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璐(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分公司鉆采工藝研究院中心試驗所,遼寧 盤錦 124010)
我國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稠油資源也不例外。我國的稠油資源分布廣泛,目前已經在渤海灣盆地、松遼盆地、準噶爾盆地、二連盆地等15個盆地地區發現了大大小小的稠油油藏。專家預測我國全部稠油總量高達數十億噸。稠油資源是我國巨大潛在資源之一。調查表明,我國的勝利油田擁有大量的未利用稠油資源,約占油田總儲油量的四分之一,而且近年來發現的油藏大部分也為稠油資源,稠油資源的開采利用將對我國油田產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對稠油開采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具有代表性的稠油物理開采方法除了蒸汽驅稠油技術,還有蒸汽吞吐技術、微生物強化采油技術等,接下來筆者將向讀者介紹此三種方法的開采機理。
此項技術立足于蒸汽的熱力學性質,具體劃分蒸汽驅稠油增加產量的機理有:蒸汽蒸餾、加熱降黏、熱膨脹作用、脫氣作用、油的混相驅作用等。具體實施采用面形井網形式,注入井注氣,生產井產油。蒸汽驅稠油的過程中,多種機理共同作用,使得驅油效率保持在80%到90%之間。多種機理中,起到主導作用的為降黏作用、蒸汽蒸餾作用、熱膨脹作用、油的混相驅作用。
2.1.1 降黏作用。原油的黏度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蒸汽由注入井注入油藏,使得油藏的溫度升高,造成的直接結果便是油、水混合物的黏度降低。對比之下,水的黏度下降遠不如油明顯,便導致了二者流度比的改善進而提高采油效率。
2.1.2 蒸汽的蒸餾作用。高溫高壓蒸汽的注入使得稠油的沸點溫度降低,當溫度超過要求的沸點溫度時,混合物沸騰,進而油被分離并從空隙向連通孔處轉移,增加蒸汽驅稠油的機會。
2.1.3 熱膨脹作用。稠油隨溫度升高發生膨脹,膨脹使得混合物更具有流動性。利用此機理可以采出5%-10%的原油。
2.1.4 油的混相驅作用。水蒸汽蒸餾出的部分,在通過較冷的區域時被凝析出來,凝析出來的液體和油一起流動,便形成了熱水驅。另一方面,水、油混合也降低了油的密度,使輕質餾分更容易隨著蒸汽推進而推進,從而形成油的混相驅。由此機理增加的采收率在3%-5%左右。
蒸汽吞吐技術運用于稠油開采的增產效果明顯,主要機理如下:
2.2.1 加熱降粘作用。上文已經提到過,稠油對溫度是相當敏感的,當向油層注入高溫高壓的水蒸氣后,近井地帶一定距離范圍內的原油層會被加熱。這導致加熱帶的油黏度將大幅度減小,進而對流動的阻力也會降低,直接導致油井產量增加。
2.2.2 加熱后油層彈性能量的釋放。油層壓力較高的時候,加熱會導致原油膨脹,膨脹后的原油彈性能量得以釋放,而且油中游離的部分氣體也會溶解于稠油中。
2.2.3 蒸汽吞吐過程中的油層解堵作用。稠油油藏在采油的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就是入井液及瀝青膠質很容易堵塞油層井。蒸汽吞吐過程中的解堵機理在于:油層黏度隨蒸汽注入溫度升高而降低,在開井回收時改變油的流動方向,混合油體及蒸汽各部分產生放大的壓力差,從而將井眼附近的堵塞物排除,問題得以解決。
2.2.4 溶劑抽提作用。稠油油層中的原油在蒸汽流的高溫作用下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裂解,使得原油的餾分增多,其中的輕餾分可以起到一定的溶劑抽提作用。
2.2.5 改善油相滲透率的作用。濕蒸汽注入非均勻油層后,高溫使得油層對油和水的相對滲透率發生改變,由原來油層的親油性轉為親水性。在同樣水飽和度的情況下,油的滲透率增加,水的降低,從而水的受束縛度也降低,飽和度增大。這樣一來,由熱水換出來的油便會進入孔道,增加油產量。
總體來講,蒸汽吞吐開采是依靠天然的能量開采,它在人工注入定量的蒸汽加熱油層后,利用該技術產生強化采油機理,最主要的是原油的加熱降黏作用。
微生物降解技術能夠有效的降低原油的黏度,提高采油效率。該技術在采油過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談及理論依據,主要是利用添加氮、磷鹽的充氣水讓地層的微生物活化。具體機理概括如下:
2.3.1 微生物自身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增加原油的溶解能力。
2.3.2 降解作業中生成有機酸等物質改善原油自身性質。
2.3.3 微生物作用可以使原油中的烴類由大分子轉變為低分子。
2.3.4 微生物降解可以產生活性劑類物質改善稠油自身的物理性質。
2.3.5 降解產生的部分聚合物將固狀原油散成液滴。
2.3.6 能夠對原油重質組分進行生化活性的酶改進。
稠油的開采關系到我國的發展,利用先進的物理方法對其開采效率及產量提高有很大的必要性。在研究稠油開采物理方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積極的去與擁有先進技術的國家交流合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稠油開采技術又好又快發展。當然,發展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對環境的影響,做到可持續的發展。我相信,稠油開采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1]張銳.稠油熱采技術.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9:1-31.
[2]吳奇,張義堂,任芳祥,等.國際稠油開采論文集.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2: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