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 馮啟廷
(重慶北碚中醫院針灸科 重慶 400700)
四縫穴臨床應用研概述
劉利 馮啟廷*
(重慶北碚中醫院針灸科 重慶 400700)
四縫穴乃經外奇穴,位于第2至5指掌面,第1、2節橫紋中央。該穴在歷代文獻中也有相關記載,并對其定位、刺法及主治進行了闡述。現今,該穴在臨床中的應用多繼承了歷代對該穴效用的闡釋,并廣泛應用于臨床,特別是在兒科相關疾病的診治,如小兒厭食、小兒疳積、小兒腹瀉等,并多有相關臨床研究報道,更加明確了其效用,使其在相關臨床領域得到推廣。
四縫穴;臨床應用
經外奇穴最早記載于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其中記載奇穴187個。明·董宿原撰《奇效良方》卷之五十五·針灸門(附論)·奇穴篇首對四縫穴定位、針刺法及主治進行了描述:"四縫四穴,在手四指內中節是穴。用三棱針出血。治小兒猢猻勞等證。"明·楊繼洲所著《針灸大成》專列經外奇穴一門,奇穴35個,對四縫穴按照《奇效良方》所述進行了收錄。日本醫家原昌克所著《經穴匯解》卷之八·奇穴部第十二對該穴同樣進行了描述。《孫培榮針灸驗案匯編》·小兒部·案例編號137中不但對四縫穴的取穴定位進行了描述,并附有歌訣:"小兒面黃隱白癍,食多肌瘦腹脹堅,臍凸青筋常啼泣,棱針四縫莫教偏。"充分說明了三棱針點刺四縫穴在小兒疳積臨床應用的認可。
2.1 小兒厭食
厭食是小兒時期的一種常見病癥,臨床以較長時期厭惡進食,食量減少為特征。本病多由喂養不當、他病傷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調引起[1]。四縫穴在臨床治療該癥應用廣泛。單純針刺治療,陳秋帆[2]點刺四縫穴治療脾胃氣虛型小兒厭食40例,總有效率97.5%。針刺配合按摩治療,呂葵花[3]點刺四縫穴配合按摩治療小兒厭食癥與單純點刺四縫穴進行對照觀察,每組70例,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7.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7.14%,兩組惠兒總有效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衛群[4]針刺四縫配合捏脊治療小兒厭食癥68例,用毫針點刺四縫穴1次/w,捏脊2次,3w為1個療程,痊愈45例,好轉1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4%。針刺結合中藥內服治療,韓暄等[5]異功散聯合刺四縫治療小兒厭食60例,治愈44例,顯效1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6%。多法合治,萬英[6]厭食外治三聯療法(臍腹溫灸、捏脊、針刺四逢穴)治療小兒厭食32例,對照組31例采用甘草鋅顆粒口服,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主、次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尿淀粉酶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四縫穴在小兒厭食的臨床治療及研究中均說明,臨床多用點刺法治療小兒厭食,且可與推拿、中藥及灸法等合用,均療效確切,值得推廣應用。
2.2 小兒疳積
小兒疳積包括積滯與疳證,積滯指小兒內傷乳食,停聚中焦,積而不化,氣滯不行所形成的一種胃腸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噯氣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結酸臭為特征;疳證是由喂養不當或多種疾病影響,導致脾胃受損,氣液耗傷而形成的一種慢性疾病,臨床以形體消瘦,面色無華,毛發干枯,精神萎靡或煩躁,飲食異常為特征。[7]單純針刺治療,梁繁榮等[8]采用多中心、隨機、對照、單盲臨床試驗,將222例疳積患兒分為針刺組(110例)和藥物組(112例),針刺組采用針刺雙手四縫穴,每周1次,共4次;藥物組口服益氣健脾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1支,共4周,結果針刺組在改善患兒的食欲、體重、腹部皮下脂肪厚度等方面優于藥物組(P<0.05),在改善身高方面兩組無差異;兩組在提高血清IGF-I水平上無統計學意義,在提高PA水平上針刺組優于藥物組(P<0.05);兩組在提高血紅蛋白和紅細胞計數方面,針刺組治療前后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藥物組的紅細胞計數在治療前后無統計學意義;提示針刺四縫穴在治療小兒疳積方面療效顯著。