不熟悉業務的新員工。新企業、新產業、新員工的現實,帶來了許多企業不會面臨的諸多問題,特別是員工的技術、管理等能力問題。因此,對伊泰煤制油公司而言,構建員工培訓體系、制定體系運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公司員工培訓體系的構建首先要考慮公司的總體發展戰略和公司的現狀,根據公司的總體發展戰略和現狀構建公司的員工培訓體系。員工培訓體系具體如下。
(1)培訓內容體系。包括技術類、管理類、營銷類。針對煤制油公司的情況,確定對哪些崗位實施什么內容的培訓方案。
(2)培訓運行體系。包括組織、工作、操作管理。培訓的運行體系指的是確保培訓內容體系完善實施的保障措施。
(3)培訓考核體系。包括一、二、三級考核。培訓考核體系的作用是對培訓內容實施培訓的效果的實際考評。
全員培訓是人才培養的基礎,企業要在健全組織機構、明確培訓職責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科學合理的全員培訓制度,在抓建設、抓試車、抓安全生產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員工培訓經驗,吸取同行企業的先進做法,綜合考慮各類因素,逐步形成并實施具有煤制油高新產業自身特色、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全員培訓方案及措施辦法,并不斷完善,大力推行。
2.1.1 培訓計劃與內容
首先要開展全面系統的培訓需求調查及分析,然后對調查表進行分析進而制定培訓計劃。對全體員工的培訓,按組織形式分為公司、部門或車間、班組三級;按實施方式分為內部和外派,內部培訓又分為崗前和在崗培訓;按實際要求分為員工素質培訓和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各級各類培訓都要根據員工狀況、實際需求,制定計劃報公司審核備案。
2.1.2 培訓管理
良好的培訓管理要建立全員培訓考核與評估機制。做好專項檢查培訓教案記錄、學員考勤;重點抽查培訓計劃的落實與實施控制、筆試和操作測試,綜合測評培訓效果,評估培訓內容、效果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和實用性;普遍檢查培訓進度安排、教材實用性、考試發證規范性、各種培訓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等方面的規范管理。培訓考核評估結果作為績效考核的依據之一,記入員工個人培訓檔案,作為員工晉升、聘用及崗位、工資調整的參考依據。
企業要根據全員培訓計劃,結合各種實際情況,多管齊下開展多種形式的員工強化訓練活動,使得培訓工作收到更好效果。
2.2.1 以師帶徒
①要完善“以師帶徒”責任狀,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與實施辦法。②對“以師帶徒”培訓過程與效果進行督促檢查與考核評比。③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師傅有計劃地為徒弟安排工作任務、傳授經驗與技能,幫助徒弟盡快提高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能。企業對于成效突出的師傅要給予獎勵。④新員工要主動加強業務學習,強化實際操作水平,不斷提高解決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力爭在最短時間能夠獨立完成本崗位的操作任務。對于表現突出的徒工應給予獎勵。⑤企業可將“以師帶徒”工作評比結果作為車間績效評定的重要依據。
2.2.2 崗位練兵
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產管理與崗位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操作水平,杜絕因操作不當發生事故,企業每年進行一次崗位練兵與比武活動。①要求工藝車間技術員以上人員能熟練畫出分管崗位的流程圖;熟記工藝指標;熟練掌握分管崗位設備狀況。②工藝車間班組長、操作工能熟練畫出分管崗位的流程圖;熟記工藝指標,熟悉對應的現場位置與操作常識;熟練掌握崗位設備狀況。③車間的設備管理人員,能熟練畫出分管崗位的流程圖、設備簡圖,熟記相應主要設備的技術參數、結構原理和性能,熟悉設備管理的相關規定。④電氣車間技術員以上人員,熟知分管區域內主要用電負荷的技術參數;清楚電動機的運行與維護常識;熟練掌握繼電保護裝置的工作原理、定值設定、故障處理等。⑤電氣車間的崗位操作工、班組長,能夠畫出所在崗位的系統圖;熟練地掌握倒閘操作;清楚電動機的運行與維護常識;熟知分管區域內主要用電負荷的技術參數及具體位置。⑥儀表車間的崗位,全員要掌握相應轄區儀表的調節回路、控制方式;正確熟練地使用與維護校驗儀器、現場儀表,并熟悉其工作原理;清楚現場每個儀表、閥門的準確位置,并能夠畫出流程圖。對其他安全生產管理、服務類崗位也都要規定標準要求。
