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景
(江蘇省徐州市傳染病醫院 江蘇徐州 221004)
34例老年肺結核不典型臨床癥狀分析及診斷
高春景
(江蘇省徐州市傳染病醫院 江蘇徐州 221004)
目的:分析探討老年肺結核的不典型臨床癥狀分析,研究其臨床診斷方法。方法:選擇2013年5月~2014年4月來我院接受肺結核不典型癥狀診斷的患者34例,分析其臨床主要表現以及不典型癥狀的分布情況。結果:肺結核不典型的主要表現為:感冒、乏力、咳嗽、發熱、消瘦、精神不振、體重減輕等。本組34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不典型癥狀表現為感冒,10例患者無臨床癥狀,5例患者表現為乏力,4例患者表現為咳嗽,4例患者表現為發熱,2例患者表現為消瘦。結論:老年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表現可不典型,應加強對肺結核不典型表現的認識,患者若出現長期低熱、盜汗、乏力、咳嗽持續2周以上等癥狀時應考慮肺結核疾病,并進行相關檢查,以減少肺結核誤診現象。
老年肺結核;不典型臨床病癥;診斷效果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臨床最為常見的癥狀為肺部結核感染。肺結核患者的臨床主要癥狀為低熱、盜汗、消瘦、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等。肺結核癥狀若不及時得打治療,會累及身體其他臟器,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老年肺結核患者因其自身生理特點以及病理特點,很多患者不具備典型臨床特征,從而延誤治療,影響自身身體健康。本文通過研究老年肺結核患者的不典型臨床癥狀,以期給臨床診斷老年肺結核患者提供借鑒。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5月~2014年4月來我院接受肺結核不典型癥狀治療的患者34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61歲~84歲,平均年齡72.6±3.1歲。34例患者均因懷疑為肺結核病癥來院診斷,患者無肺結核典型臨床表現。
1.2 臨床表現34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不典型癥狀表現為感冒,占26.47%;10例患者無臨床癥狀,占29.41%;5例患者表現為乏力,占14.71%;4例患者表現為咳嗽,占11.76%;4例患者表現為發熱,占11.76%;2例患者表現為消瘦,占5.88%。
1.3 確診方法對本組患者實施痰結核菌檢查、抗酸桿菌檢查以及支氣管活檢等方式,確診患者患有肺結核不典型疾病。34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經痰結核菌檢查結果為陽性確診,占47.06%;有11例患者符合菌陰肺結核的診斷標準[1]前1-6條中的3條確診,占32.35%;有4例患者肺泡灌洗液找到抗酸桿菌確診,占11.76%;有2例患者經支氣管鏡活檢確診,占5.88%,1例經肺穿刺活檢確診,占2.94%。
臨床治療肺結核疾病,若患者的臨床表現明顯,則其臨床診斷較為容易。有資料顯示[2],肺結核患者的首要癥狀為咳嗽,約94.2%的肺結核患者均出現咳嗽癥狀;咳痰是肺結核患者的第二主要臨床表現,部分患者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胸痛、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但老年患者的生理特征以及病理特點較為特殊,很多肺結核患者不具備典型的臨床特征,從而延誤病情治療,有文獻報道[3]:約有67.2%的老年肺結核發病隱匿,約25%的老年肺結核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容易發生漏診現象。臨床診斷老年肺結核患者也存在一定難度,具體表現為:(1)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不典型,缺少典型結核病的中毒癥狀;(2)出現咳嗽等癥狀時往往忽略常規胸片檢查,或者醫生對X線不典型肺結核病癥的診斷經驗不足診斷為肺炎甚至肺癌病癥,杜先智等[4]的研究中認為肺癌是肺結核不典型臨床診斷中較易出現的誤診病癥,給患者的臨床治療造成嚴重不良影響;(3)患者的臨床診斷有疑問或炎癥治療效果不理想時,未及時進行痰結核菌檢查或支氣管鏡活檢等,導致患者不能得到正確的治療。
老年肺結核疾病患者可因自身機體免疫力弱、抗病能力減低患病,也可因幼年或青少年時期感染以穩定狀態潛伏下來的肺結核病灶因老年期免疫力降低而發病,且因免疫功能的下降,使內源性復燃和外源性再染而發病增多,致使老年肺結核又呈逐漸增多的趨勢。老年肺結核患者常伴有其他病癥,有文獻報道[5],老年肺結核合并非結核性疾病患者高達82.8%,其中以合并呼吸系統疾病最為多見,占45.0%,其次為心血管病14.4%、糖尿病8.5%。老年肺結核合并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時,因缺乏原發疾病的典型癥狀,從而造成誤診、漏診。本組研究中顯示,老年肺結核不典型病癥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感冒、乏力、咳嗽、發熱、消瘦等,而一項針對797例老年肺結核患者的臨床報告中顯示,老年肺結核出現癥狀多少的順序為:咳嗽占67%,咯血占33%,胸痛占30%,氣急占27.7%,發熱占25.4%。也有研究認為,咳嗽是老年肺結核患者出現最多和最早的癥狀,若患者咳嗽持續2周以上,就應進行胸部X線檢查。老年肺結核患者臨床癥狀不典型,容易被其他疾病掩蓋,容易發生誤診現象,這就要求醫護人員要提高對老年肺結核患者的警惕,重視患者的臨床不典型癥狀,若患者出現長期低熱、咳嗽持續2周以上、盜汗、消瘦、反復發作的感冒、深呼吸或咳嗽加劇時出現持續性胸痛等癥狀時,應考慮不典型肺結核病癥的可能,盡早給予患者相關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老年肺結核不典型癥狀患者的診斷,可考慮結核菌素陽性試驗、結核抗體、X線正側位片、胸部CT、痰結核菌PCR和探針檢測、纖維支氣管鏡及肺穿刺活檢等方式,本組患者中有16例患者經痰結核菌檢查結果為陽性確診,占47.06%;有11例患者符合菌陰肺結核的診斷標準[1]前1-6條中的3條確診,占32.35%;有4例患者肺泡灌洗液找到抗酸桿菌確診,占11.76%; 有2例患者經支氣管鏡活檢確診,占5.88%,1例經肺穿刺活檢確診,占2.94%。
綜上所述,對老年肺結核不典型癥狀的臨床診斷應提高警惕,特別對出現低熱、咳嗽、胸悶等癥狀的患者應考慮肺結核病癥的可能性,并給予患者針對性檢查,以有效確診,從而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
[1]陸再英,鐘南山,謝毅,等.內科學第七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陳英杰.78例老年肺結核不典型臨床癥狀分析與診斷[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05(39):99-100.
[3]何權贏,李躍華,母雙,等.綜合醫院確診的39例肺結核患者轉診情況分析[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97(08):366-370
[4]杜先智,張和生.肺結核不典型表現和鑒別診斷[J].四川醫學,2004,12(25):1294-1295
[5]蔡典琨,劉玉志,呂興華.以肺炎為主要表現的下葉肺結核12例誤診原因分析[J].華西醫科大學學報,20024,33(03):492
R521
B
1009-6019(2015)11-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