針刺結合穴位敷貼,蔡莉君[9]采用穴位敷貼結合針刺四縫穴治療小兒疳積,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①藥用白術、木香、萊菔子、豆蔻、砂仁,研末醋調,貼敷脾俞、足三里、神闕、中脘,②針刺四縫穴;對照組予化積口服液,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6.7%,對照組83.3%,P<0.05。中藥內服結合針刺治療,林莉菁等[10]采用增食方合針刺四縫穴治療小兒疳證,治療組38例,對照組29例,對照組口服健胃消食口服液,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4.7%,對照組總有效率75.9%,P<0.05。針刺配合推拿治療,李貽澤針刺四縫配合揉足三里捏脊治療小兒疳積26例,經治療后,療效滿意,治愈22例,好轉4例,無效0例,有效率達100%。諸多以針刺四縫穴為主治療小兒疳積的臨床研究皆反應出其療效的確切性。
2.3 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如水樣為特征的一種小兒常見疾病,病因多見感受外邪、傷于飲食、脾胃虛弱及脾腎陽虛等。馬素花應用點刺四縫穴治療嬰幼兒腹瀉,對照組患兒采取常規西醫治療方法,觀察組患兒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配合點刺四縫穴,每組100例,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無并發癥與不良反應發生。針刺配合中藥治療,陳士友采用自擬苓術桔海姜桂車甘湯聯合針刺四縫穴治療嬰幼兒腹瀉64例,總有效率96.8%,治愈率79.6%。針刺配合小兒推拿治療,付曉敏采用小兒推拿配合針刺四縫穴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50例,痊愈41例,占82.0%,好轉6例,占12.0%,無效3例,占6.0%,總有效率為94.0%。在以針刺四縫穴為主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研究中,均顯示具有明顯療效。
2.4 小兒肺系疾病
小兒肺系疾病包括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及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等。臨床也常針刺四縫穴及配合其他治療進行小兒諸多肺系疾病的治療。陳冰澤應用針刺四縫穴輔助治療嬰幼兒急性毛細支氣管炎42例,對照組48例,兩組均給予常規抗感染、吸氧、平喘、止咳等綜合治療,觀察組加用針刺四縫穴,結果觀察組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時間早于對照組(P<0.05)。蔡莉君針刺四縫、壯醫藥線點灸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36例,與口服免疫增強劑卡慢舒30例進行對照,治療組總有效率88.89%,對照組總有效率46.67%。孫麗峰等點刺足三里及四縫穴治療小兒外感發熱21例,痊愈15例,顯效3例,有效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5.24%。劉媛媛采用穴位貼敷法、點刺四縫穴法、兩者結合法治療小兒慢性咳嗽各30例,取穴均為肺俞、脾俞、腎俞、四縫穴等,通過回訪觀測證候量表分數的變化,穴位貼敷組、點刺四縫穴組和兩者結合組的總有效率分別是83.3%、80.0%和93.3%,治療后證候積分有顯著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5 兒科其他疾病
四縫穴除在治療小兒厭食、疳積、腹瀉、肺系疾病臨床應用外,還用于其他疾病,如小兒多發性抽搐、兒童情緒障礙、慢性蕁麻疹等均有相關報道。黃育志等從肝論治結合挑四縫穴治療小兒多發性抽動癥30例,疰愈4例,顯效8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0%。楊麗霞等對25例患兒采用捏脊、配合針四縫治療兒童情緒障礙,3個療程后觀察療效,結果顯效13例,有效9例,無效3例。郭玉花等將128例慢性蕁麻疹患兒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以常規藥物治療再加上針刺四縫穴治療,對照組單純用常規藥物治療,療程均為5天,自治療結束后開始觀察,觀察期為3個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1.23%,對照組總有效率60.42%,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復發率治療組8.77%,對照組39.58%。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2.6 成人疾病中的應用
