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淵 李雪貞
中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的臨床觀察
徐文淵 李雪貞
目的 分析中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的原因與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80例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患者采取控制飲食以及運動方法進行治療,總結治療效果。結果 80例患者中有50例(62.5%)患者治愈,12例(15.0%)患者顯效,8例(10.0%)患者好轉,10例(12.5%)患者無效。整體有效患者62例,整體有效率為77.5%。結論 老年女性糖尿病通常會伴隨泌尿系統感染,患者年齡越大在臨床上的表現就越多樣,不同患者的致病菌以及藥物敏感性均不同。患者及時接受藥敏試驗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是決定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
中老年女性;糖尿病;泌尿系統感染
資料顯示,我國中老年糖尿病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伴有冠心病,二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壓,而糖尿病患者伴隨泌尿系統感染的發生率也達到38%以上[1]。泌尿系統感染常發生于中老年女性,60歲以上女性尿路感染的發生率高達15%。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低下,容易患上感染性疾病[2]。本研究對80例中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其臨床相關因素,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3月~2013年3月入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80例中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患者,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7.21±3.2)歲;糖尿病病程2~16年,平均病程(8.2±1.6)年。80例患者中1型糖尿病1例,2型糖尿病79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值(13.5±1.20)mmol/L,餐后2h的血糖平均值(15.7±1.50)mmol/L。80例患者中有62例患者伴隨著尿急尿痛的癥狀,伴隨發熱15例。
1.2 入選診斷標準 患者均符合WHO1998年修訂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泌尿系統感染標準為一次清潔中段尿細菌定量培養大于10000/mL。
1.3 病原學分類與耐藥性 患者均進行清潔中段尿培養與藥物敏感測試。其中尿培養陽性58例。在58例陽性病例中大腸桿菌36例,金黃色葡萄球菌10例,糞鏈球菌8例,乳酸桿菌4例。患者細菌對各類抗生素的耐藥狀況:革蘭陰性桿菌對一代頭孢、阿莫西林的耐藥率較高,對三代頭孢菌素較為敏感,對萬古霉素最為敏感。大部分菌株對亞胺培南敏感。哌拉西林、頭孢唑西林耐藥率均高于80%。
1.4 方法 對患者采取控制飲食以及運動治療法。基于胰島素或口服藥物將血糖控制在正常值。對患者開展健康知識教育普及,包括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禁忌等。告知患者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害以及治療難度;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的起病原因以及合理措施預防措施,增強患者對該病的認知程度,并且積極配合治療,從而達到積極治療、主動預防、降低復發效果的目的。
尿培養陽性患者按照藥敏試驗結果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進行泌尿系統感染治療。維持7~10d的持續治療。尿培養呈陰性的患者以臨床經驗為標準選擇適當的抗菌藥物,日常多飲用開水,多次排尿。
1.5 療效評價標準 第2屆全國腎臟病學術會議規定的療效判定標準。治愈為感染癥狀消失,尿常規與尿菌轉陰;顯效為感染癥狀消失,尿常規轉陰,尿菌落計數減少;好轉為感染癥狀緩解,尿常規轉陰;無效為臨床癥狀無明顯緩解或減輕甚至加重。整體有效率為痊愈和顯效之和。
80例患者中,在經過1~2個療程的治療后70例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水平處于6.0~7.6mmol/L,尿路感染癥狀消失,尿常規檢查正常。50例(62.5%)患者治愈,12例(15.0%)患者顯效,8例(10.0%)患者好轉,10例(12.5%)患者無效。整體有效患者62例,整體有效率為77.5%。
糖尿病患者十分容易并發其他病癥,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統感染十分常見[3]。其出現泌尿系統感染的幾率高于正常人的10余倍,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導致:(1)女性泌尿系統的解刨學特點較為特殊,相對男性更加容易發生感染[4];(2)女性糖尿病患者年齡大小和病程長短會導致血糖長時間處于波動狀態,并且在女性糖尿病患者排尿后容易殘留糖分過高的尿液,從而為細菌的滋生和培養創造條件[5];(3)中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免疫能力低下,往往會出現各類感染癥狀,加之長時間使用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從臨床觀察來看,年齡越大的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泌尿系統感染病情就越嚴重。
中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應該堅持口服藥物或注射胰島素來主動控制血糖含量,強化運動強度,攝入足量的飲用水和熱量,避免出現高滲性昏迷[6]。患者良好積極的心態是預防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的重要基礎。導致女性糖尿病患者并發泌尿道感染的因素眾多,臨床癥狀表現也不盡相同。在選擇抗菌藥物時要進行嚴格的細菌檢查[7],選擇高效、敏感的抗生素,根據藥敏試驗結果調整藥物使用,泌尿系統嚴重感染的患者可以考慮聯合應用抗生素。一般建議選擇大劑量、短時間的治療,以保證感染部位維持標準血藥濃度[8]。
經本次實驗證明,對中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采取控制飲食以及運動的綜合方法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控制血糖,尿常規與尿菌轉陰,尿菌落計數減少。要幫助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樹立信心,有正確的認識。大部分的血糖是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的,必須盡快改變生活習慣。尤其是對合并尿路感染病癥,一定要制定合理的預防措施,增強患者對該病的認知程度,并且積極配合治療,以達到積極治療、主動預防、盡量降低復發的效果。
綜上所述,老年女性糖尿病通常會伴隨泌尿系統感染,患者年齡越大在臨床上的表現就越多樣,不同患者的致病菌以及藥物敏感性均不同。患者及時接受藥敏試驗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是決定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
[1] 王欣悅,郭暉,王月娟,等.糖尿病患者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3):444-445.
[2] 劉佳,孫文明,湯志亮.128例中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5):437-438.
[3] 郭玉珊,裴育紅,黃海.頭孢硫脒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療效與安全性[J].當代醫學,2008,7(145):139-140.
[4] 鄧學翠.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的護理[J].當代醫學,2013,11(25):437-438.
[5] 高裕慧.中老年女性患者糖尿病并尿路感染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3):179-180.
[6] 秦雅唯,柴穎,吳黎明.163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臨床資料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8(8):744-746.
[7] 孔令敏.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臨床分析[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2,8(1):51.
[8] 王素琴.282例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J].臨床醫藥實踐,2012,21(7):531-53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9.063
江西 336000 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徐文淵 李雪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