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巧艷(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問題,很早就有美國人發表文章《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方法探討》,全面介紹大學、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比較,對接的必要性和途徑問題。國內也有這方面的研究,大多數研究者提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應當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之上再注意要和企業文化的對接與融合,但對于高職校園文化與特定的化工企業文化的對接,以及怎樣融合與對接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探索都還僅僅處于初級階段。
本文試圖從理論角度探索高職校園文化與現代化工企業文化的對接與融合,使高職大學生在校園中時時受到社會企業的熏陶和感染,加強對社會企業的了解和認識,提高社會生存進能??梢栽诋厴I后順利進去社會,融入社會企業,緩解社會就業壓力。
高職校園文化:文化是人類精神活動的重要表現,它是人類進步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文化本身能體現出人的本質和發展情況。人不斷地創造著各種各樣的文化,文化同時也塑造著人。高職校園文化是以高職校園這個既定條件為空間,以高職教師和學生為參與主體,以校園精神文化、既定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相統一的具有時代氣息的一種綜合文化。高職校園文化是高職院校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是高職院校的靈魂,是構成高職教育的深刻內涵。
化工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指在特定的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得到大多數企業員工可以認同的,并且得以運用的經營方針、理念和模式、行為規范、管理方式、培養模式和用人機制等為一體的一種文化體系,而化工企業是“兩高兩有兩易”產業,“兩高”即高溫高壓;“兩有”即有毒有害;“兩易”即易燃易爆。因此,化工企業是在知識引領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而現代化工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化工安全,凡事要以安全為先。
最近有研究調查報道顯示,企業對高職畢業生評價的評價指標中滿意率均低60%.其中,企業滿意度最低的是對對化工企業相關法規的認知情況,足以說明高職的專業教育與企業需求標準還有一定差距,也說明高職校園文化與現代化工企業文化有一定的差距。
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后最終將走向工作崗位,其中有不少化工專業的學生將走向化工企業,成為化工企業的員工。所以高職校園文化中融入企業文化,可以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未來的職業發展,了解企業對高職人才素質的要求和自己應具備的素質;可以大大縮短由“學校人”向“職業人”的轉變時間。
2.1 以現代化工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為切入點,全方位營造現代化工企業文化氛圍,寓現代化工企業文化于高職校園專業文化建設中。
我們先后了解和調研了十幾家化工企業,可以看到無論哪方面的化工企業,也無論企業規模的大小,它們的核心價值觀和經營理念就是創新與責任。如大家所熟悉的延長油田公司的延安煉油廠,它奉行“競爭、和諧、創新、發展”的企業精神,以創新作為本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宗旨。由于化工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很大一部分將進入化工企業,所以,我們將現代化工企業文化內涵引入高職校園,引入課堂教學,在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中,結合現代化工企業的生產任務,進行針對性項目化教學管理,在理論教育的同時進行實踐,同時,我們還要模擬化工企業車間情景,使學生盡快從學生轉變為化工職業人的角色。
2.2 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必須結合高職學校的特點、不同專業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能力要求,結合不同行業文化的特點,確立所在校園文化建設的準方向,使高職校園文化和現代化工企業文化能相互對接與融合,培養學生的各種職業文化素質。高職院校和化工企業要實現文化的有效對接,就要從各自的主體即學生和企業的不同需要開始,起點于化工企業員工的培養,著眼于學生職業生涯的工作穩定與可持續發展,增強學生未來的職業和生活的幸福感和快樂感;注意化工工業文化教育與各種專業課、基礎課、實訓課的緊密配合,各個環節的主動滲透與結合,綜合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
引進化工企業文化不等于全盤接受,企業文化也有落后文化和急需摒棄的文化糟粕,職業教育在學習先進文化的同時,也同時要做到培養文化精神、推進和提高企業文化的重要職責。
[1]《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關系探討》,《中國科技信息》,2007年07期.
[2]趙華中.創新化工企業文化推動化工企業發展[J].安徽化工,2007,33(2):67-68.
[3]張興輝,王克太,張伏龍.高職化工類專業“五位一體”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體系探究[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5(4):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