四縫穴多用于兒科相關疾病,而在成人某些疾病的臨床治療中也有應用,如驚悸、通風、中風等有相關臨床研究的報道。早前有報道,張潤生以點刺四縫穴治療服用平補鎮心丹無效的心悸患者頗見有效。周成功等點刺四縫、八風、八邪治療痛風78例,與服用別嘌呤醇片65例對照,兩個療程后,結果治療組治愈61例(78.21%),好轉12例(15.38%),未愈5例(6.41%),對照組治愈43例(78.21%),好轉13例(15.38%),未愈9例(6.41%)。張素珍在四縫穴妙用一問中,對點刺四縫穴治療成人胃痛、腹脹、嘔吐、厭食等消化系統疾病個案進行了相關報道,具有一定療效。王磊等以四縫穴點刺放血為主治療中風后手指屈肌群痙攣50例,痊愈20例,顯效2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
2.7 四縫穴相關實驗研究
針刺四縫穴治療小兒厭食等疾病的臨床療效已趨明確,有研究者為了探討針刺四縫穴對小兒厭食癥的作用機制,從而建立了相關動物實驗模型進行了研究。范華等[27]對健康Wistar大鼠隨機分組,設正常組、模型組和針刺組。采用肌注利血平注射液造模,針刺組每天點刺"四縫"穴1次,連續2 w。然后觀察各組胃排空速率、血液中紅細胞Zn、血清Zn含量;結果:①與模型組比較,針刺組對大鼠有加速胃排空作用,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②針刺組可提高大鼠血清Zn含量,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針刺"四縫"穴對大鼠的脾虛模型有明顯治療作用,其作用機制為加快胃排空速率,提高血清及紅細胞Zn的含量。
四縫穴為經外奇穴,自對其有記載以來,歷代著作皆有相關闡述,其定位、針刺法及主治基本一致,即沿用《奇效良方》對四縫穴的描述:"四縫四穴,在手四指內中節是穴。用三棱針出血。治小兒猢猻勞等證。"后世醫家也多基于此應用于臨床。其部位與三焦、命門、肝和小腸有內在聯系,具有健脾助運、消積清熱的作用。究全息理論而言,四縫穴處于指掌節肢的胃穴腹側位置,又處于近端指關節兩節肢的交界處,故其能同時對應胃部、頭部和足部和上、中、下三焦,從而四縫穴具有退熱消炎、通暢氣機、調和臟腑等多種功效。而現代研究也發現,針刺四縫穴能提高體內Z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加速胃的排空率等,均能提示其對消化系統的調節作用。而就目前臨床應用及研究范疇而言,四縫穴大多于兒科疾患中得到廣泛應用及研究,而在成人疾患中的應用鮮見,特別是對成人胃腸功能的調節及相關疾病的治療已有相關病案的報道,故可對其在該領域的臨床應用進一步進行研究,以探究其在成人相關疾病中是否具有一定療效,以供臨床選擇、應用。
[1]汪受傳.中醫兒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2:106.
[2]陳秋帆.點刺四縫穴治療脾胃氣虛型小兒厭食40例[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4):220.
[3]呂葵花.點刺四縫穴配合按摩治療小兒厭食癥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20):55-56.
[4]衛群.針刺四縫配合捏脊治療小兒厭食癥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4(15):559.
[5]韓暄,趙麗萍.異功散聯合刺四縫治療小兒厭食6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9):47.
[6]萬英,趙相雨,李玲.厭食外治三聯療法治療小兒厭食32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藥,2013(11):30-31.
[7]汪受傳.中醫兒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2:110 -119.
[8]梁繁榮,夏曉紅,彭曉虹,等.針刺四縫穴治療小兒疳證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06,26(1):3-7.
[9]蔡莉君.穴位敷貼結合針刺四縫穴治療小兒疳積臨床觀察[C].第28次全國中醫兒科學術大會暨201 1年名老中醫治療(兒科)疑難瘸臨床經驗高級專修班學術論文匯編,2011(28):361-362.
[10]林莉菁,溫愛平,池翠微,等.增食方合針刺四縫穴治療小兒疳證療效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4):62-63.
R4
B
1009-6019(2015)11-00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