2.2.3 貢獻激勵
為了激發員工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與潛能,打造精干高效的員工團隊,建立融洽和諧的員工關系,引導并激勵員工不斷提高技能,增強責任感,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促進企業整體績效與管理水平的持續提高,從激勵機制角度培養人才,企業應當制定推行員工貢獻激勵辦法。對員工的貢獻采取多層次的激勵辦法;在首次激勵表彰的基礎上,實行積分制激勵。按時段制定實施詳細的員工月度、季度工作激勵制度,建立特殊貢獻激勵機制、年度貢獻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自學熱情和工作積極性。
企業為了培養造就一批煤制油專業的優秀人才,構建人才成長平臺,為企業的發展不斷培養人才、儲備人才,在全員培訓的基礎上,還要制定實施人才培養工程。
3.1.1 人才隊伍基本目標
根據企業發展需要,通過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培養一支精通管理、技術與操作的后備骨干團隊。大力培養選拔出后備干部、復合型技術員、雙崗位主操工、單崗位主操工,作為企業發展的人才儲備。
3.1.2 人才培養目標
所培養的后備干部,不僅具有解決所在車間兩個以上單元或全車間設備或工藝問題的能力,而且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溝通協調能力,能夠勝任車間主任、副主任的崗位工作。所培養的復合型技術員,達到熟練解決所在車間兩個以上單元設備或工藝問題的能力,成為稱職的設備、工藝技術員或主管工程師。所培養的雙崗位主操工,具備安全、熟練操作所在車間兩個不同崗位或所有崗位工作的水平,成為車間設備、工藝技術員或班組長的后備人選。通過針對性培養使95%的副操工到三年后達到各崗位主操工的水平。
3.2.1 人才培養初選條件
初選基本條件包括具有不斷創新的科學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認同本企業文化,自覺奉獻;嚴格遵守本企業的規章制度,無任何違章違規行為或記錄;能夠主動自覺學習,善于鉆研業務;工作認真,嚴謹負責,任勞 任怨。
3.2.2 人才培養初選
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開展人才培養初選活動。通過民主評議等方式,推薦各類候選人,依據推薦名額,協調有關部門、各車間分類組織會審后,報公司領導辦公會議審定人選,正式列入培養計劃,統一備案管理。公司與入選人員簽訂“培養協議”,明確員工培養期滿在公司的服務年限以及員工違約賠償等事宜。
選定人才培養候選人后,要建立分層次、多渠道的人才培養教育體制。①公司級培訓,重點負責后備干部的培養。②外派培訓,分批組織初選人員到國內專業院校、科研院所或同行企業進行相關理論與專業技能培訓。③部門、車間級培訓,重點對復合型技術員與操作工進行培養。④部門、車間內部集中培訓。⑤崗位練兵培訓,各車間在認真落實師傅傳、幫、帶培訓的同時,按季度組織崗位練兵或技術比武活動。⑥輪崗培訓,由專業部門依據各車間的實際情況,組織各車間有步驟地開展工藝與設備人才初選人員的輪崗培訓,使復合型技術員、操作工的候選人員熟練掌握第二、第三崗位的專業技術與操作知識。⑦交替培訓,各部門、車間有計劃地采取“寓學于教”的方式,按層次進行交替培訓講解。⑧崗位技術員培養,各部門、車間在進行復合型技術員培養的同時,繼續強化對單一專業技術員的選拔與培養。
初選人員經過系統培訓與教育后,以車間為單位,按專業、分層次,通過理論與操作考試、考核、測評等方式,分別進行專業知識、操作技能考試,崗位現場測試與評議,年度績效成績考核,日常單項培訓成績考核,組織協調能力測評,安全生產管理考核,成本績效管理考核,班組建設考核。按各項目所占綜合評定權重,得出候選人分數。在上述考核的基礎上,將員工貢獻激勵得分作為加分項,按比例計入各類后備人才認定考核的總分進行綜合評定。根據人才培養工程的培養計劃最終確定合格的入選人員。
伊泰煤制油公司針對通過建設、安裝、調試、生產等過程,制定嚴密可行的員工培訓規劃與實施方案,從不同階段、不同方式、針對不同員工不斷加強員工培訓、人才培養,訓練出一批煤制油管理、技術、操作的優秀人才,保障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從而優化工藝流程、節能消耗、提高環保管理水平,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公司競爭力,以“用好現有人才、儲備未來人才”為目標,為我國煤制油產業由示范型企業向規模化生產轉變培養更多的優秀實用人才,為煤制油產業保持世界領先水平創造基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