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軍
鼻息肉鼻竇炎患者應用鼻內窺鏡手術治療效果分析
李曉軍
目的 研究鼻息肉鼻竇炎患者應用鼻內窺鏡手術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225例鼻息肉鼻竇炎患者,所有的患者均采用鼻內鏡手術摘除鼻息肉和鼻竇開放手術,術后給與相應的處理和護理措施。結果 有164例患者完全治愈,56例患者的病情明顯好轉,還有5例患者的病情沒有得到明顯的控制,治療沒有任何效果,所有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78%。結論 依據本文結果,鼻內鏡手術的治療方式,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減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手術治療的有效性。
鼻息肉鼻竇炎;內窺鏡手術;治療效果
鼻息肉和鼻竇炎是耳鼻喉科的多發疾病,在臨床上非常普遍,而且病程的時間較長,容易反復的發作,利用傳統手術的方式,無法徹底的根治,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困擾[1]。近年來,國內廣泛開展的內鏡手術,可以很好的清除病灶,同時重建鼻腔的通氣和引流,從而恢復鼻腔黏膜的生理功能,達到治療鼻息肉和鼻竇炎目的[2]。為了進一步研究鼻息肉鼻竇炎患者應用鼻內窺鏡手術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25例鼻息肉鼻竇炎患者,其中男135例,女90例,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41.3±5.2)歲,其中單側鼻息肉鼻竇炎患者79例,雙側為146例,其中76例患者有膿性鼻涕,6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頭痛,66例患者有鼻塞的現象,15例患者出現嗅覺異常。手術前對所有患者進行鼻竇冠狀位和軸位的CT和鼻內鏡檢查,根據鼻息肉鼻竇炎的臨床分型和分期標準,Ⅰ型54例,其中1期9例、2期24例、3期21例;Ⅱ型116例,其中1期38例、2期36例、3期42例;Ⅲ型55例。有些患者接受過其他的方式治療,但是治療的效果不夠理想,所有患者在鼻內窺鏡手術之前,均沒有檢查出相關的重大疾病。
1.2 方法 鼻內窺鏡手術方案的制定,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通常情況下,只有Ⅱ型3期和Ⅲ型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即可,其余的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在實際的手術中,患者仰臥在手術臺上,直接進行全麻,或者在鼻內鏡的基礎上,進行鼻腔表面麻醉、鼻甲后端浸潤麻醉等,然后實施Messerldinger式的手術,首先切除多余的鼻息肉,然后對鉤突進行切除和剝離處理,使篩泡處于完全敞開的狀態。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患者的鼻竇口存在問題,如息肉或者瘢痕等,要增大鼻竇口,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去除對應的病灶,在實際的清理中,應該盡量采用銳性切除,減少組織間的撕扯,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如在術前的檢查中,發現患者的鼻腔結構存在變異,在實際的手術中,要對鼻腔結構進行矯正,例如患者的鼻甲肥大,就要采取切除的措施,為了保證患者鼻子功能的正常,會保留部分中鼻甲,術后的清理工作,通常采用凡士林海綿等,填塞患者的鼻腔,根據患者實際的恢復情況,在2天左右后取出,然后每天用生理鹽水等清洗,并給與必要的抗感染治療和護理。
1.3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中華醫學會制定的鼻內鏡手術治療療效評價標準,將治療的結果分成治愈、好轉、無效3種,治愈是指患者的所有癥狀消失,在內鏡的檢查中,患者的鼻竇口正常開放,沒有任何的病變;好轉是指部分癥狀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如頭痛和鼻塞減輕,在內鏡的檢查中,鼻竇的黏膜部分還有肥厚和水腫等情況;無效是指癥狀沒有明顯的改善,在內鏡的檢查中,鼻竇口仍然有狹窄和閉鎖等現象,竇腔有較多的分泌物[3-4]。
225例鼻息肉鼻竇炎患者經過治療后,有164例患者完全治愈,56例患者的病情明顯好轉,還有5例患者的病情沒有得到明顯的控制,其中Ⅲ型2例,Ⅱ型3例,治療沒有任何效果,所有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78%。對比3種類型的鼻息肉鼻竇炎治療效果,發現Ⅲ型治療效率為96.36%(53/55),Ⅱ型治療有效率為97.41%(113/116),Ⅰ型的治療效率為100.00%(54/54),3組相比數據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鼻內窺鏡手術的治療,沒有患者出現感染或者其他的并發癥。
鼻息肉和鼻竇炎的發病,主要是由于鼻黏膜的上皮受到了刺激,如慢性的炎癥等因素,使得鼻粘膜表面突起,形成新的組織,從而出現鼻粘膜增生,導致鼻腔的阻塞,患者就會表現出通氣不暢等臨床癥狀,在實際的臨床檢查中,鼻息肉鼻竇炎患者的主要癥狀就是頭痛、鼻塞、流鼻涕、嗅覺變差,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5]。傳統的治療鼻息肉鼻竇炎的方式,主要是藥物和常規手術兩種,但是實際的治療效果較差,很難完全達到治愈的效果,大多是暫時性的治愈,不久后再次復發,使得很多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而近些年興起的內鏡手術等治療方式,很好的解決了鼻息肉鼻竇炎等問題,通過鼻內鏡手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鼻息肉鼻竇炎臨床治療效果,由于鼻內鏡手術的方式,在直觀可視的環境在手術,視野非常清晰,能夠完全的觀察到病變組織,在清除鼻粘膜上病灶的同時,不會對鼻腔和鼻竇的結構造成影響,術后患者鼻子的功能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6-7]。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鼻內鏡手術的治療,應該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針對性的采用不同的手術方式,如在內鏡觀察中,發現患者的中鼻甲肥大,在去除息肉和外黏膜后,要修復患者的中鼻甲,鼻子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自身的結構比較復雜,每個患者的病情會具有一定的差異,通過分析大量的病例,總結以往的手術經驗非常重要,這樣才能在遇到新情況時,采取最佳的處理措施[8]。手術作為治療鼻息肉鼻竇炎的主要方式,術后的處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大量的實踐表明,如果沒有做好術后處理工作,會影響患者的長期恢復效果,如鼻腔的清潔工作,對于一些體質比較特殊的患者,可以服用一段時間激素類的藥物,提高患者恢復的效果,本次的225例患者中,總的有效率達到了97.78%,但Ⅲ型治療效率為96.36%(53/55),相對于Ⅰ型的治療效率為100.00%(54/54),明顯較少(P<0.05),可能是與手術解剖的層次不清等因素有關。
[1] 李進.鼻內窺鏡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22-23.
[2] 廖敏,邱榮敏,鄧碧凡,等.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450例臨床體會[J].微創醫學,2011,6(1):45-47.
[3] 曾勇,阮仕斌,夏君.鼻內窺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效果分析[J].西南軍醫,2012,14(3):424-425.
[4] 姜集成,莊孔祥.鼻內窺鏡手術與常規鼻竇手術治療鼻竇炎伴息肉療效的比較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2):905-906.
[5] 宋旭彥.經鼻內窺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50例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2):66-67.
[6] 姚志源.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234例臨床療效觀察[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4,36(3):422-423.
[7] 王韶鑒,陳學良,王德樂,等.鼻內窺鏡手術治療鼻息肉和鼻竇炎的臨床效果[J].吉林醫學,2014,35(24):5336-5337.
[8] 李滿群.鼻內窺鏡術治療176例鼻竇炎鼻息肉療效觀察[J].中國醫師雜志,2013,15(8):1123-11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1.036
江西 335000 鷹潭市人民醫院 (李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