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亮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 湖北孝感 432000)
逍遙散加減結合心理治療治療青春期女生月經不調15例
胡亮亮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 湖北孝感 432000)
目的:逍遙散加減結合心理治療治療青春期女生月經不調。方法:所有患者均服用逍遙散加減(藥用當歸15g,芍藥15g,柴胡10g,白術10g,茯苓10g,炙甘草10g,薄荷6g,煨姜6g。),用量用法:經前服5~7劑至月經來潮為一個療程,連用3個療程,每日一劑,水煎服,早晚2次服用。結論:逍遙散加減結合心理治療能夠疏肝解郁、健脾和營、養血調經,以達到調經的作用。
正常月經來潮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和健康的重要標志。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病,其表現為月經周期異常或出血量異常,或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月經不調好發于任何年齡段,尤以青春期和圍絕經期為主,并且越來越多的青春期少女深受月經失調的困擾。逍遙散是調和肝脾的常用方劑,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營、養血調經之功,逍遙散始載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傷寒論》中四逆散和當歸芍藥散變化而成,由當歸10g,白芍15g,柴胡15g,白術10g,甘草3g,茯苓15g,煨姜10g,薄荷9g[1],8味藥物組成。應用范圍很廣,內、婦、外、眼等各科疾病,均可根據不同病情進行加減治療,更是稱之為治療月經不調的常用方。
我于2014年7月-2014年8月期間在孝感市中心醫院進修學習,觀察病例為該院中醫科門診患者,并經婦科檢查、B超檢查,排除子宮附件的器質性病變。15例患者中,年齡最小16歲,最大19歲,平均年齡17 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2年。其中2例未進行過任何治療,余者均服用過中西藥治療。
2.1 藥物治療:所有患者均服用逍遙散加減(藥用當歸15g,芍藥15g,柴胡10g,白術10g,茯苓10g,炙甘草10g,薄荷6g,煨姜6g。),氣短乏力者加黃芪補益中氣;兩肋脹痛加梔子,丹皮;胸悶氣郁者加香附,川楝子,疏肝理氣;腰部酸痛者加熟地,杜仲,滋腎養肝。各藥劑量依據具體情況而定。用量用法:經前服5~7劑至月經來潮為一個療程,連用3個療程,每日一劑,水煎服,早晚2次服用。
2.2 心理疏導:針對精神心理狀況與月經不調的相關因素,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以緩解心理壓力,讓患者保持心情愉快,保持樂觀向上的思想,并囑患者注意休息與保暖。
2.3 注意飲食調理: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飲食規律,合理營養,以增強體質,經前和經期限忌食生冷寒涼與辛辣之品。
3.1 療效標準:治愈:月經周期恢復正常,維持3個月以上;好轉:月經周期恢復正常,但不能維持3個月以上;無效:月經周期未見好轉。
3.2 治療結果。15例中,治愈8例,有效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73%。
1.青春期特殊時期的分析:青春期為生理功能逐步完善的過渡時期,加上學習任務重、心理壓力大、生活環境的改變、生活枯燥,睡眠不足,飲食不注意等,這些因素難免會造成人體精神心理狀態的改變,都可導致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癥狀。此時期的月經不調主要由生活學習壓力大,會引起肝郁,再加上平時生活飲食習慣不良,貪食飲冷,嗜食辛辣等不良的飲食習慣都會造成脾胃損傷,脾為后天之本,胃主受納,乃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調,氣血生化不足,則氣虛血少,不通則痛[2]-[3]。
2.理論基礎:氣血是產生月經的物質基礎;臟腑是氣血生化之源,尤以肝、脾(胃)、腎臟腑功能失調最為重要;經絡對月經的產生起樞紐、調節作用。正如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所云:"女子以肝為先天。"肝為藏血之臟,肝與沖任兩脈有內在聯系,主宰血海的滿盈與瀉溢,疏泄失常可致月經不調。脾為后天之本,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運如常,則血海充盈,月經如期而至,脾胃虧虛,氣血生化不足,血海空虛,則月經不調。腎藏精,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腎氣甚,天癸至,任通沖盛,則月經按時來潮;腎氣虛,沖任虧虛,則月經遲遲不來或量少。治病必求與本是中醫的精髓。因此,月經不調的治療原則重在調經以治本,臨證常用的方法有理氣、扶脾、補腎等。理氣在于通調氣機,以開郁行氣為主,但不宜過用香燥之藥,以免耗氣損血;扶脾在于益血之源,以健脾升陽為主,不宜過用甘潤或辛溫之藥,以免耗傷脾陰或困阻脾陽;補腎在于益先天之真水,以真精補血為主,佐以溫陽之品,使水充火足,精血俱旺,則經自調。
3.方義分析:當歸15g,芍藥15g,柴胡10g,白術10g,茯苓10g,炙甘草10g,薄荷6g,煨姜6g。方中柴胡疏肝、解肌、清熱,白芍、當歸柔肝、養血,白術、茯苓培土疏肝,薄荷助柴胡舒達肝氣,肝舒則達,熱清血寧,經自如期。所以該方所起作用為疏肝解郁、健脾和營、養血調經,以達到調經的作用。
[1]張世金.桃紅四物湯合逍遙散加減治療高脂血癥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基本醫學雜志,2012,11(15):272-273。
[2]陳金金,劉云肖,桂林,閆翠環.高考女生月經不調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9):118-119。
[3]郭寶云,林斌松,紀青,黃熙理.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女學生月經不調與中醫體質類型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報,2013,34(5):650 -651。
R271.11+1
B
1009-6019(2015)11-0116-02