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景波(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氣象局,浙江 臺州 318000)
石油化工行業的生產裝置大都高溫、高壓連續生產,且生產原料和成品都易燃易爆,形成了易遭雷電危害的生產環境[1]。對于石化行業來說,雷電造成的危害如果不及時控制,會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造成工業控制系統的癱瘓導致生產停頓,其經濟損失難以估量。本文就此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建議,目的在于對石油化工雷電防護工作的提供借鑒。
石油化工生產中的反應塔、框架、儲存罐、儀表、管道、電纜等各種設備都是用金屬制成??梢哉f,石油化工生產中的裝備是由良好的導電體組成的。
石化生產裝備中的加熱爐、空壓機泵房、罐容器等裝置大都處于高溫、高壓連續生產中;才外,石化生產裝置生產的石油化工原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各種輔助材料大都屬于易燃易爆物質,且會傷害人類或破壞環境。
現在的石化產業生產和控制過程中廣泛應用電子產品,例如DCS、UPS、PLC等電子產品已經在石化企業廣泛應用,這使得該行業自動化程度逐步提高,對勞動力的依賴程度下降,增加了工藝的可控性,但由于電子設備中有大量的集成電路,而集成電路承受靜電壓的能力很低,對防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大規模集成塊,容易受雷電過電壓的侵害,防雷、防靜電尤其重要。
石化生產是一個連續生產的過程,裝置開始投料后將不斷地投料,各生產工序緊密相連,一個工序或者一臺設備發生故障,都會造成裝置的停車甚至發生重大事故。因此,石油化工企業對危害的化解能力較弱,重點在于預防。
直接雷擊和感應雷擊是雷電危害的兩種主要形式,也是雷電對石化企業主要的危害方式。直擊雷過電壓產生的原因是由于地面物體直接被雷電擊中,強大的電流經過該物體阻抗泄入大地,并在物體上產生較高的電壓降。
感應過電壓的產生是因為雷云臨近地面物體時,在地面物體上由于靜電效應積聚大量的電荷,積聚在物體上的電荷在雷云放電后被釋放產生的過電壓。雷電點化工設備造成極大危害,使儀表設備或管路被直接擊中,導致儀表失靈,進而對變送器的各種電子線路板造成嚴重的損害。此外,雷電流會流入儀表支架產生強大的感應磁場,從而對DCS等電子設備造成極大的危害。
雷電過壓產生的危害效應主要有機械效應、熱效應和電磁效應。
機械效應是雷電電流產生的磁場,能夠產生舉得電動力,會對電路設備的支持部分造成機械損壞,且易造成人員傷害;熱效應能夠產生強大電流,其熱量能夠燒毀設備、熔斷線路、引發爆炸和火災;雷電產生的電磁效應其過電壓能夠擊穿電子器件、電氣絕緣、開關跳閘等。
絕緣薄弱點應該安裝避雷器,而很多企業存在僥幸心理,一些領導對于自身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外部防雷體系和內部防雷體系,部分高的桿塔、帶有拉線的設施和終端桿等缺少避雷針、避雷帶等高架金屬導體,用于保護建筑免受直接雷擊的破壞。此外,還存在部分設備上所設置的避雷裝置保護范圍不能覆蓋整個設備的現象。
很多企業索然配備了安全裝置,但安裝或在使用過程中并不規范,沒有很好的起到防雷作用。如接地引下線無斷接卡、采用焊接方式且在地面上敷設幾米長,這樣既不利于檢測且易造成雷電對人員的傷害。
一些企業配備安全設施后以對于安全監測過開始懈怠。雷電災害重在防患于未然,如一些工廠的過濾器上的卡箍是孤立導體且過濾器經常出現堵塞現象,料倉粉塵粘壁厚度大于2mm,超過指標控制值,另外料倉內可燃氣體濃度經常超過工藝設計指標值,這些問題都極易在雷電發生時發生爆炸。
在石化企業的生產過程中,要執行嚴格的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加強宣傳工作,培養從業人員的安全理念。相關管理部門也要樹立正確的安全管理觀念,加強安全配需,對員工進行意識強化,提高其對自身崗位的認識程度。另外,安全的管理機制是保障安全管理順利進行的關鍵,企業要建設一套合理、規范、科學的管理機制,嚴抓安全隱患和嚴格監督。
建立完善的外部和內部防護體系,加強控制室的雷電防護。建立建立包括接閃器和引下線以及接地體組成的外部防護體系和均壓等電位連接電泳保護器構成的內部保護體系。針對控制室應該運用多種防護技術,如接地設備將雷電流引入地下,應用接閃和分流技術攔截直擊雷,導電器的跨接實現均壓以及屏蔽、合理布線等措施建立雷電防護體系[2]。
石油化工企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極易造成雷電災害,目前石化企業的防雷防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應該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和防雷技術的開發,使得防護體系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從而使得雷電對石化企業的危害降到最低。
[1]呂俊霞.建筑物的防雷保護方法[J].上海電器技術,2010(02):29-30.
[2]張玉樺.石油化工控制室的雷電綜合防護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2,7(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