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欽
手術治療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的臨床分析
劉 欽
目的 分析手術治療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患者86例,進行手術治療。結果 86例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均治愈出院。術后無切口感染、無腹腔膿腫及腸瘺等并發癥發生。結論 對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患者行手術切除術具有很好的臨床效果,能有效預防闌尾炎切口感染,術后能有效減緩患者疼痛,并有效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急性壞疽性闌尾炎;手術;處理技巧
急性闌尾炎是常見的外科疾病,居各種急腹癥之首。由于闌尾切除術病癥程度不一,其處理難度差異較大,在急性闌尾炎中,屬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病情最為復雜[1]。由于壞疽穿孔性闌尾炎腹腔污染嚴重,且盲腸水腫嚴重,在手術治療中,闌尾殘端的處理十分困難,經驗并不豐富的醫師在處理過程中容易失誤,給患者的治療帶來嚴重影響[2]。本研究選取急性壞疽性闌尾炎患者86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景德鎮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患者86例(男49例,女37例),年齡8~84歲,平均年齡(39.0±7.5)歲;其中初發患者56例,復發者例30例;兒童患者9例,60歲以上老年患者15例,孕婦患者1例。患者發病時間在12h以內患者8例,1~3d患者68例,3d以上患者10例。臨床表現:轉移性右下腹疼痛57例,全腹持續性疼痛15例,下腹持續性疼痛14例,其中疼痛伴有發熱癥狀患者77例,疼痛伴有惡心癥狀患者80例,疼痛伴有腹瀉患者14例,反跳痛患者80例,出現肌肉緊張癥狀患者82例。同時對86例患者進行白細胞輔助檢查。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計數在(10.0~20.0)×109/L的患者有74例、在10.0×109/L以下者7例,在10.0×109/L以上者5例。
1.2 方法 在闌尾炎切除手術前60min采用滴注方式經靜脈注入足量抗生素,然后做好患者切口部位的保護準備工作,并做好麻醉處理。手術切口要依據病患臨床病癥來選取切口方式,一般選取買時切口或下腹經腹直肌切口,一般切口長度在3~5cm。采用常規方法切開患者腹腔,并對腹腔內糞性物質及膿液吸干,做好周圍粘連物的分離工作,逐步露出闌尾,采用常規方法分離、切斷及闌尾根部包埋[3-4]。根據患者壞疽程度、部位行差異性手術方式治療:(1)盲腸壁水腫程度較淺-常規闌尾炎切除術;(2)闌尾根部或盲腸壁部位壞疽-先切除闌尾,再切除壞疽失活組織,對切除后的盲腸壁采用間斷性縫合術縫合,并放置膠管引流1根;(3)整個闌尾根部完全壞疽,僅有部分殘余-則需對全部壞疽組織進行清除,再采用醫用生物蛋白膠覆蓋闌尾殘端,并放置膠管引流1根。最后對用生理鹽水加甲硝唑對腹腔內進行清潔,并做好腔內積液清除,然后關腹,縫合腹膜層,最后對手術創口用生理鹽水加甲硝唑清洗并止血[5]。術后進行常規抗感染護理。
2.1 手術方式 行常規闌尾炎切除術患者41例(47.67%),切除闌尾及壞疽失活部位患者15例(17.44%),切除全部壞疽部位患者30例(34.88%)。
2.2 治療效果研究 86例患者經病理證實,均屬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病癥。對86例患者術后48h進行觀察,患者恢復良好,且患者無引流液引出。并對患者進行B超復查,驗證患者腹腔及盆腔內無積液,并拔出引流管。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切口感染、腹腔膿腫等并發癥出現,全部病患健康出院。
2.3 術后診斷結果 在收治的86例患者中,有8例未進行B超檢查,進行B超檢查的患者有72例B超顯示右下腹部有明顯液性暗區,其區域范圍在1.5cm×1cm~10cm×5cm,其余剩余6例患者未發現異常情況。術后病理診斷與術中相符。
闌尾炎主要因內腔阻塞并產生積膿,并導致腹腔內壓力上升,炎癥還會波及闌尾系膜靜脈,而形成血栓性靜脈炎。上述病癥都會對闌尾壁血液循環產生影響,甚至導致闌尾壁壞死。在闌尾切除過程中要注意仔細查看闌尾顏色,一般呈暗紅色或黑色則表明闌尾壞死,并容易形成闌尾穿孔,最終引起彌漫性腹膜炎或濃腫等并發癥發生[6]。在對此類急性壞疽穿孔行闌尾炎手術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以防止并發癥發生確保手術效果。
3.1 做好手術切口處理工作 由于闌尾炎治療以手術治療最為常見,而切口感染目前是闌尾炎最為常見的術后并發癥,其感染率近10%,病癥為穿孔并伴有彌漫性腹膜炎患者感染率更是高達30%。通過臨床調查,導致患者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為切口殘端受到污染而引流不當造成。因此,在臨床手術過程中,要做好切口感染的預防,切口清理過程中,要用生理鹽水加甲硝唑注射液等抗厭氧菌藥物對切口及腹腔內反復清洗,并清除清洗過后的液體,同時清理病灶,此外還要利用紅外燈對切口每天進行理療。采用75%酒精或安爾碘濕敷等預防切口感染,收治的86例患者在1個周期內全部愈合[7]。
3.2 做好腹腔膿液清除工作 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還有一種較為常見的并發癥即盆腔膿腫,一般患有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的患者有15%左右的群體會伴有盆腔膿腫。在此類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因為壞疽穿孔性闌尾炎腹膜炎的范圍較大,且腹腔滲透物較多,需要注意在手術過程中對腹腔膿液組織進行深度清除,最后用生理鹽水加甲硝唑注射液對腹腔內反復清洗。在手術治療中,一般對壞疽距離盲腸壁超過5mm者,對手術進行觀察,當盲腸壁水腫程度較輕,且對壞疽處理情況比較滿意的患者,可不放置引流管;當壞疽穿孔部位據盲腸壁不足5mm,且水腫較為明顯,則需要放置引流管,以便術后觀察。
3.3 做好闌尾殘端處理工作 闌尾根部出現壞疽,且盲腸壁伴有炎癥的患者,術后極容易發生糞便瘺,在本院救治的86例患者中根部壞死的患者有51例,由于其闌尾殘端處理后或由于完全壞疽導致闌尾殘端無法辨別,采用生物蛋白膠或大網膜對殘端部位覆蓋,防止闌尾殘端瘺[8]。
[1] 卞長青,賈樹旺.急性壞疽性闌尾炎穿孔56例診治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0):68.
[2] 張凌云.20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的治療體會[J].求醫問藥,2012,2(9):253-254.
[3] 裘曉華.27例壞疽性闌尾炎的手術治療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l(21):633-634.
[4] 胡孝勇.急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的外科手術治療體會[J].當代醫學,2013,19(32):51.
[5] 廖丁古.淺析化膿性闌尾炎手術切口脂肪層下放置引流對切口愈合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3,19(34):113-114.
[6] 邱志云.探討急性壞疽性闌尾炎穿孔手術方式[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2):2698-2699.
[7] 苗寬宏.急性壞疽性闌尾炎46例手術時機選擇和治療體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6):1360-1361.
[8] 孟凡玉.外科治療老年急性闌尾炎的臨床體會[J].當代醫學,2014,20(3):59-6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9.028
江西 333001 景德鎮第三人民醫院普外二科(劉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