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璐
急診患者轉運中標準化護理模式的臨床分析
鐘璐
目的 探討急診患者轉運中應用標準化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102例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評估病情,并按照實際情況進行院內轉運處理。結果 102例患者中,91例安全轉運,7例患者在轉運過程中出現并發癥狀,經過及時急救,6例患者并發癥狀得到有效控制,1例患者因搶救無效死亡。突發呼吸心搏驟?;颊?例,手術中呼吸心搏驟?;颊?例,入院后1 h,2例患者死亡。結論 標準化護理模式的應用,對急診患者的轉運具有重要作用,降低了患者轉運風險,值得臨床推廣。
急診患者;轉運;標準化護理模式;臨床效果
急診患者在入院后需進行一定的急診搶救、復蘇和早期處理,完成后,為了適應醫生的診斷并進行治療,需對患者進行轉運。通常,急診患者被轉運到檢查科室、病房或手術室。雖然轉運時間較短,但仍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危險,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1]。本研究對102例急診患者實施院內轉運中應用標準化護理模式,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間在贛州市立醫院進行急診治療的102例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74例,女28例,年齡4~75歲,平均(39.5±10.6)歲。26例患者為顱腦損傷,19例患者為腦血管意外,6例患者為胸腹部外傷,5例患者為刀砍傷,12例患者為急性心肌梗死,6例患者為心力衰竭,4例患者為急性中毒,24例患者為慢性支氣管炎和呼吸衰竭。患者在院內轉運時,36例患者需要2個通路以上的靜脈輸液,22例患者需要進行機械通氣支持。
1.2 轉運的目的 對患者進行X線、急診手術、CT診斷或運送到病房對患者進行治療。
1.3 轉運的要求
1.3.1 正確評估患者病情 患者主管醫生和急診護士應對患者的轉運可行性進行充分的評估,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請急救小組專家共同參與。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患者的生命體征、用藥情況、呼吸道管理和一些安全隱患等。在對患者進行轉運的時候,如患者生命體征出現異常,必須進行運轉時,應由主管醫生陪同,并做好相關準備[2]。實施轉運時,必須征得患者家屬理解并簽字同意。
1.3.2 轉運人員的要求 在轉運患者的時候,負責的醫護人員必須具備準確的判斷力,責任心較強,可獨立完成工作,對應急問題進行處理。如患者生命體征出現異常,需要主管醫生同往,同時,至少需要2名醫護人員陪同。
1.3.3 轉運前預處理 對患者進行轉運,需要征得患者家屬同意,在患者轉運知情同意書上簽字認可。同時,急診部門應該通知患者接收科室,向患者接收科室準確告知患者的年齡、姓名、性別、主要診斷以及一些特殊的需要物品。如果需要對患者進行不同項目的檢查,應提前預約,在患者到達后可以立即開始。轉運前,需檢查各項準備物品,保證設備齊全。在轉運前,需要對患者氣道內分泌物進行清除,對煩躁患者進行妥善約束等[3]。
1.3.4 轉運中標準護理 (1)患者的轉運過程中,推車行走的時候,醫護人員應把患者頭部置于大輪端,保持平穩的推車速度。推車發生顛簸狀況,患者可告知推車人員,下壓推車行走。處于上坡或者下坡時,保證患者頭部處于較高處,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給患者造成的不適。如患者意識清醒,醫護人員可叮囑患者抓緊扶手,以保證患者轉運安全。醫護人員應對患者病情癥狀進行及時準確觀察,如患者改變神志等。這時醫護人員需要實施對患者的監護和對其他人員的指揮。
(2)患者在轉運途中出現并發癥狀,醫護人員應保持冷靜和鎮定,讓家屬推車平穩行走,立即向相關領導匯報患者情況,盡量讓患者保持穩定的呼吸和循序系統。如患者并發癥狀比較嚴重,可就近在其他科室中尋求配合,及時對患者進行搶救。如患者出現呼吸心搏驟停,醫護人員需要立即對患者展開搶救,同時向其他醫務人員進行求助,獲取協助,做好患者的轉運記錄[4]。記錄內容包括:患者各項監測指標數值、檢查、意外救治和意識活動狀態等。
(3)完成轉運后,可對患者實施共同護理,做好交接工作。交接內容包括:皮膚情況、患者基本信息、輸入藥物情況、應用止血帶情況、傷口情況、化驗項目、病情、各種管道在位情況、過敏試驗結果、各種術前準備、檢查項目等,需要雙方科室交接人員在交接過程中,簽名確認。
1.4 轉運并發癥 患者在轉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轉運并發癥,例如:(1)患者生命體征發生改變,呼吸或心搏驟停;(2)患者意識發生改變;(3)患者著涼;(4)墜床的危險;(5)有窒息的危險;(6)各種引流管的脫落或堵塞;(7)痰液堵塞;(8)輸液管路的脫落或者堵塞[5]。
102例患者中,91例安全轉運,7例患者在轉運過程中出現并發癥狀,經過及時急救,6例患者并發癥狀得到有效控制,1例患者因搶救無效死亡。突發呼吸心搏驟停患者1例,手術中呼吸心搏驟?;颊?例,入院后1 h,2例患者死亡。
醫院急診科室急救過程中,很多患者需要轉運,為了保證患者轉運安全,醫護人員應有效應用標準護理模式,對患者病情進行充分評估[6]。同時,醫護人員應具備專業的轉運護理知識,如患者在轉運途中出現并發癥狀,應及時進行正確的應急處理。因此,醫院急診科室在患者轉運方面應建立安全轉運護理常規[7]。院內轉運前需對患者進行正確評估,并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以保證患者的轉運安全。
本次研究中通過準確的評估患者病情、及時有效的進行院內轉運及處理,102例患者中,91例安全轉運,7例患者在轉運過程中出現并發癥狀,經過及時急救,6例患者并發癥狀得到有效控制,1例患者因搶救無效死亡。突發呼吸心搏驟?;颊?例,手術中呼吸心搏驟?;颊?例,入院后1 h,2例患者死亡;且研究結果與王阿玲[8]等研究結果相符。表明患者轉運途中應用標準護理模式,做好各項應對措施,可保證患者轉運安全,值得臨床推廣。
[1] 林涵真,危麗華,董馨.急診危重患者的院內轉運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17(7):4027.
[2]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5-36.
[3] 劉迪.標準模式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轉運過程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4(10):91-92.
[4] 童本沁,陳娟.院內轉運存在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2):7.
[5] 胡艷芳.舒適護理模式在急診患者轉運過程中的應用[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1,9(2):122-123.
[6] 陳美萍.預見性護理措施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J].浙江醫學教育,2014,13(4):26-28.
[7] 龐飛,謝京.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發生意外的原因與預防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14,26(29):102-104.
[8] 王阿玲.內科急診病人院內轉運過程中的護理[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24(6):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91
江西 341000 贛州市立醫院 (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