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英
無灌注25-G玻璃體手術系統在白內障手術中的應用
[2] 劉諍,王峰,孫濤,等.超早期小骨窗經側裂-島葉入路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J].天津醫藥,2010,38(12):1041-1044.
[3] 耿守科,劉梅紅,李寶山.超早期小骨窗經側裂入路顯微手術對高血壓基底核區腦出血患者的預后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3):43-45.
[4] 王曙辰,李輝.經側裂-島葉入路顯微手術治療高血壓基底節腦出血的臨床療效(附38例報告)[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23(5):522-524.
[5] 韋廷求.經側裂-島葉顯微手術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7):62-63.
[6] 王振宇,黃光富,李志立,等.經側裂入路顯微手術治療基底節區出血48例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1,8(6):136-138.
[7] 張曉浩,馬楠,邱忠明,等.老年基底節區腦出血早期神經功能惡化與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11): 1178-1181
[8] 伍力.高血壓性基底節區腦出血臨床治療方案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4):64-65.
[1] 劉秋成,雷學,宏偉,等.小骨窗經側裂-島葉入路顯微手術治療基底節高血壓腦出血36例臨床分析[J].河北醫藥,2009,31(5):523-525.
張紅英
目的 探討無灌注25-G玻璃體手術系統在白內障超聲乳化玻璃體脫出中的應用有效性。方法 選取進行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的8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實施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無灌注25-G玻璃體手術系統對脫出玻璃體和剩余晶狀體皮質予以切除。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視力矯正情況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40例患者中最佳矯正視力≥0.5的患者有30例,最佳矯正視力為1.0左右的患者有10例;對照組40例患者中最佳矯正視力≥0.5的患者有20例,最佳矯正視力為1.0的患者有2例,組間視力改善情況對比,觀察組要顯著優于對照組(χ2=0.012,P=0.275)。觀察組首日出現角膜水腫的患者有22例,出現一過性高眼壓的患者有8例;對照組首日出現角膜水腫的患者有25例,出現一過性高眼壓的患者有10例。結論 對于白內障超聲乳化玻璃體脫出患者利用無灌注25-G玻璃體手術系統進行處理,能夠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患者恢復較快,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與應用。
白內障超聲乳化;25-G玻璃體手術系統;玻璃體脫出
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最易發生晶狀體后囊膜破裂以及玻璃體脫出等并發癥,其發生率達到15.5%左右[1],若未能合理處理,會使得無法植入人工晶狀體,發生黃斑囊樣水腫,從而引發青光眼以及視網膜脫落等并發癥[2]。為了有效防止此類并發癥的發生,必須對脫出的玻璃體予以切除。為探討無灌注25-G玻璃體手術系統在白內障超聲乳化玻璃體脫出中的應用有效性,本研究選取進行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針對脫出玻璃體的并發癥患者實施無灌注25-G玻璃體手術系統,獲得十分理想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醫院進行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出現后囊膜破裂。將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0例患者。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40~85歲,平均(65.2±4.5)歲;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42~86歲,平均(66.3±4.6)歲。2組患者的性別與年齡等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術前均進行眼壓與視力等眼科檢查,使用超聲乳化儀(博士倫Millennium)實施超聲乳化術,針對患者配合狀況進行球周阻滯麻醉或表面麻醉。患者術中出現后囊膜破裂時,即刻中斷超聲乳化術,對患者后囊膜破裂程度以及部位進行檢查,使用黏彈劑從晶狀體后囊膜破裂口與前房位置注入,對脫出的玻璃體予以推壓,使其正確歸位,并撕破剩余晶狀體皮質驅離囊膜直到角膜切口位置,利用IOL植入鑷夾出或對切口予以按壓娩出大塊晶狀體皮質。觀察組40例患者再實施無灌注25-G玻璃體手術系統,手術設備為美國Alcon公司生產的Accurus玻璃體切割機,玻切頻率設定為每分鐘1500次,負壓吸引設定為250 mmHg。通過透明角膜切口置入無灌注25-G玻璃體切除頭并至前房,將脫出的玻璃體以及剩余晶狀體皮質給予切除。手術過程中能將黏彈劑于眼內反復注入來保證前房穩定。若患者出現角膜水腫,則利用糖皮質激素對眼部予以局部滴用;若患者出現一過性高眼壓,則服用醋甲唑胺且加用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3]。
