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玉
唐朝初年,長安城里有一個剃頭匠,叫楊三。祖傳的剃頭手藝,一把好鋼打造的剃頭刀拿在他手中既像書法家手中的毛筆,又像將軍手中的兵器,幾下子就剃光一個頭、刮完一個臉,再加上收費低廉,長安城里的百姓都愿意找楊三理發。
這天,楊三的剃頭鋪剛開門就來了兩個人,其中一個身高七尺,相貌堂堂,但滿臉都是紅紅的青春痘,另外一個身高九尺,身材魁偉,一臉的絡腮胡子,瞪著一雙牛眼。
長青春痘的青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說:“聽說楊師傅的剃頭手藝了得,我這個臉可以刮嗎?”一般的剃頭匠是不敢攬這活兒的,因為這樣的臉一上刀就會流血。楊三卻說:“這有何難!”說罷,他先將一塊熱毛巾敷在青年人的臉上,然后拿起自己的寶貝刀子,在一塊水牛皮上蹭了起來。
片刻后,楊三的刀子被水牛皮蹭得光亮照人,吹毛即斷。他將青年人臉上的毛巾取下,然后將刀子湊了上去。旁邊那個“絡腮胡”一見,機警地上前抓住他的手,瞪著眼睛說:“你要干什么?”楊三說:“你說我要干什么,自然是給客人刮胡子!”
青年人對“絡腮胡”說:“不可無禮,且一邊等候!”“絡腮胡”應了一聲,站到一邊,但是那雙牛眼還是一眨不眨地瞪著楊三。
楊三深吸一口氣,將剃刀湊近青年人的臉部,突然開始發力。青年人只覺得臉上像春風拂過面頰,他愜意地閉上了雙眼。“客官,好了,請起身!”“楊師傅的手藝真是太絕了!”青年人豎起大拇指,旁邊的“絡腮胡”也敬佩得連連稱奇。
青年人打了一個手勢,“絡腮胡”忙從身邊掏出十兩銀子遞給楊三,楊三卻不接。“絡腮胡”問:“你是嫌多還是嫌少?”楊三回答:“對于一般的老百姓來說,剃頭一次五文錢就算多了,可對于天子之家,十兩銀子卻少了!”
青年人來了興趣,問:“你怎么斷定我來自天子之家?”
楊三說:“我看公子爺氣宇軒昂,風度翩翩,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這不是一般百姓和官宦人家所能擁有的。再說,我剛才給公子爺刮臉,發現公子爺的后脖頸處有一處深深的刀傷,想必是公子爺在沖鋒陷陣時被亂軍所傷……”
青年人說:“分析得透徹,那你說我是誰?”
楊三說:“我雖粗鄙,但每天在這里剃頭能接觸到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也聽了不少故事。我想皇宮中有如此英氣勃發而且武藝超群者,唯有秦王方能如此!”楊三接著一指“絡腮胡”:“如果我沒猜錯,這位應該就是勇猛無敵的秦大將軍!”
青年人再一次豎起大拇指:“楊師傅簡直神人也!”
原來,氣度不凡的青年人真的是當今皇上李淵的二兒子秦王李世民,他身邊的“絡腮胡”是大將軍秦瓊秦叔寶。
李世民臉上長了一臉青春痘,宮廷里的剃頭匠稍一動刀就血流如注,嚇得不敢給他刮臉。后來,李世民打聽到楊三的手藝超群,就抱著試試看的念頭前來,不想一下子就被楊三的手藝折服了,所以他想請楊三前去皇宮擔任他個人的剃頭師傅。楊三聽完,腦袋搖得像撥浪鼓,說自己習慣了市井的自在生活,要是把他招進皇宮,那就像一只鳥被關進籠子,會憋屈死的。圣人說過,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他還是愿意給平頭百姓理發。
李世民說:“我可以給你很高的俸祿,還可以給你加封一個五品的官職!”楊三仍然不為所動。
秦叔寶大喝一聲:“你小小一個剃頭匠,秦王給你這么大的面子,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
李世民說:“既然楊師傅不愿意進宮,那我也不強人所難。不過我公事繁忙,不能經常出宮,我想能不能這樣,今后我需要剃頭刮須時,就召你進宮,然后你再回你的剃頭鋪,為老百姓剃頭,你看怎么樣?”楊三答應了。李世民回宮之前,再三叮囑楊三千萬不要將此事張揚出去。
從那之后,每當李世民的頭發胡子長了,就會秘密召楊三進宮。因為事情做得嚴密,很少有人知道。
這天,楊三正在剃頭鋪給一個百姓刮臉,忽然五六個人簇擁著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走進來。一進門,年輕人手一揮,隨從就把鋪子里的其他人趕走了。
年輕人靠近楊三說:“我也不跟你廢話,我是當今皇上的四兒子齊王李元吉。聽說我二哥李世民常召你進宮給他剃頭刮臉,有這回事嗎?”楊三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只是怔怔地看著李元吉。李元吉接著說:“你也知道,當今太子乃是我大哥建成,但我二哥一直對這個位子虎視眈眈,而且他手握兵權,隨時都可取而代之,如此勢必要亂朝綱……”楊三這才插上一句:“那公子爺要我做什么?”
李元吉從身上掏出一個小紙包:“此乃秘制毒藥,見血封喉,你只要將此藥浸入水中,然后將剃刀泡于水中。你在給我二哥刮臉時,只需割一個小小的口子,這毒藥就會侵入他體內,不消一個時辰,他就會暴斃而亡!”
楊三一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小的萬萬不敢!”李元吉冷笑一聲:“你要是不照我說的做,我現在就誅你九族!但如果你聽我的話,我就賞賜你萬畝良田,千兩黃金,如何?”
在李元吉如狼似虎地逼迫下,楊三只得答應下來。為了確保楊三不泄漏口風,李元吉將他的妻子和孩子抓走了。
楊三知道李世民為人謙和,愛民如子,且有經天緯地之才,如果他做皇帝,肯定能成就一番偉業。而太子李建成為人小肚雞腸,猜疑心重,楊三自然不愿意讓這樣的人當皇帝坑害百姓。經過深思熟慮,他將太子的計謀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大驚,急忙與手下商議此事。大家一致認為,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發制人,于是李世民就帶著楊三面見父皇李淵。李淵是個仁厚的君主,聽后卻不信,就傳旨下去,第二天要太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進宮說清楚。
第二天,李建成與李元吉進宮,走到玄武門時被李世民等人射殺。此后,李淵退位,李世民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成就了一番帝業。
至于剃頭匠楊三,雖然幫助李世民成就了帝業,但妻兒都被李元吉殺害。
楊三用那把剃頭刀給自己刮了光頭,入白馬寺做了和尚。因為護國有功,李世民賞賜給他兩塊金字牌匾,一個是“護國禪師”,另一個是“天下第一剃頭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