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嘉應學院醫學院 廣東 梅州 514000)
小兒護理中個性化護理模式的應用解析
李蓉
(嘉應學院醫學院廣東梅州514000)
摘要目的:解析小兒護理中個性化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對我學院附屬醫院收治的82例小兒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依據護理方法不同劃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42例實施個性化護理,比較分析不同護理實施后患兒的配合情況以及護理滿意情況。結果:觀察組患兒的護理配合率以及家長滿意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小兒護理中實施個性化護理服務理念,有利于患兒身體健康的早日恢復,提高家長護理滿意率,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小兒;護理;個性化護理
當前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長過于溺愛子女,導致很多患兒嬌生慣養、疼痛耐受力差,這就要求臨床護理提供更為高質量的護理服務[1]。其中個性化護理服務已成為當前臨床護理發展的一個趨勢。本次研究中,將個性化護理模式應用于小兒護理中,效果顯著。
1.資料與方法
1.1 病歷資料
對我學院附屬醫院從2013年6月到2014年7月收治的82例小兒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依據護理方法不同劃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為1-11歲,平均年齡為5.5±0.2歲,觀察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齡為2-10歲,平均年齡為5.8±0.3歲,比較分析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護理方法:根據患者病情、醫囑實施常規臨床護理。觀察組實施個性化護理模式。
1.2.1 心理護理
患兒因年齡小,缺乏對疾病的認知,心理情緒變化復雜,對疼痛耐受力低,在治療時主要表現為抵觸、恐懼等行為,因此醫護人員應根據患兒的性格特點,了解患兒的心理活動,給予關懷,以親切的態度與患兒溝通,消除患兒的恐懼。年齡稍大點的患兒,也可通過鼓勵贊賞,或一些實質性獎勵,讓患兒主動接受治療。也可鼓勵患兒家長配合治療,多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
1.2.2 健康教育
患兒入院后,醫護人員對患兒以及患兒家屬實施必要的健康教育,制定健康計劃。發放卡通畫冊,提高患兒對疾病的認知,也可通過座談會或講座形式宣傳疾病的相關知識、防治知識、用藥指導以及康復鍛煉等內容,已經出院患兒要叮囑其定期到院復查,防止疾病惡化。
1.2.3 環境以及體位護理
在患兒入院后,努力營造一個舒適的病房環境,保持合適的溫度濕度,定期進行病房的消毒;床單等床上物品定期更換;環境設施盡量從患兒角度考慮設計,房間可定時播放兒童音樂以及動畫片,讓患兒保持一個輕松的心情接受治療。舒適的體位有利于肺擴張,因此要輔助患兒定期更換體位,也可采用懷抱方法,可有效減少肺不張以及淤血。
1.2.4 其他護理
根據患兒的病情而決定是否實施一些輔助治療。患有鼻炎、感冒患兒適當按摩穴位,不僅有利于病情的早日恢復,而且還可提高機體免疫力。按摩時注意控制力度,因穴位敏感度較高。每周患兒需實施一次按摩洗浴,身體的清潔可有效防止感染發生,有利于身體健康的早日恢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統計患兒治療時配合度:十分配合,主動接受治療或樂于接受治療,治療中沒有任何抵觸心理,沒有哭鬧;基本配合:愿意接受治療或在家長以及醫護人員勸說下接受;不配合:拒絕接受治療,表現為嚴重哭鬧、逃跑、掙扎,醫護人員采取強制措施后才能順利進行治療。在治療后發放調查問卷給患兒家長,統計家長對護理實施的滿意情況,主要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2]。
1.4 數據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資料采用SPSS20.0軟件包分析,采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患兒的配合情況
觀察組十分配合22例,基本配合19例,不配合1例,總配合率為97.6%,對照組十分配合3例,基本配合23例,不配合14例,總配合率為65.0%,觀察組患者的配合率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 統計兩組患兒的家長滿意度
對照組40例,非常滿意4例,基本滿意25例,不滿意11例,滿意率為72.5%;觀察組42例,非常滿意27例,基本滿意15例,不滿意0例,滿意率為100.0%,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顯著優于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小兒因年齡小,認知能力差,在護理時容易出現情緒化、配合差,再加上兒童疾病變化多端,這些均增加了臨床治療以及護理難度[3]。為了適應小兒護理要求,臨床不斷創新,提出實施個性化護理服務。個性化護理服務是指針對患者的個性化差異,努力為患者提供全方面的護理服務。該護理模式是一種人性護理模式,堅持尊重、理解、關懷人的護理理念[4]。在小兒護理中,實施個性化護理,應結合患者的性格以及特征,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加強與患兒的溝通,通過實施心理護理,緩解患兒的緊張恐懼,提高患兒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有利于患兒積極主動配合臨床護理,提高患兒家長對護理滿意率。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實施后,其配合率以及家長滿意率顯著優于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個性化護理后,有利于患兒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小兒護理中實施個性化護理模式,可顯著提高臨床護理服務水平,提高患兒的配合率以及家長的滿意率,護理效果顯著,可廣泛應用到臨床中。
參考文獻
[1]趙慧.健康教育對小兒手足口病護理效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107.
[2]胡月潔.小兒肺炎的綜合護理干預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125-126.
[3]孫曉輝.個性化護理模式小兒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4,1(8):498.
[4]熊衛蓮.小兒支原體肺炎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2):266-268.
【中圖分類號】R248.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