1.3 統計學方法 對患者的多項數據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分析以及處理,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視力矯正情況 所有患者的最佳矯正視力是眼前手動到0.3,手術后患者視力均存在程度不一的改善,觀察組40例患者中,最佳矯正視力≥0.5的患者有30例(75%);最佳矯正視力為1.0左右的患者有10例(25%);對照組40例患者中,最佳矯正視力≥0.5的患者有20例(50%),最佳矯正視力為1.0的患者有2例(5%)。組間視力改善情況對比,觀察組要顯著優于對照組(χ2=0.012,P=0.275)。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 手術后首日,觀察組出現角膜水腫的患者有22例,占55%;對照組出現角膜水腫的患者有25例,占62.5%,利用糖皮質激素對眼部予以局部滴用,術后1周進行復查顯示角膜恢復至完全透明。觀察組出現一過性高眼壓的患者有8例,占20%;對照組出現一過性高眼壓的患者有10例,占25%,服用醋甲唑胺且加用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后,患者均于3 d內恢復到正常水平。2組患者眼壓穩定,均未出現黃斑囊樣水腫、繼發性青光眼、IOL脫位以及視網膜脫離等并發癥。
玻璃體脫出和后囊膜破裂是在白內障超聲乳化術中嚴重影響視力的并發癥,有效處理玻璃體脫出是防止術后出現并發癥的關鍵[4]。本研究對25-G玻璃體手術系統予以改善,將在無灌注情況下實施25-G玻璃體手術系統,通過白內障手術原有的切口對脫出玻璃體進行處理,獲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4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最佳矯正視力≥0.5,有10例最佳矯正視力達到1.0,且在隨訪過程中患者眼壓穩定,未見其他并發癥。該改良術有如下優勢:(1)無灌注狀態下,能夠有效穩定前房,避免晶狀體碎片掉落到玻璃體腔,阻止不斷脫出的玻璃體[5];(2)該玻璃體切除器直徑較小,從側切口也能順利置入,更能對切口位置牽扯的玻璃體絲予以準確切除[6];(3)切割速度快,每分鐘達到1500次的切割頻率要遠遠超過傳統玻璃體切割頭,能有效減少牽扯玻璃體[7];(4)有效應用黏彈劑能夠對玻璃體切割的整個過程進行保護,使其可以在密閉環境中安全進行,防止玻璃體涌動,降低術中出現脈絡膜出血的概率[8]。
綜上所述,對于白內障超聲乳化玻璃體脫出患者利用無灌注25-G玻璃體手術系統進行處理,能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患者恢復較快,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與應用。
[1] 吳曉明,由彩云,黃鈺森,等.無灌注25-G玻璃體手術系統在白內障超聲乳化玻璃體脫出中的應用[J].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1,13(1):60-63.
[2] 晏世剛,孔祥斌,蘇鵬,等.改良23 G玻璃體切割術處理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晶狀體下沉及脫位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3,31(12):1612-1614.
[3] 季迅達,鄭巖,趙培泉,等.25-G微創干性前段玻璃體切割處理白內障超聲乳化術中灌注液錯流綜合征1例[J].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2011,13(4):316.
[4] 陳放,朱俊,王健,等.23 G玻璃體切除術治療白內障術后惡性青光眼一例[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6):38.
[5] 楊松霖,晏曉明.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和囊外摘除術初學者玻璃體脫出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9,27(6):577-580.
[6] 姚強.白內障超聲乳化術中晶狀體后囊破裂的臨床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0,23(10):1460.
[7] 閆莉麗.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行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加人工晶體植入術的臨床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2010,23(11):1026-1027.
[8] 吳松一,徐國興,呂凡,等.2種小切口白內障手術在復明工程中的應用[J].國際眼科雜志,2009,9(12):2406-24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54
江西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醫院眼科 (張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