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娣 由迪(中國石油集團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設計院,吉林 昌邑 132002)
石油化工行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生產絕大多數屬易燃、易爆,或高毒和劇毒介質;一些過程控制條件異常苛刻,如高溫、高壓、低溫、真空等;且石化裝置由于技術復雜、設備制造、安裝成本高,一旦發生事故,損失巨大。統計表明,設備缺陷一直是造成石油化工事故的首要原因。設備缺陷主要來源于設備設計及制造環節,質量監督可有效消除設備制造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近年來,我國正積極推行重要設備的設計、制造監理。筆者參加了某石化裝置設備的監造工作,現將設備制造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歸結一下,以供同行探討。
設備監造的主要依據有:監造委托合同;設計文件、圖紙;國家強制性標準、壓力容器相關標準、規范;訂貨合同、技術協議等。
石油化工設備監造的主要內容包括:
(1)圖紙審查。對設備制造重點、難點做到心中有數;盡早發現問題并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解決。(2)審查設備制造工藝及方案、重要工藝評定及質量檢驗計劃;(3)審查設備制造、檢驗人員資格,尤其是特種設備制造專業技術人員資格;(4)審查分包商的資質和能力;(5)對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中主要受壓元件和關鍵功能零部件的質量進行檢查、確認;(6)對加工機械、制造工藝設備、檢測器具等進行檢查;(7)對設備主要零部件和關鍵部位的生產過程,特別是對焊接、熱處理等特殊過程進行見證檢驗;(8)檢查完工設備的外觀質量、接口尺寸、油漆、充氮、防護、包裝和裝箱等質量,以及相關文件、圖紙和保證措施。對設備制造過程中出現的技術、質量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檢查改進過程;(9)采用適當的方式見證設備制造單位的檢驗和試驗過程(包括中間檢驗、壓力試驗、出廠前終檢等);(10)對合格設備的驗收報告的會簽;復核合同規定的交付竣工圖紙、文件、資料、手冊、完工文件的完整性和正確性。(11)協調合同、圖紙與設計變更等問題;(12)對設備制造進度的控制;(13)負責買賣雙方信息的溝通。
1.3.1 設備質量源頭控制
保證設備的制造質量,就要從設備制造的源頭出發加以控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檢查制造單位、特種作業人員等相關資質文件。
(2)審查確認分包商資質和能力;
(3)組織設計交底及監造交底,對設計圖紙、技術要求、制造工藝、進度計劃等提出監理意見;
(4)對原材料的質量證明文件、性能檢驗報告等原始憑證進行檢查,必要時要求復驗。
1.3.2 設備制造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設備制造過程的跟蹤檢驗是設備質量控制的核心,主要體現在對具體制造過程的監檢。
(1)設備的下料、標識移植、產品試樣等環節的檢查;(2)零部件的加工、組裝、焊接、組對等環節的檢查;(3)設備重要零部件和關鍵部位的生產過程的見證;(4)熱處理、壓力試驗及泄漏性試驗等檢驗環節的見證;(5)其它檢驗、驗收、表面涂敷等環節的檢查;
1.3.3 石油化工非標設備監造的質量控制點
在設備制造過程中的主要控制點有:R、E、W、H點。
R-文件見證點,一般包括:對主要受壓元件和焊材材質證明書、焊接工藝評定報告、交工資料等文件資料的核查;
E-檢查點,一般包括:材料標記移植、筒體劃線、下料、坡口加工、成型、筒體、封頭的開孔、氣割、RT、UT檢測等工序的檢查;
W-現場見證點,一般包括:焊工名單、焊評項目、尺寸檢查、焊接工藝檢驗、中間熱處理、焊縫返修、接管開孔方位及尺寸、對口錯邊量、內件組裝檢查、內件出廠前檢查等主要節點進行現場見證和監督;
H-停止見證點,一般包括:主要受壓元件和焊材復驗報告、整體熱處理、水壓試驗、致密性試驗等重要項目的現場監督、檢查。
設備監造文件資料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設備采購合同;(2)設備監造工作計劃;(3)設備制造工藝方案報審資料;(4)設備制造檢驗計劃和檢驗要求;(5)分包單位資格報審資料;(6)原材料、零配件的檢驗報告;(7)暫停、開工或復工報審資料;(8)檢驗記錄及試驗報告;(9)變更資料;(10)會議紀要;(11)來往函件;(12)監造通知單與工作聯系單;(13)監造周、月報;(14)質量事故處理文件;(15)索賠文件;16)設備驗收、交接文件;(17)支付證書和結算審核文件;(18)監造工作總結。
隨著石油化工行業的飛速發展,石油化工設備逐步向大型化方向發展,大型關鍵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安全生產至關重要,設備監造可以將設備缺陷消除或控制在標準允許范圍內,以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因此,對重要設備進行全面的質量控制--設備監造正發揮著強有力的作用。
[1]國家標準化委員會。GB/T26429-2010設備工程監理規范.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