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姬
(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 上海 200232)
CT多平面重建在體內異物傷診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金文姬
(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 上海 200232)
目的:探討多平面CT重建對體內異物診斷的價值。結果:本組113例體內異物全部取出,無嚴重并發癥,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結論:多平面CT重建在體內異物的診斷中安全有效,對于懷疑體內異物的患者均可進行多平面CT重建檢查。
多平面重建MPR;體內異物
臨床中外傷異物進入體內是外科常見病例。異物的種類多樣,所處部位各不相同,對于切口的安排,術后創面愈合都有影響因此需要通過檢查來準確定位。常規影像學檢查對外傷異物的準確定位有一定的局限,而CT多平面重建技術的發展以及在臨床上的推廣,對異物的準確定位,能快速,有效解決異物傷的診療難題。
本研究選取我院2014年5月~12月外科收治的113例異物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CT多平面重建技術進行明確定位,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診斷效果,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2014年5月~1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異物傷患者113例。其中男101例,女12例,最小年齡16歲,最大年齡69歲,平均39.3歲。
1.2 方法
設備:荷蘭飛利浦公司生產的Brilliance CT.64.Slice
檢查體位和部位:患者上肢頭先進俯臥位,下肢足取仰臥位,肢體長軸與床面保持平行,掃描范圍根據異物致傷區域設定掃描范圍,掃描范圍應大于致傷區域,應保持在10cm區間。
掃描參數:電壓設為120KV,電流設為250MA,進床速度為13.75mm/ s,層厚和間隔各5mm,利用原始數據進行1mm重建,
操作順序:掃描圖像進行MPR后處理,以異物所在平面進行定位后重建。主要包括矢狀位、冠狀位以及三維重建3種方式,并進行多角度觀察,通過不同軸面旋轉來對異物進行定位。應對異物的位置、數量、形態,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進行立體觀察。
2.1 CT三維重建對異物數量的判斷
借助CT三維重建技術,本組患者中發現單個異物為93例,發現2處或2處以上部位異物為20例。
2.2 CT三維重建對異物類型的判斷。
借助CT三維重建技術能較好的顯示異物的立體形態,本組病例中異物如縫衣針、鐵片、散彈,形態為長條、團塊、圓球形,密度極高。碎石、砂粒則呈散在的團塊狀,密度較骨性結構低。
2.3 CT三維重建對異物位置的判斷。
通過CT三維重建技術能直觀、準確的顯示異物的位置,通過重建圖像的任意切割技術我們可以觀察任意深度層面的結構。
2.4 CT三維重建能夠在患者沒有醫源性痛苦的情況下獲得重建部位的全部圖像,在患者做過CT后可在任何時間做三維重建、MPR后處理,無需患者再作配合。所獲圖像清晰,立體直觀,極大彌補了X線平片、普通CT圖像信息的不足,為異物手術規劃提供了豐富、有用的信息。
日常生活中縫衣針意外刺入,工地槍釘意外刺入,散彈槍外傷等造成的異物外傷時有發生。由于異物壓迫、創傷造成感染,異物處在要害部位,鄰近血管、神經器官,異物不可盲目摘除,會導致大出血,神經器官的功能障礙,可能導致嚴重的并發癥。[1]MPR技術的運用,使手術者減少了手術的難度,減小了病人手術切口,相對減低了手術費用。
3.1 X平片、普通CT及C臂機的應用缺陷
常規影像學檢查需要借助X平片和普通CT設備完成對異物的定位,在術中還會使用到C臂機探查,但這些常規檢查只能反映一個位置的影像,多數情況下僅能檢出金屬異物。X平片對非金屬異物的正確診斷率較低,普通CT雖然能偶顯示異物的大小、形態以及與鄰近結構的關系,并通過薄層掃描完成定位,進而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但是普通CT提供平面圖像的二維的而且也只能是二維的,無法在同一層圖像中顯示異物本身狀態及其與周圍組織的三維立體關系,也不能做到多角度任意旋轉,對異物的觀察深度不夠[2]。C臂機是在X線透視下導航定位異物并行手術取出,熒屏上異物影像清晰,且可動態觀察并指導手術。但整個手術過程中患者及術者暴露于輻射的時間長,如異物位置較深,存在移位篏頓或多處異物,難免延遲手術時間并加重不必要的輻射損傷。[3]
3.2 CT多平面重建的優點及不足
隨著后處理成像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在臨床上的應用,一些空間結構位置較為復雜的圖像也能夠被很好的顯示出來,為全面、準確的診斷提供了技術保證,能夠為臨床診斷提供更有價值的解剖信息。該技術重建層面薄,獲得的圖像信息質量更高,能夠實現多方位、多角度的觀察,提供最佳的層面顯示,并能夠兼顧到軟組織,尤其是對深在的異物顯示良好。CT三維重建最大的優點就是空間立體感強,與常規檢查相比,圖像更為清晰、直觀,顯示解剖異物位置也更為全面、準確。旋轉處理可以更直觀立體地顯示異物與周圍結構的空間位置關系。[4]切割處理可以去除鄰近結構的影像,避免相互重疊和遮擋,有助于定位,尤其對復雜異物的顯示尤為全面,直觀。[5]。當然CT多平面重建也有不足之處,對于木屑、胰島素針等微小且密度較低的異物,也會出現漏診,可能需要降低掃描厚度或使用低電壓掃描來提高異物檢出率。
3.3 CT多平面重建的臨床應用價值
CT多平面重建可以將異物本身以及周圍組織信息以更為直觀、立體展現方式呈現給臨床醫師,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異物診斷的準確率,降低了人為判斷出現的誤診率,有助于臨床醫師選擇安全,便捷的手術進路。
[1]劉曉明.面部異物47例臨床分析[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1.17(1).334
[2]許永華.劉曉虹.趙妙嘉等.體內異物的CT診斷及其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0.16.(12).1108.1109.
[3]劉英奇.陳永革.陳洪祥.X線電視透視在頜面頸部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0.15(1)33.
[4]邱鵬棟.螺旋CT掃描及三維重建成像在鼻骨骨折中的診斷價值.[J]現代醫用影像學雜志.2012.12(6)395.
[5]姜華.潘洪良.梁爽等.64排CT多平面重建(MPR)技術對眼眶異物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1.17(6).24.25
R32
B
1009-6019(2015)11-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