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健端
口腔內科疾病的臨床觀察
程健端
目的 分析口腔內科疾病的臨床診斷、治療情況。方法 選擇口腔內科疾病的患者150例為研究對象,應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15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 150例口腔內科疾病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為83.33%(125/150),高于女性患者16.67%(25/150);齲病以及根尖周炎的發病率較高,分別為40.00%(80/200)以及30.00%(60/200),應給予針對性治療;本研究給予患者的牙髓治療、根管治療療效顯著。治療方案以充填術、根管治療為主,分別為47.50%(95/200)以及45.00%(90/200)。結論 在臨床工作中,口腔內科疾病是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日后需提醒患者注意口腔清潔,提高治療手段,有效防治口腔疾病。
口腔內科疾病;臨床分析;診斷
相對于一般疾病而言,口腔內科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生活影響較大,由于疾病發生在口腔內部,患者每天的口腔清潔工作以及治療都要在口腔內部進行,藥物帶來的刺激以及疾病痛苦,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了很大影響。口腔內科疾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同時也是醫學研究的重點課題,不同的口腔內科疾病對患者造成的影響存在差異。本研究主要對口腔內科疾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2年3月前來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中醫院診治口腔內科疾病的患者150例為研究對象,男125例,女25例;年齡5~63歲,平均(35.2±4.5)歲;150例患者共計200個患牙。排除患者的影響性疾病,例如肝腎功能障礙、心臟病等。
1.2 方法
1.2.1 診斷 主要對口腔內科疾病中的幾個常見病類型進行診斷分析:第一,診斷患者是否患有齲病,主要包括淺齲病、中齲病、深齲病3種[1]。口腔內科疾病的類型較多,除上述3種疾病以外,還有口臭、口腔潰瘍等,淺齲病、中齲病以及深齲病屬于臨床上的常見疾病,倘若得不到有效治療,則會引發口臭、口腔潰瘍等疾病。第二,診斷患者是否出現牙根尖周病,例如急性根尖周炎等。該種疾病屬于口腔內科的常見疾病,對患者身體影響較大。急性根尖周炎類的疾病,發病急、痛苦大,多數患者在就診過程中,都會因為口腔過于疼痛,采取止疼藥,并且長期服用。第三,診斷患者是否患有牙周病[2]。牙周病對患者造成的影響并不是特別大,但依然要引起重視。第四,診斷患者是否出現牙髓病[3],牙髓病雖然不是特別常見的,可一旦患有該疾病,將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口腔健康,常見的牙髓病包括急性牙髓炎、牙髓變性等[4-5]。第五,診斷患者是否患有其他類型的口腔疾病,例如四環素著色牙[6]等。
1.2.2 治療 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結合以往的治療經驗和當下的治療標準,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第一,采用填充術治療患者的口腔內科疾病,該治療方式主要用于治療齲病,應用一次性填充的方法治療,力求治愈患者。第二,根尖周病的治療中,治療方法如下:根管開放、根管預備、根管消毒、根管充填修復等[1]。第三,牙周病的治療方法為,牙齦上潔治,牙齦下刮治,牙周上藥牙周翻瓣等[7]。其他口腔內科疾病不做過多闡述,主要是依據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患者的年齡采取有效治療。
患病人群性別方面,150例口腔內科疾病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為83.33%(125/150),高于女性患者16.67%(25/150)。
患病情況方面,齲病以及根尖周炎的發病率較高,分別為40.00%(80/200)以及30.00%(60/200),應給予針對性治療;牙周炎發病率為20.00%(40/200),牙髓炎發病率為17.50%(35/200),其他疾病發病率為7.50%(15/200)。本研究給予患者的牙髓治療、根管治療療效顯著。
治療方案方面,以充填術、根管治療為主,分別為47.50%(95/200)以及45.00%(90/200)。牙周治療構成比為25.00%(50/200),牙髓治療構成比為15.00%(30/200),其他治療構成比為2.50%(5/200)。
3.1 男女患者比例 本研究結果顯示,150例口腔內科疾病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為83.33%(125/150),高于女性患者16.67%(25/150)。男性患者比例之所以比女性患者高,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與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更注重口腔疾病的防治,能及時發現口腔疾病,及時治療,保證口腔健康。第二,男性患者不如女性患者注重口腔衛生保健,日常生活中,男性患者往往缺乏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識,導致口腔內容易滋生細菌,引發口腔疾病。
3.2 疾病分類及治療類型 經過大量的臨床討論與分析,認為牙病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齲病。該階段屬于牙病的初始發病階段,倘若接受正確的治療,并且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治愈率較高,不容易引發嚴重牙病。第二階段為牙髓病。該階段意味著患者的牙病必須引起重視,除了采用傳統的治療手段外,還要定期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盡量不要讓病情惡化,要從根本上保證患者的口腔健康。第三階段為根尖周病。該階段屬于嚴重階段,無論是哪一個年齡段的患者,都必須接受嚴格治療,而且治療效果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患者的日常習慣具有密切關系。本研究認為,由于淺齲病及中齲病時期,給予患者保髓治療,是最好的治療時期,這一研究結果與邊專、范兵在《我國牙髓病治療的現狀分析》一文中所得到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8]。但是,由于淺齲病及中齲病患者往往自覺癥狀不明顯,無法自我判斷是否為齲病,并且很多患者認為只要牙齒沒有發生疼痛就不需要進行治療,這種錯誤觀念導致患者容易忽視早期齲病防治,等到患牙發生明顯的疼痛癥狀時,牙病往往已經發展至牙髓炎甚至根尖周炎階段,無法進行保髓治療。
本次臨床研究中分析認為,150例口腔內科疾病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為83.33%(125/150),高于女性患者16.67%(25/150);齲病以及根尖周炎的發病率較高,分別為40.00%(80/200)以及30.00%(60/200),應給予針對性治療;本研究給予患者的牙髓治療、根管治療療效顯著。 治療方案以充填術、根管治療為主,分別為47.50%(95/200)以及45.00%(90/200)。結合以上討論認為:在臨床工作中,口腔內科疾病是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日后需提醒患者注意口腔清潔,提高治療手段,有效防治口腔疾病。
[1] 鄒波.兒童口腔健康狀況分析及口腔疾病相關因素分析和預防[J].當代醫學,2014,20(8):163-164.
[2] 沈碧強,林小清,陳春燕.復方氯已定含漱液口腔護理對預防VAP發生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12):49.
[3] 邵剛.口腔內科疾病的臨床探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22:33-34.
[4] 鄒小滿.421例兒童口腔內科疾病回顧性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168.
[5] 哈斯也提.玉素甫.口腔內科疾病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2,2(9):161.
[6] 張學洋.兒童心理行為對口腔內科疾病治療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14):108-109.
[7] 黎娟.西瓜霜噴劑在兒童口腔疾病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3,19(8):116-117.
[8] 邊專,范兵.我國牙髓病治療的現狀分析[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1,46(12):717-72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9.011
江西 333200 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中醫院(程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